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范文 > 读后感 > 莫扎特读后感(精选15篇)

莫扎特读后感(精选15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11W 次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莫扎特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莫扎特读后感(精选15篇)

莫扎特读后感 篇1

莫扎特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家,他对音乐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奠定了近代协奏曲的形式,进一步丰富了交响乐与室内乐的表现力。他的音乐,在整个世界都家喻户晓,拨动着亿万人的心弦。他被誉为——音乐史上的“乐神”,当之无愧。

莫扎特于1756年1月27日,出生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附近的一个小城镇——萨尔茨堡。他从小就具有极大的音乐天赋。在莫扎特6岁时,这位音乐神童已经轰动了整个欧洲。

莫扎特能在琴键上流畅自如地演奏大师们的作品,或是充满感情地弹奏自己创作的乐曲,或是依照听众所指定的主题进行精彩的即兴表演。即使琴键完全被布遮盖住,他仍然能在上面准确无误地弹奏出难度很大的乐曲。这个神奇的天才,使观众惊呆了!他走到哪里,哪里的听众就像着了迷一样听他的演奏,人们把他称作“十八世纪的奇迹”。

莫扎特的一生是短暂的,仅仅活了35岁,然而他一生所创作的音乐作品,数额之大,艺术技巧之精湛,都是非常惊人的。他一生完成了622件作品。其中有17部歌剧,49部交响乐以及数量繁多的各种各样的器乐曲。

再想想自己,每到练琴的时候就唉声叹气,怨天尤人。认为这是世界上最辛苦的事了。但是跟莫扎特比起来,这根本微不足道。很多人都看到了莫扎特的辉煌成就,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他背后的艰辛历程,他付出了太多的心血。

我虽然没有莫扎特那样极大的天赋,但是,我相信,只要肯做,肯用心做,也一定会取得成功。

莫扎特读后感 篇2

今天,我看了一本书,名叫《音乐神童莫扎特》。

这本书讲的是:莫扎特出生在一个音乐世家,他在3岁的时候,看见姐姐在练钢琴,就放下手中的玩具,跑到姐姐身边认真地聆听。姐姐一曲弹完后,他也要弹,于是,家人就把他抱上琴凳,他果真弹了起来,居然还弹得像模像样的。无论什么曲子,他只要听姐姐弹上几遍,就能记住了,而且弹得和姐姐一样好。

父亲见莫扎特这么喜欢音乐,就想把他培养成一个音乐家。于是,在他4岁的时候,他开始正式学习弹琴了。他常常坐在钢琴前,一练就是一整天。

就在这一年,父亲带着他来到首都维也纳举行音乐会。在音乐会上,小莫扎特精彩的演奏,轰动了整个维也纳,这时,他才6岁。

7岁时,在巴黎举行的音乐会又轰动了整个巴黎。

后来,父亲带着莫扎特进行了为期10年的欧洲旅行,拜师学艺,举行演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成功,与他的天赋有关,也离不开他的努力。我们也要像小莫扎特一样,通过不断的努力,成为有用的人。

莫扎特读后感 篇3

《莫扎特》这本书使我感到坚持和勤奋的所得,读完这本书我受益匪浅,百感交集。

1762年,在奥地利出现了一位6岁的音乐“神童”,这位神童几乎轰动了整个欧洲。这位六岁的小男孩,两只小脚刚刚踏得到琴上的踏板,一双小手却能在琴键上流畅自如地演奏大师们的作品,这是多么地惊人啊!这个小男孩——他的音乐,在整个世界都家喻户晓,拨动着亿万人的心弦,他被誉为——音乐史上的“乐神”,当之无愧。这位神童成为著名的作曲家,他就是沃尔夫冈阿玛杜斯莫扎特。

莫扎特的一生是短暂的,仅仅活了35岁,然而他一生所创作的音乐作品,艺术技巧精湛,对欧洲音乐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面对死亡的莫扎特是乐观的,他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安魂曲》的写作之中,最终,他在《安魂曲》中永远长眠了。

