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范文 > 读后感 > 《菩提树之恋》读后感

《菩提树之恋》读后感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3.07W 次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菩提树之恋》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菩提树之恋》读后感

不得不承认,这是一本好小说。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两人的出生为开端,以路爱玲、杨飞的爱情故事也可以说是成长经历为线索,将路世忠、杨振业两个家族作为社会的一个缩影,反映陕北黄土高原城乡这一时期的发展变化。一口气读完之后,是禁不住的深思。

我又忍不住回到那个问题,人为什么而活着。有人说过,人为活着而活着。这个答案不能说不对,只是,太牵强。毕竟,在现在这个社会,活着已远远不止吃饱穿暖这么简单了。读了这本书,突然感觉一直困扰我的这个问题有了答案。人,活着,为了更接近或者说得到自己所向往渴望的东西,为了有一份安定温暖舒适的归宿,身体上的,精神上的,为了在这个茫茫的世界上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存在感、安全感。为了需要也为了被需要,为了爱也为了被爱。这就是人。

爱玲是家里的第三个孩子,刚出生几年父母很疼爱她,她也展现出她性格里开朗的那一面,可弟弟出生后,父母的注意力就不在她身上了,她也慢慢变得胆小怯懦,怕事,爱哭。一心扑在学习上却因为种种原因没能有个好结果,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杨飞,他的出生没有给父母带来丝毫的喜悦,相反,他们把他看成累赘,把年幼的他丢给山里的爷爷奶奶。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的杨飞养成了吃苦耐劳朴实懂事的性格,但与此同时,他非常渴望父母的爱,非常向往家的温暖。可是,父母根本不爱他不顾他的感受。他一直聪明伶俐,学习成绩也比较好。和爱玲是高中同学。接触中,他对爱玲有了感觉,爱玲也对他有特别的`好感。

如果这个世界上有真正的爱情,我想,他们就是吧!三年的同学,他们相互鼓励相互关心。各自都感受到了对方的感情,也深深地爱上了彼此。高考后,他们都没有考上,不知道,未来,等待他们的将会是什么。出于某种巧合,也许是种因缘,在各自的家里感觉都生活不下去了。爱玲得不到他想要的尊重和理解,杨飞的父母更是从来都不真心的为他考虑。阴差阳错,他们一同出走。十八九岁的年龄,刚出校园的高中生,他们一点社会知识都没有,走出黄土高原的他们,就像漂浮在大海上的一页孤舟,随时都有沉没的可能。他们吃了很多苦,钱被偷,被骗,被打劫,当然,也有很多好心人的帮助,他们才不至于饿死。最艰难的时候,他们去捡别人丢了的饭吃。飘泊了半年多,对家人的思念,良心的煎熬,家人的 哀求,他们无奈的回来了。可是,等待他们的是更加痛苦的折磨。关于自尊,关于面子,关于亲情,甚至可以与在外面生存的艰难相媲美了。杨飞父母的不接受,爱玲家里的担忧,两个年轻人的挣扎……直到发现爱玲怀孕,才仓促平淡地举行了婚礼,刻薄的刘三杏,杨飞的妈妈,他们结婚,什么也没给。他们的婚礼,没有应该有的一切,似乎只是为了给所有的人一个交代,给世俗一个答复。

婚后,两个还不成熟的大孩子为了生活奔波劳累着,爱玲从那个刻薄的婆婆那受了很大的屈辱,可是,为了杨飞,她什么都放下了。她的性格也是这样,不懂得反击,不知道保护自己,她只有,在没人知道的时候,用眼泪来冲刷她心里的委屈。说真的,我很同情爱玲,也很佩服她,觉得她为爱情,为生活,做的牺牲太大了。当然,杨飞是爱她的。书里有好几次出现杨飞想起爱玲的时候说,我的爱玲,多么温暖的称呼呀。可是我始终觉得杨飞不够理解爱玲,他甚至听他母亲的话,怀疑爱玲,怀疑她的忠贞。杨飞畏惧父母,所以也不允许爱玲说一点父母的不好。他们婚后,没有可做的事,也几乎没有收入,有时连饭都没有吃的。杨飞四处找工作,处处碰壁。爱玲带着小小的女儿,熬粥度日。这样困难的日子,也不知道过了多少年,其中艰辛,三言两语又岂能形容得尽。但,还是觉得,他们的婚姻,很温暖,很动人。因为他们俩都有理想,有上进心,有爱,有一种出自内心的理解。尽管,有时候,在生活面前,这一切显得多么渺小多么微不足道。看到他们因为生活因为生存而吵架的时候,我总是忍不住想,生活,真的是太苍白了。当生存真正成为问题的时候,所有的一切,又该是多么无力呢。他们有过争吵,有过隔阂,但更多的,是,相依为命的依靠。每天,回到那个简陋窄小的出租屋,简简单单的吃饭,平平常常的说话,夜里,相拥而眠。这样的生活是贫寒甚至粗陋的,但他们没有丧失对未来的信心。十年过去了,他们的生活终于有了起色,杨飞的聪颖,让他们过上了有了足以让以前看不起他们的人羡慕的生活。可是,人到底是不甘于平静的,人到中年的杨飞竟然网恋了,看起来是那么不现实的一件事,却真实的发生了。杨飞和那个叫毛毛虫的网友见面了,恰好让爱玲撞见了,一直深爱着杨飞的她,好不容易慢慢变得坚强的她,瞬间被击倒,马路上,她倒了下去,来不及刹住的车从她身上碾过去了。

《菩提树之恋》留给我们的是一份未知的等待,爱玲的生死,他们的爱情,他们的生活,都留给了这份未知。也许这份未知,是作者给我们的一份思考。有一句话叫,能共贫困的人不一定能共富贵。这是一句很让人无奈的话,尤其是在夫妻之间。人性,难道真的是这样的么?爱情又是什么?生活又会消磨掉多少我们曾经视若珍宝的东西?也许这一切,只有经历过才有会答案。读着别人的故事,有着自己的感悟,这,是我阅读的唯一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