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范文 > 读后感 > 瓦尔登湖的读后感3篇大纲

瓦尔登湖的读后感3篇大纲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25W 次

亨利·大卫·梭罗的《瓦尔登湖》讲述了他在瓦尔登湖畔的一片再生林中度过的两年多的生活以及期间他的所思所想,下面是为大家的瓦尔登湖读后感700字,欢迎阅读与借鉴。下面是瓦尔登湖读后感,欢迎阅读!

瓦尔登湖的读后感3篇

  瓦尔登湖读后感1

一百六十多年前,一个叫大卫梭罗的美国人幽居在瓦尔登湖畔三年光阴,独自一人建造了小屋,并渔猎,耕耘,沉思,写作,最后诞生了一部伟大的散文集《瓦尔登湖》,每个读过这本书的人,都被深深吸引了,时至今日该书仍然闪烁着耀眼的光辉,影响深远。

我们仿佛看见一个叫梭罗的28岁的年轻人,孤身一人来到距离康德镇两英里的瓦尔登湖畔,在最短的时间里,花了不到28美元,用自己的双手在湖畔盖起了一座实用的小木屋,并生活了两年零两个月又两天。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梭罗自食其力,他在小木屋周围种豆、萝卜、玉米和马铃薯等农作物,用收获的果实来填饱自己的肚子和补贴家用买生活必需品,完全靠自己的双手过了一段原始简朴的隐居生活。

无论是晴天丽日,还是风雨雷电,都可以看见梭罗独自穿行于郁郁葱葱的大自然中,就一个人,十分简单,十分安静地面对着那片湖水和那片山林。生活犹如春水般的不凉不热,又有如夏日中的黎明时分,充满神秘和阳光的气息。

文中,梭罗描述了一百个爱尔兰人在冬天从剑桥来瓦尔登挖冰的故事,他们带来各种工具,把湖上的冰切成方块,然后装车拉到市场上出售。挖冰人的行为是人类对大自然的掠夺。深深刺痛着梭罗,他尖锐地批评道:他们“剥去了瓦尔登湖的唯一的外衣,不,剥去了它的皮,而且是在这样的严寒的冬天里!” 在梭罗看来,这些冰决不是商品,而是灵性与美的大自然的化身。它会给你启示,净化你的心灵,使你在大自然中找到永恒。

梭罗以自己的实践向读者展示着,鼓励人们简化生活,将时间腾出来深入生命,品味人生。他通过自己的生活实验,告诉世人不要被繁纷复杂的生活所迷惑,从而失去了生活的方向和意义。“假如人们能过宇宙法则规定的简朴生活,就不会有那么的焦虑来扰乱内心的宁静。”

作者通过细腻描写瓦尔登湖美丽的湖光山色,展现了他对大自然不同寻常的丰富感受和与大自然亲近的天性,表达了他皈依大自然的心愿和对破坏大自然行为的斥责。

现实生活的压力与紧张,使我们每个人都套上了沉重的枷锁。梭罗的世外桃源和简约生活,可能也是多年以后你我的期盼,至少是内心深处的。

  瓦尔登湖读后感2

利用假期安静的读完《瓦尔登湖》后,有所有感触。

“不必给我钱,不必给我名誉,给我真理吧。”梭罗在书中这样表述。真理是什么?是我们一直追求的!只有心真的静下来的时候,才能真正的领悟,细品《瓦尔登湖》除去那躁动的灰尘,披上那自然的清新。我想真理应该是热爱自然,创造生活。

“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能心虚即我师。”这恰似这坐落在康科德的小木屋,梭罗就是在这里进行了两年两个月又两天的独居生活。他记录从春到冬的这一轮的风景,他的超验主义实践建立了一种与现代物质生活日益丰富对立的简朴方式,还原生活的原始状态。他将自己放在一个杳无人烟的地方,他拥有的只有一个简陋的小木屋,一张小小的床,一张普通的书桌和一些零落的稿纸,仅仅只有简单的陈设,仅仅只是他执着的信念,仅仅凭借着人对自然的欲望和热爱,完成了这伟大的实践,完成了这对自然的追求,完成了这本杰作,这不得不让后人称他为“自然随笔的创始者”。在对世事的抵触中,在对大自然的满心欢喜时梭罗笔下的每个物体,都被赋于了生命的脉膊,就如《诗经》中的“霭霭停云,蒙蒙时雨”一样,即使云雨也有了各自的喜怒哀乐,作者自然沉醉其中。

梭罗用自己的一生去诠释什么是淡泊。他的思想如一个个亮丽的水晶,感召着世人的心,让人沉浸,心灵正被一点一点洗涤,灵魂正被一点一点安静。淡泊是一种至高的境界,古往今来多少人去追求,但又有几人能成功?梭罗就是一个伟大的实践者。