对于升初三的我们来说,天分这个词可能不适合于任何一个初三学生,而只有坚持和勤奋才是取得中考胜利的关键。莫扎特虽有天分,但也很努力刻苦地去创作,去突破,对于我们这些做最后冲刺的毕业生来说又何尝不是呢?我想不管怎样,我们应当利用这初三最后一年好好学习,有初一、初二没学好的赶紧补上来,毕竟这是基础嘛。紧接着初三的课程更不能落下。所以说在初三要勤奋,至于坚持,我们理当要坚持完初中的最后一年,作最后的冲刺,正如莫扎特在面对死亡时依然坚持写完《安魂曲》,含笑而走,而且他的音乐为欧洲的音乐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更是不可估量的一样。我们这一届毕业生虽说不要做出太大的突破,但至少要考出一个令学校、老师、家长,也令自己满意的成绩,不要让自己留下遗憾。

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谈话。”读这些人物的传记,我也仿佛是在聆听他们的教诲,接受他们的思想,这对于我们的成长是非常有益的。

莫扎特读后感 篇4

整部影片感觉气氛很沉重,开始于萨里埃利在向神父忏悔自己的罪行,因为正是他的嫉妒和坑害最终导致伟大的音乐家莫扎特英年早逝。

42年前萨里埃利从偏僻小镇到了维也纳,在约瑟夫二世的王宫里当了宫廷乐师。谁知被莫扎特的乐曲迷得神魂颠倒,一次在主教家里终于见到仰慕已久的莫扎特,这位人称4岁写协奏曲,7岁写交响乐,11岁写大型歌剧的大音乐家原来是个放荡不羁,玩世不恭又十分傲慢的青年人。约瑟夫二世热爱音乐,闻知莫扎特来到维也纳并接见了他,国王弹奏萨里埃利谱写的曲子表示欢迎莫扎特,并征求对这曲子的看法,莫扎特一面赞扬曲子,一面把曲子又弹了一遍,边弹边修改,使曲子变得更流畅和充满热情,惊叹之余使萨里埃利感到羞耻,为什么莫扎特有如此才华,自己却偏偏平庸。由于国王的喜爱,莫扎特留在维也纳写歌剧。他写的歌剧《后宫诱逃》、《费加罗的婚礼》都是不朽之作,由于萨里埃里的作梗,借助国王的招牌,每剧上演不超过一星期,因此莫扎特的经济收入很少,生活贫穷。

莫扎特的妻子康丝坦丝受不了贫穷的折磨,带着莫扎特的手稿去见萨里埃利,求他为莫扎特谋一个皇家音乐教师的职位,萨里埃利翻见一迭厚厚的手稿,他惊呆了,手稿上没有一处修改的痕迹,所有的音符都是一气呵成的。他既陶醉又痛苦,他抱怨上帝为什么把智慧和天赋都给了莫扎特,他愤怒地把刻有耶稣的十字架扔进了壁炉中。萨里埃利一面假装是最关心莫扎特的人,一面在精神上折磨他,他装扮成神迷的黑衣人上门向莫扎特买乐曲,迫使他不停地交出作品换取报酬来维持生活,莫扎特的身体日趋虚弱。莫扎特创作的歌剧《魔笛》在剧院上演了,莫扎特担任乐队的指挥,终于有一天在演出进行到一半时晕倒在地。莫扎特卧病在床,萨里埃利要他写《安魂曲》,萨里埃利迫不及待地想像,在莫扎特的葬礼上由他演奏死者创作的安魂曲,他的名字将和音乐大师一起永世长存。病床上的莫扎特极度虚弱无法执笔,萨里埃利建议由他执笔而莫扎特则口述。莫扎特的灵感像泉水喷涌,萨里埃利甚至来不及记录。曲子完成了,莫扎特的生命之火也熄灭了。一代音乐大师永远离开了他无法适应的社会。下葬的那天,大雨滂沱,好像苍天也在为他哭泣……

