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范文 > 观后感 > 新水浒传观后感

新水浒传观后感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49W 次

几近一月的时间,终于看完新版水浒传,因先前并未读过水浒传全书,因为步步留着悬念,并不知晓水浒传之人物来龙去脉,因为也就看得仔细,观新水浒传有感。梁山聚义108好汉,至最后仅有数人善终,奸佞小人残害忠良,皇帝昏聩听信谗言,宋江带众兄弟心怀忠君报国之心,奉召征讨方腊凯旋而归,最后竟尽遭蔡京、高俅、童贯等人暗算,英雄气短,令人唏嘘。

新水浒传观后感

(一)呼保义宋江,及时雨公明

宋江,本是郓城县小吏,因阎婆惜之事犯下命案,刺配江州,年岁渐长而未建功立业心生愁绪,酒后在浔阳楼题下反诗,虽起初并不想落草为寇,但此时被晁盖等所救,被迫上梁山落草。其后虽梁山泊声势日壮,四方好汉慕名来投,但始终萦绕在宋江心头挥之不去的是贼寇的名声,而宋江之为聚义,其终极目标也正是洗刷掉贼寇的名头,实现心中原先报国安民之志。以现代人的眼光看来,以及梁山108将最后的结局来看,或许该笑宋江人等愚忠,莫不如在梁山泊占山为王,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快活,但是以当时封建社会制度之下,君即是国,忠君即是报国,宋江的选择虽讨得最后毒酒身亡的悲剧,但是仍赢得身后千载流芳。电视剧的最后宋徽宗为宋江建立祠堂,香火祭祀,但以身前事来看,这又有何用处?忠臣良将已死,宋岂不亡?宋徽宗岂不为辽所虏?可以讲,梁山泊大败朝廷两次讨伐声势甚威之时,宋江所思忖梁山前途之选择,无外乎两条:招安和造反。造反,成则推翻大宋,建立新朝,但宋江自忖梁山泊不足以推翻宋庭,造反失败则要落下千古骂名,惹得身后耻辱。若此,则也唯有招安一条路可选择,如此看来,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宋江素以忠义闻名,号称山东及时雨,自从聚得108好汉,提及招安之事招致下层的反对,此时便可看出梁山聚义虽已兄弟相称,但已分出高低贵贱,阶级分化。后来经过大小战役招来的秦明、呼延灼、关胜、董平等人本是良将,他们心中之念想也是来梁山躲过一时败军之过,随宋江招安后希冀能官复原职,洗脱贼寇名声;而对下层地煞系列诸好汉来说,本身多数出身贫寒卑贱,上得梁山得以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秤分金银已然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他们有几人关心什么身后名声,现实的小康生活才是他们最满足的。我们可以讲下层地煞兄弟胸无大志,但是最普通人来讲,梁山上的生活平安富足,又岂不是寻常人等地平凡理想?总好过在现实中受人欺压、忍饥挨饿。因此,上下层的理想已然不同,但是决策权仍然在上层宋江等人手中,宋江、吴用等的招安决策也正是基于上层招降军官的利益诉求,而下层地煞的兄弟们,也只有跟从公明哥哥鞍前马后,直至抛却现有的安居生活,沙场厮杀献出生命“以报知遇之恩”了。