梭罗亲眼目睹,一个心静知足的人,在那里生活得宛若在皇宫里一样,生活得如此开心又如此心满意足。 感谢《瓦尔登湖》给我带来的精神支持。 《瓦尔登湖》蓝色的封面,一股清凉的湖水已然汇入心间,澄澈见底,将心境荡涤得如一泓秋水,不染纤尘。正像徐迟先生在《序言》中所说:“《瓦尔登湖》是一本静静的书,一本寂寞的'书,一本孤独的书,是一本寂寞、恬静、智慧的书。”它只适合在“寂寞和恬静”时阅读,静静地读,静静地思考。我想,从这个书上来说,《瓦尔登湖》是属于大自然那纯净的心灵的。

回归自然的纯洁,回归淡泊的境界休息就是盛宴,一切顺其自然, 最崇高的心灵,最能怡然自得。如果我们少一些贪婪,少一些索取,如果人间多一处瓦尔登湖,人类就会多一条后路。

  瓦尔登湖读后感3

《瓦尔登湖》是一本清新、健康、引人向上的书,对于春天,对于黎明,对于月光,都有极其动人的描写。梭罗的文笔优美细致,像月光的纯洁透明,像山林的茂密翠绿。品读它,自然会感觉到心灵的纯净。

瓦尔登湖并非人烟罕至之处。它距康科德那个小镇不过两英里,况且不远处就有连接林肯和康科德的公路,还有通往菲茨堡的火车从湖畔驰过。瓦尔登湖被梭罗描绘得毫发毕现。打开书,我们甚至可以听得见蛙声和鸟啼,月光下,看得见湖水的波纹和林中的暮霭。

其实,梭罗在《瓦尔登湖》中很少写到月光。翻遍全书,寥寥几处而又用笔简洁。是他习惯于白天思考呢?还是他漠视月光的存在呢?我很困惑。自然,书中大部分的笔墨是白昼的景物,难道梭罗天一落黑就入寝?一个思想家不应该是这样的。我的想象是:梭罗迷失了月光。

梭罗为什么会迷失了月光?月地里,我停住脚步,用右手遮住前额朝前望,树木、山峦、村庄,还有夜行的鸟儿,散失了的炊烟,甚至还有某一类人的灵魂在月光下都晶莹无比,争相展示着一种独特的魅力和韵律。我晕眩了,大自然的美和人类的思想让月光糅和在一起,彰显着物质和精神的浑然一体。

此刻,月光只不过是一个道具,它的作用仅仅如此。

“怎样一种空间才能把人和人群隔开而使人感到寂寞呢?”梭罗在进行着一种试验。他用斧子割开瓦尔登湖畔林子的一片空间,又用斧子剖出自己的心灵,种植在那片空间。

心灵孕育着,破土,生长,成长为一棵大树。那棵树叫寂寞树,伞样的形状,椭圆的叶子。风伴奏着曲子,云鸣唱着歌词。

梭罗呢,是不是该静静地站在树前,目测着树的高度(那是在勘测心灵的高度),合抱着树的胸围(那是在丈量心灵的纬度)。

梭罗用一棵树的比喻阐述着物质基础与精神追求的关系。正如植物向下扎根正是为了“更自信地向上伸展”。他解释说:自己在瓦尔登湖隐居,是因为“生活太富贵”。他要寻找一种有深度的生活,吸吮生活的精髓。

这精髓根据我的想象,便是“甘愿贫穷”。它的意义超越了物质多寡的算计,摆脱了为物质利益奔波的劳累,将生命的重心驱逐到思想的独立、精神的丰富之上。他不过想证明:人们可以在只有很简单的食物、衣服和住所的情况下,过上充实的生活。

“甘愿贫穷”,正是《瓦尔登湖》的核心。在非物质的灵魂通过内省寻求真理的过程中,任何物欲都会对它形成阻碍。正因为如此,印度教和佛教具备着源远流长的出家苦行的传统。耶稣也是一个典范,他僧侣般的到处漂泊。“腰带里不要带金银铜钱,行路不要带口袋,也不要带鞋和拐杖。”(《新约·马太福音》)耶稣的圣徒弗朗西斯是最具人格魅力的楷模。他相信,最简单的生活是接近上帝的最好方式。还有苏格拉底,由于专注于美德的追求,在讲授哲学时拒绝收取酬金。生活于东方的孔子也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梭罗在上述圣人的感召下,针对当时的美国人由于过分关心物质得失而导致灵性窒息的病症,通过自我的实验,开出了“自愿贫穷”的药方。

月光升起来,林中飞来一只鸟,静候梭罗。梭罗开完药方,顺手一扬,那片纸就被鸟用尖利的嘴衔住,展翅飞出林子,向患病的人类撒播那治疾的处方。

梭罗来到瓦尔登湖隐居,无非就是为了寻找一片宁静、恬淡的月光。拥有了那片月光,从此他不会再寂寞。梭罗知道,瓦尔登湖的月光,那是人类精神的影像,宁静、恬淡、充满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