第一次看完莫扎特这部巨著影片之后我深深悲痛惋惜的哭了。在这部影片中我了解了莫扎特是一个什么样的的一味奇人。莫扎特他待人非常热情,他没有一点坏心眼子,不像安东尼似的老是嫉妒才能比他高的莫扎特。莫扎特不管多大都像一个小孩儿似的稚气未脱。我觉得他特别天真可爱而且特别幽默。他不像当代时期的其他人那样冷漠没有生气。影片中莫扎特这种独一无二的个性真是让人感到一股心情特别放松轻松没有一丁点的忧愁与烦恼。他的作品又是那么的迷人神奇。莫扎特真实太热情幽默活泼可爱了,我非常喜欢这种个性的人。更重要的是他人品思想道德品质也是极棒的。他非常具有同情心关心他人孝敬父母疼爱妻子与亲人。总是想着为别人带去无穷的快乐,莫扎特本身对待现实生活非常的乐观。他虽然不善于理财,但是并没有被自己的贫困所吓倒,仍是专心的作曲。莫扎特走后,安排的都是那么简单。过两天他的妻子连他的墓都找不着了,更不知尸体在哪了。这就为当代的我们对莫扎特产生了更深度的神奇感。莫扎特真是太伟大了真不愧是世界上最伟大作曲家钢琴家小提琴家指挥家,最伟大神奇的天才神童。莫扎特这个神圣的名字将在地球上空永垂不朽!莫扎特你简直太伟大太神奇了,你永远是我心目中的偶像,没有人会取代你在我心目中的地位!

莫扎特读后感 篇5

人们总是向上帝祈祷得到一些恩赐,比如天才,比如优雅,但总是会惊奇的发现自己所祈祷的居然在另一个人身上得到了体现,便只能够埋怨上帝的不公了。

电影以宫廷作曲家萨列里的叙述为线索,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描绘莫扎特的一生。这个角度无疑是高明的,嫉妒的眼光总是带有别样的感情色彩,有仇恨,也有羡慕。

影片中莫扎特的第一次出场就是不同寻常的,与未婚妻在公共场合打闹表现了他的不羁,而故意倒着讲话则表现出了他的聪慧。对于这一切,萨列里的态度都是不屑的,而当莫扎特一触碰到音乐,萨列里的态度又截然不同了,是佩服,甚至是仰慕了。然而他对莫扎特的仇恨又是理所当然的,这不仅仅是抢走了自己的风光,更是抢走了自己的爱情的仇恨。而他对他的仰慕,也是无穷的,甚至于发出了“这世上只有我懂莫扎特的音乐”的感慨。

莫扎特不是谦虚的,因为谦虚这个词并不适用于天才,谦虚只会埋没他们的才华,而不谦虚的人,尤其是天才,又是不幸的,这会引起许多不够有才华的人的嫉妒。天才不是早死就是疯了,莫扎特是属于前者的,这或许就是天才带给他最大的不幸吧!

莫扎特的死,或许对于萨列里来说是无罪的,没有萨列里,就不会有《安魂曲》的诞生,这或许也就是萨列里为莫扎特唯一的“帮助”了吧!