可怜宋江虽招安成功,征讨方腊得胜而归,加官进爵得以为官一方,施展自己的施政纲领,但终究敌不过奸佞一句谗言一次暗算,命丧黄泉。

观水浒108将,论武功当属卢俊义、林冲、关胜、呼延灼等人,论名头卢俊义、花容等社会上层名声响彻河北山东,但领导人却是呼保义宋江。很多人愤愤宋江何德何能怎居头领之位?笔者猜想,宋江之为梁山108好汉头领,基于以下几点因素。其一,宋江为小吏期间帮扶穷困,数次如此义举为江湖好汉所推崇敬仰,也就为自己打下了道德形象的基石;其二,宋江早期为官及刺配流芳期间结识一帮嫡系兄弟如花容、武松、戴宗、李逵等人,这位日后树立自己的亲信派系打下了基础;其三,宋江于晁盖有救命之恩,且获得元老林冲的鼎力支持。宋江于头领晁盖的交情使得其以下进入决策高等,且元老林冲极力劝进,也就意味着老一代创立者的支持,那些后来之人又有何话可说?其四,梁山发展壮大过程中,攻打祝家庄、青州等战役中宋江亲自出征,又亲自招得许多良将,使得其名声和威望日益高过晁盖;其五,宋江从谏如流,对吴用的计策言听计从,不执拗冲动,这方面强过晁盖,晁盖也因此丢了性命;第六,宋江体恤下层兄弟及军士,为自己赢得下层的支持,打仗有所损伤之时,宋江必亲自探望受伤兄弟,为其涂药疗伤,此等感情攻势为自己赢得了下层的支持;最后,是宋江的个人魅力,宋江虽武功不高,生得黑汉模样,但是为人忠义,这正是至高无上的江湖结交法则,自我控制力强,不近女色,镇定自若,具备领导气质,其常常一副若有所思状便使人觉得深不可测,观后感《观新水浒传有感》。综上,宋江之为梁山头领,也是必然选择。

(二)林冲

林冲,是又一位不得不说的人物,他是梁山泊元老级人物,原本东京80万禁军教头,后带刀误入白虎堂,被高俅陷害,刺配沧州一路又百遭折磨,差点在野猪林丢了性命,幸得鲁智深一路相随护送,在沧州又遇柴进接济,林冲本想就此安心充军,待到来日回到东京与娘子团聚,但无奈风雪山神庙高俅要对林冲赶尽杀绝,林冲怒发冲冠,杀陆虞候等人,而投梁山。起初受王伦嫉贤妒能,郁郁不得志,而后晁盖上山,亲自灭了王伦,此时林冲已经嗜杀成性,但林冲骨子里的谦逊忍让,让他让位于晁盖当了梁山之主。第二次关键换位时刻,时逢晁盖已故,林冲作为老一代创立者中武功、名望最高之人,继承梁山头领之位也可,但仍劝进宋江,而甘为麾下先锋大将。从客观条件讲,林冲虽具有一流的武功,但是其致命的优柔寡断的性格,又容易因仇冲动,并不适合做领导人,况且林冲结交,如鲁智深等又是鲁莽忠厚之人,没有类似吴用等谋士相助,也就只能劝进宋江。但是,林冲,却是读者及笔者喜爱的人物,其最终解决,却是含愤而死,令人扼腕。

林冲选择宋江做头目,其终极目标是待到来日军威壮,杀回东京报冤仇。其与宋江短期的目标一致,但根本目标却出现了重大分歧,以至于高俅被捉之时不能杀他解恨,含恨忧愤而去。就此,林冲心中与宋江也就结下了疙瘩。宋江虽断发为誓,但无奈林冲早逝,宋江又被鸩酒毒死,此仇便不得报,含恨九泉。

林冲,也是最具代表性的被逼上梁山的人物之一。其原本幸福小康的生活因红颜祸起,却终生不得报此冤仇,这也就更激发了读者的怜悯与公愤,林冲也就成为笔者所喜爱的人物之一。

(三)吴用、公孙胜

吴用,是梁山起事最早的参与者,也是忠实追随宋江的梁山第一谋士。其本是村中学究,虽晁盖劫取生辰纲,而入梁山为二头领。起初晁盖当政时期,梁山并无甚大发展,直至宋江实际主政之后,梁山在宋江深谋远虑及吴用的具体筹划之下才招得许多英雄好汉,其间攻打祝家庄、青州、东平府、东昌府等战役中均有其出奇制胜的谋略。吴用虽看起来文面书生,为引得卢员外上山不惜设计破坏卢俊义好端端的地主生活,显得不够仗义且阴险狡诈,但是梁山若是都按江湖道义行事,没有小人谋略,恐怕也实现不了其实力的级数增长。江湖好汉往往最瞧不起白面书生,认为百无一用是书生,但吴用用计策屡屡为梁山立下奇功,却赢得众将军与莽汉李逵等尊敬,也拜其足智多谋所赐。