在德国一家歌剧院的门上,写了这么一段话:巴赫带给我们神明的絮叨莫扎特带给我们天堂的欢笑贝多芬带给我们生命的火焰但上帝赐予人类音乐让我们不用言语也能向他祈祷

完美的人不会存在,萨列里是,莫扎特也是。完美不会永恒,就像莫扎特的音乐,只会带给人瞬间的享受,创作它的人,总是早早的长眠于地下。

莫扎特读后感 篇6

沃尔夫冈·阿玛迪斯·莫扎特,这个传奇的名字永远烙印在欧洲音乐史上。

其三岁能将大键琴弹奏地出神入化,五岁半小时自学世界名曲,无不体现了他过人的天赋。他的死,成了神秘的传说。相传当他即将走向生命尽头时,却接到了一个神秘的委托:写作安魂曲,莫扎特自以为是地狱使者传来讯息,告诉他死期将至。在心理,生理的双重打击下,《安魂曲》尚未完成竟爆体而亡。从此,莫扎特的死,成了一个不为人知的传说。悲愤感在我心中油然而生,他的死,只能说是天妒英才,而一代音乐之神逝世后竟连尊严都被践踏。细雨霏霏的日子,莫扎特被送到专安葬穷人的公共墓地草草掩埋,甚至连一块墓碑都没有。音乐之神的死无疑是音乐史上不可磨灭的损失,他死后,只留下一首首曲子在诗人心中刻上他的名字——音乐之神莫扎特。

不足的是,全书细致地叙述了音乐天才莫扎特的一生,列举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将一个完全的,真实的莫扎特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但对其中的人物并没有过多的评价,单一叙述为主。但将这厚厚的一本书看完,我久久无法释怀。我曾经认为这本书是枯燥无味的,前几所写的乐理令人心烦,而后,每一章的创作经历、故事、灵感来源都动人心弦。

与生俱来的音乐天赋,是属于莫扎特的奇迹,可即使再绚烂的奇迹,在现实面前,却渺小到微不足道,尘归尘,土归土,许是他的消逝太过匆促,他的早逝使多少音乐热衷者所惋惜。莫扎特是一个传奇,他用生命为世人创下了一部部音乐巨作,甚至于死前的最后一刻,完成了他呕心沥血的巨作——《魔笛》。他的音乐天赋是与生俱来的,而属于他的音乐是不懈的努力换来的。无尽的努力使“沃尔夫冈?阿玛迪斯?莫扎特”这个传奇的名字在18世纪欧洲音乐史上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是音乐之神,更有人称他为,音乐——上帝。有一种圣洁,叫音乐,有一种神圣,叫莫扎特。

音乐,是通往天堂唯一的路。

莫扎特读后感 篇7

一天,我正在写作业,忽然听到几声微弱的哀鸣。强烈的好奇心使我放下了手中的笔走到门外去探个究竟。

我推开门,走到院子里。发现墙角的一堆枯草里有一只淡黄色的小狗。这只小狗长着一对水汪汪的大眼睛,眼的下面长着两道椭圆形的黑眼圈。圆形的头上长着一对小巧玲珑的耳朵。四条小腿不停地蹬着,眼睛微闭,看上去以是奄奄一息。我走过去把它抱起来,抚摸了几下。又从冰箱里拿出几根火腿肠放在它嘴边,它抬起头闻了几下,然后又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我想:这只小狗肯定是饿坏了!它吃过之后我又到了一些牛奶放在它的嘴边,小黄狗又像刚才一样大口的喝了起来。吃饱喝足后它顿时精神了许多。这时妈妈回来了,她看到小狗后火冒三丈,大声嚷到:“我不是说过不许把这些流浪狗抱回家的吗?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我慌忙解释道:“我不是故意的,是这只小狗自己跑到我们家来的,我看他挺可怜便把它抱回来了。”妈妈听后没说什么,只是坐在沙发上微微颔首,若有所思。大概过了一两分钟妈妈把我喊了过来,说道:“这只小狗可以留下,但是......”我忙问“但是什么?”“但是你要保证不能让它在客厅里大小便!”“好!好!好!我保证!”我慌忙达到。妈妈说:“好。你去写作业去吧。”耶!我有宠物了!

后来我看这家伙的声音不错,就给他起名叫“莫扎特”咋样?还不错吧!

莫扎特读后感 篇8

刚刚“结识”莫扎特时,我也正巧刚开始学钢琴。当时我能感受到的只有他所创作的乐曲十分优美而动听,对他的认识寥寥无几。同时,老师也几乎总是让我弹莫扎特的曲子做为练习。因此,我小小的头脑充满了莫扎特的曲谱,并只一味地赞叹他所创乐曲之多。那时开始,他在我心中形成了一个有些模糊但终究存在的伟大印象。

后来,我在图书馆借到了一本关于莫扎特生平的书。书不厚,却令我痴迷。我终于大略知道了莫扎特的生平!他从小就被邻居亲戚称作“钢琴天才”。然而,亲朋们所不知的是莫扎特在天赋上所付出的努力;的确,他听了一阵姐姐拉小提琴就能在钢琴上创作同样的旋律,但是你几乎看不见莫扎特在屋外玩耍。为了提升演奏水平,他总是在父亲的帮助指导下练琴。而且,自从天赋被公开,在练琴之余,他还得奔走在各个演出场所之间,哪有空闲和伙伴玩?也正是这样不断地追求与刻苦的努力,成就了莫扎特的辉煌。

弹着这位伟人创作的《春之练习》,我在一个个欢快的旋律中,悟出了莫扎特面对生活充满信心和勇气,以及他的那种面对艰难时觉得付出努力,心甘情愿的乐观心态。

其实,在生活和学习中,我们都可以像莫扎特一样,刻苦付出、勇敢乐观、充满自信的去面对困难和不顺。可能我们会遇到“山重水复疑无路”,但终将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只要付出,终有收获。记得诗人李白曾说:“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勇气,会让我们在通往成功的海上顺风前行。

莫扎特为我带来了深刻的启迪,我会在这位伟人的风中,扬帆起航,驶向成功的彼岸。

莫扎特读后感 篇9

如果说,贝多芬经过不懈的努力可以接近上帝的话,那么莫扎特就是头顶着光环陨落人间的天使。

他出身与宫廷乐师家庭,深受长辈们的熏陶,从小对学习音乐就如同婴儿学说话一样自然,有着极高的天赋。六岁时莫扎特还即兴创作了一首小步舞曲,并在欧洲旅行演出成功,被称为远近闻名的“神童”。有一次,莫扎特一家接受到了邀请,要到皇帝的宫殿里去演出,孩子们在皇帝和皇后他们的宫廷演奏,只有小莫扎特接受了各种不同的考验:他仅仅只目视着一位宫廷乐师弹奏了一曲难弹的协奏曲,而后又立即一音不差地重奏了出来,他还用一个手指弹出了和平常一样水准的曲子,又用一块布蒙着键盘演奏出了一首优美的乐曲,最后,皇帝都称他为一个小魔术家,皇后也送了他一件镶了宽金边的淡紫色丝绸服装。有一位英国评论家甚至这样称赞莫扎特道:“这个孩子出于本能懂的音乐比许多大教堂教师钻研了一辈子所学的还多。”之后他们又计划了一次旅行演出,开始了在意大利各城的旅行演出,自始自终都是胜利凯旋。在拿波里,他们的演奏甚至让百姓认为莫扎特手上的钻石戒指是有魔法的,让他脱下来重试。长大后,莫扎特意料之中的成为了一名出色的宫廷乐师,后来他因为对主教的严厉管束不满而愤然离职,来到维也纳开始了自由音乐家艰苦的生涯。

现在你知道莫扎特为什么被称为“神童”了吧!

莫扎特读后感 篇10

今天一早,我在书架上找到了一本关于音乐家的,从小学音乐的我,就满脑子只想阅读这本书。

打开一看,原来这是一本在介绍赫赫有名的音乐神童──莫扎特的书。沃夫冈阿玛迪斯莫扎特出生于奥地利的萨尔斯堡。他的爸爸雷欧波德莫扎特花了很 多心血栽培他和姐姐玛丽亚,三人都有惊人的音乐天分,两个小孩还曾经受到泰瑞莎女王的召见,爸爸为了打响名气,全家只好到处演奏,爸爸也下了不少功夫。