在晁盖攻打曾头市之时,吴用并未力劝晁盖莫去攻打,其间必有深意。诚恐此时吴用已深知宋江屡次出征成功功高盖主,此时晁盖急于证明自己老大的地位与能力,而此时劝谏不会有什么效果,因为一言未发。相比此时,吴用已深知宋江才是自己应追随的英明贤主,而作此沉默。

可怜吴用最终宋江命丧之时,在宋江墓前与花荣自缢而亡。

公孙胜,天罡系列排第4位,拜其最早拉拢晁盖等起事,为元老级人物,但其身为道士,云游四方,对梁山的发展壮大作用并不大,但其也因此得以善终,修道而去。

(四)鲁智深、武松

鲁智深,是笔者最为喜欢的人物。在拳打镇关西那几节,鲁智深得以获得大量的戏份,因而在梁山众兄弟中,也是人物个性刻画的极为丰满的一位。其虽生得彪形大汉,鲁莽厚实,但行侠仗义,扶危救困,救得金氏父女;性格耿直,嫉恶如仇,拳打镇关西江湖传诵;力大无穷,惩恶扬善,倒拔垂杨柳名声远扬;护送林冲,兄弟情深,方见莽汉真性情;嗜酒如命,大闹五台山,而后滴酒不沾,遁入佛门,圆寂六合,算得善终。鲁智深圆寂之时自忖自己杀人无数,他也正是在佛门找到了精神依托,而得以对自己的一生做一个总结。

鲁智深与林冲的关系非凡,林冲自娘子被害之后再无亲人,也将鲁智深当做自己亲兄弟,在林冲负气出走归来之时,宋江前面相迎,然鲁智深后面满吆喝一声,便与林冲相拥言喝酒去,可见此时林冲心中怨气未消,并不怎么理会宋江。鲁智深一路护送林冲至沧州之时,尽心妥帖,也体现莽汉细微的一面,其后鲁智深自立山头于二龙山,也是为了有朝一日招兵买马杀回东京去,为哥哥抱得血海深仇,因此鲁智深对于招安的态度同样抵触,但苦于没有发言权而只得服从,后面许多攻城战役也并未见鲁智深,可见鲁智深因为与宋江不让杀高俅,而倾向于林冲。他虽原是一个官吏,却最不稀罕官爵,加之对于招安的抵触,因而也就远离宋江决策核心层。

鲁智深与林冲,也值得做宋江招安计划的一个棋子,在不由得自己的人生轨迹上前行,而兄弟二人同死于六和寺,也算身后相聚。

武松,因为景阳冈打死老虎而名扬天下,也是出事之前名头已经风光无限的英雄,但仍因其兄大郎被嫂子及西门庆合谋杀害,武松报得冤仇而上了二龙山。武松也算是联系宋江与二龙山派系的一个任务,在其身上,有着其他好汉没有的气概,当街杀死西门庆抛尸于楼下,割下潘金莲与西门庆头颅供奉大郎,可见其心狠手辣,而最后擒拿方腊自断其臂,可见其英雄气概。而最后请求留在六和寺,也算是明智之举,也得以善终。

(五)李逵

李逵,面目黑丑,被人唤作黑厮,粗鲁莽撞,但却是宋江最忠实的伙伴,也是后期给的戏份最多的好汉之一,往往在处理重要事件(如第一次招安)的时候为军师吴用所用,发挥重要作用,而又往往大于其在战场上发挥的作用。常言哥哥还要个什么计策,俺一对板斧一路杀将过去,要了那厮的鸟头等惹得许多读者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