据我所知,莫扎特所创作的歌剧有四首,其中在一七八七年的十月二十八日完成的“唐乔望尼”令我印象最深刻。犹记去年我第一次参加钢琴检定,指定曲就 是这首曲子,当时我详阅了乐谱左上角的作者介绍及歌剧表演的情节资料,就认为自己可以弹奏他的作品已经很厉害了,但是听到那些考师资级的哥哥姐姐们所弹的 曲目,对我而言,更是难上加难,这时才感到羞愧,原来自己还差得远呢!他也处处受到大主教科罗瑞多的为难和歧视,这也使两人的关系渐渐不和,于是,他只好 离开大主教,却又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以作曲维生,身体状况也不是很好下,却完成了经典之作“魔笛”,但就在一七九一年的十二月五日凌晨一点,人们在豪华的 威登歌剧院里欣赏着大师的新作“魔笛”时,常被爸爸、大主教科罗瑞多、贵族、剧院经理、音乐家、歌唱家等等,许多人为难的莫扎特不幸与世长辞了。

莫扎特一生处处被人操纵,但在他死后这两百多年,他却变成了一个操纵者。当他的歌剧上演时,他就躲在暗处控制手中的线,一拉一放,紧紧的系住观众的心。

生命不在于长短,而是在于其深度及广度。而年仅三十五年的莫扎特,在音乐界里缔造深远及长久的影响,值得学习。

莫扎特读后感 篇11

一首静谧的《小夜曲》,唤醒儿时那早已沉淀的记忆;一曲轻柔的《午夜的月光》,让人沉浸在那灯火阑珊的古典城堡的上方,那闪烁的星空里。这就是莫扎特的音乐,那可以启迪智慧,涤荡灵魂的“爱”的交响曲。

莫扎特的曲子多数是写“夜”的。每一个音符都散发出浓烈的,沁人心脾的花香;每一个音符都把钢琴键发出的那悠扬、流畅的天籁之音表达的惟妙惟肖;每一个音符都透着一股宁静、馨香。这也正是莫扎特的魅力所在。我是听着莫扎特的曲子长大的。每天晚上,当清凉的微风吹来时,我静静靠在床上,一边欣赏着窗外皎洁、安逸的月光,一边用心、用灵魂、用真情来走进莫扎特的世界。

每一首歌都能带给我不同的感受,每当音乐响起,愉快的心情和月光交融在一起,便成了一种幸福。人们常说“音乐可以治愈灵魂。”的'确,尤其是那种质朴、清新与细腻的古典音乐,完完全全可以涤净灵魂上的污垢。也就在不久前,我偶然听到几首莫扎特的音乐,第一个音符刚一入耳,那种熟悉和怀念的感觉便从心底油然而生,让人可以毫不犹豫得听上几个小时,每一遍,就像再读一遍课文一样,仔细品,都会有新的发现。

每一篇乐章都能让我感到莫扎特手指间的力度,似乎莫扎特还活着,就在我的身边尽情的弹奏着。小时候的我不会用心来欣赏音乐,只知道好听。可是现在,我明白了,他带我进入那神圣、纯洁的领域,似乎在向我们诉说着什么只可意会的故事,那样的生动、感人。那种自然流露出来的感染力,就像一种哲学,不需要用文字来抚慰心灵。我明白,只有最纯净的音乐,才最能渗透所有的感情。也许莫扎特的音乐并没有贝多芬的悲壮、苍凉,但它却是最能使人陶醉和眷恋的,那浪漫的诉说,总让人欲罢不能的投入自己的灵魂倾听自己的心声。

我爱这种最无污染的境地。当然,我也愿意融入这种最梦幻的天空。

莫扎特读后感 篇12

莫扎特的家里条件十分穷苦,但他十分好学,三岁时已是音乐家的爸爸教姐姐弹琴,每当这个时候,莫扎特便拿来一把小凳子在一旁听,不久就喜欢上了音乐,每当姐姐练琴时,一有错误莫扎特就可以很快指出,他的爸爸也发现了他有音乐天赋,于是在他四岁时,也教他弹琴,他学得非常快,一首别人要学3天的歌而莫扎特只要半个小时就可以练得滚瓜烂熟。但是几年后,家中因为贫穷,莫扎特的母亲去世了,一家人只靠父亲维持生活,家里其他人都十分难过,但莫扎特虽然心中也很难过,便还是坚持练琴,不时帮助父亲做家务。后来,他和爸爸去了异国。几年后,爸爸也不幸去世了,此时莫扎特已成为那里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了,也取得了国家皇后的怜爱,他天天为皇后弹琴,不时与皇后说说话,与皇后成了夫妻,过着快乐的生活。莫扎特小时因贫穷,所以身有病,但是在生病的时候还是坚持与妻子唱歌,但最终还是被病魔带上了天堂,那个时候他只有35岁。

我敬佩他的音乐天赋,敬佩他能在悲伤和穷苦下坚强和刻苦地学习,还敬佩他对于音乐的追求和梦想。但是他为我的偶像真正的原因还是他坚持不懈、在贫苦条件下帮助爸爸,这样的画面让我感动。因此他是我的偶像,而且这些也非常人能够坚持能够创造和想象的。

莫扎特读后感 篇13

我,鲁迅喜欢故乡的飞虫、刺猬和时刻萦绕在耳旁来自大地的每种声音,童年的我想通过声音的翅膀,飞抵一片比麦田更令人动情的地方。于是,我遇到了你,莫扎特。

我不知道在你的故乡里,音乐是怎样飞翔的?或许是花的骨朵送出季节的消息时微微颤动的音乐叩开了你的音乐心门。站在故乡美丽的花园里,你是否如此遐想过:大地的内心也是五颜六色的,不然这永远被踩在脚下的黑土,怎会开出姹紫嫣红的花朵?在这样的遐想里,你塑造着你的童年。由此我和我的故乡在百年孤独后的今天,在一种不受时空约束的层面上,还能通过你的音乐排遣内心的孤独,获得精神上的愉悦。

我的脚步对于故乡已陌生了,但对故乡泥土音乐的热爱却在我心里疯长。

莫扎特,当父亲带着你和姐姐在欧洲大陆上追寻音乐的翅膀时,你的母亲成为你遐想中的音乐之神,集合着大地的声音,在为你天才的音乐汲取着力量。而我对音乐开始喜爱是来自于我的母亲从未走出的那个故乡。我所有关于音乐的记忆都与它有关。每天清晨,我睁开第一眼看见的是母亲在窗户自然形成的画框里梳着长发。阳光在她的长发里生长,发出光亮的声音。

莫扎特读后感 篇14

我爱听莫扎特的音乐,尤其喜爱他创作的协奏曲。可以这样说,没有莫扎特,便没有协奏曲;没有协奏曲,便不成其为莫扎特。

最近,我仔细聆听了仰慕已久的《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大饱耳福之余,我第一次深刻感受到什么是音乐,什么是莫扎特之魂。莫扎特一生中为许多种乐器谱写过协奏曲,每种都有数部,可唯独单簧管协奏曲,他只写过一部,那是在1791年10月初作的。莫扎特1791年12月5日死于伤寒,9月已感染了疾病,他用音色优美而略带惆怅的单簧管吹出了自己对死亡的预感,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留恋,对音乐的无比热爱,而又无可奈何的感情。

第一乐章是快板,采用奏鸣曲式。呈示部的正主题是一段生机勃勃的旋律,具有典型的莫扎特风格,它展示了一片无限美好的景象,似乎传达着作者在死亡威胁下对生命的无限渴望。乐队齐奏后,引出单簧管吹出的具有歌剧咏叹调风格的旋律,像作者的娓娓自述。在展开部中,我似乎听见单簧管在与乐队对话:

乐队:“沉思的人,能否分担你的忧郁?”

单簧管:“生命,曾是那样的美好,像清澈的泉水从泉眼中冒出,欢快地流淌在美丽的山林间。”

乐队:“这是多么美好!”

单簧管:“它永不停息的奔向前方,却终会有自己的归宿。”

“什么?”

“永恒。生命之路,就像奔涌的流水,最终要进入大海一样,最终也要通向另一个永恒的世界的。”

“别那么深沉忧虑,看开些吧!”

“是啊,我要释然地面对它,在生命的最后一刻, 我也要尽我所能地发挥我的生命,让这颗陨落的明星照亮全世界吧!”

的确,莫扎特是颗多么明亮的星,他的陨落、所发出的光不仅在那一刻照亮了世界,也将永远地照耀下去。

第二乐章是3/4拍的柔板,没有乐队做引子,独奏单簧管直接吹出了全协奏曲中最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一个乐句,就像秋风萧瑟,枯叶纷落的感觉一样,整个乐章充满了忧伤美。它包含了莫扎特对往事的回忆,对未来的憧憬,对音乐的执着追求,对现实的无奈。以前听音乐我从不喜欢第二乐章,只因为它们是慢板,但我却唯独十分喜欢这部协奏曲的第二乐章,因为它是莫扎特灵魂的体现,而我却无法用我低劣的语言描述它所蕴含的丰富哲理,也许,真像哪位哲人说的,音乐是一种语言,一种源于且高于自然语言的情感语言。试图用自然语言去完全的解释音乐,就像用牛顿力学去解释相对论问题一样愚蠢。

第三乐章是非哲理性的,用6/8拍的轻快节拍把聆听者从忧伤中带出,带进一种轻松而释然的气氛,是整个协奏曲在这样一种气氛中结束。这个乐章的旋律典雅、精致,这又是莫扎特的特色,想必他写这一乐章时,定是挥洒自如用不了一个星期。

我聆听着莫扎特的音乐,惊叹他非凡的才华,感叹他那充满苦难而短暂的一生。那我的一生该怎样度过呢?那就是无论飞多高,无论走多远,都要竭尽全力,发挥我的生命。

莫扎特读后感 篇15

有时,我总感觉早在200多年前就爱着莫扎特了,这种感觉挺复杂,我也说不清楚。

就在前一阵子,我还梦到过一个境界:我陪他去维也纳的歌剧院,看他指挥着庞大的乐队!

我感到欣慰无比,很多人在听了莫扎特的音乐后,总说:“调子太快乐啦!”而我却听不出快乐,他的一首歌剧或乐曲中,有的不是快乐,而是甜美!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希望!然而,天知道,这世界有多么可悲!因此:他的希望只是一个幻想的影子而已,我继而看着他指挥,只有无声的哭泣……看着他指挥,只感到所有悲伤之情怀全部释放,似海浪一般一股脑的向前冲去!

剧院外,大雪纷飞……

他站着的地方正对着门,他的衣服随着由门缝中吹来的风微飘,我定了一会儿神,擦掉泪水,缓缓起身,解下披在自己身上的披肩,给他披上……希望能用我的体温使他感到温暖。他回头,朝我微笑,我经不住拥抱他痛哭!他问我:“亲爱的,别哭啊,你怎么了?”我抬头,鼓起勇气对他笑了一下,然而,泪水再也抑制不住,河水泛滥似的往外涌出,我跑回座位哭泣,好一会儿,他走来,柔声对我说道:“我们走吧。好吗?”我点头,和他拥抱着向外走,在这寒冷的冬天,我们感受到了温暖!

在他进家门前,我问:“波非,我们只拥抱,不做爱,好吗?”他没说话,转身拥抱了我……醒来后,眼角仍有泪水,以及放了一晚的A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想了很久!

这几天,天天看《莫扎特传》,看了不下10遍,却怎么也看不厌,看一次,哭一次,体会更深一层,他拥有无与伦比的天赋,而我爱的更是他的性格,他拥有最为美妙的情感!不是吗?我爱他是那么深!

恍惚间,我似乎听到莫扎特对我说:“我们回家吧,回到属于我们的那个天堂……”我的泪,将永无止境的流淌……是的,我最亲爱的莫扎特,回家吧!回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