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范文 > 读后感 > 论语公冶长篇读后感大纲

论语公冶长篇读后感大纲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12W 次

论语》的前四篇,都是来讲解孔子学问之道,对其思想核心“仁”的理论阐释,而本篇不同于前四篇,加入了具体事例,师徒之间的讨论,使语录体充满生机。小编今天为大家带来论语公冶长篇读后感,一起来看看吧!

论语公冶长篇读后感

  论语公冶长篇读后感_第1篇

本篇共二十八章,加入了具体事例,师徒之间的讨论,使语录体充满生机。孔子的学问之道,多以用为主,而不是侃侃而谈,纸上谈兵,文中事例主要是评论弟子施政才能、仁德品行,褒贬不一。主要评论人物的德行、仁德,孔子这样的教育理念与当代的教育理念“立德树人”不谋而合。

本篇中包含有孔子嫁女,孔子对弟子、他人的评价,对德行的肯定与批判,在和弟子的交谈中,也吐露出孔子心中的最终理想。从孔子嫁女中,可见孔子对人才的认定,不在于外在,而在于内在是否有德,也可以看出孔子评人论事的标准是客观的,不会因为某件事儿轻易论断,而是辩证地看待一个人。虽然只言片语中很难看到孔子所选女婿全貌,但从孔子的标准来看,此人应该是品德高尚之人。

孔子对众弟子及他人的评价中,或有赞扬,或有批评,比如孔子肯定冉雍的仁德,而否定浮华的言语;漆彫开对仕的谦虚,不做无把握之事,孔子欣慰不已;孔子称赞宴婴的交友之道,与人交往能善始善终,保持长久的友谊;孔子对子路忠诚的肯定,对其好勇的否定;对申棖欲望过多的批判等等,都是从弟子为人处事的现实中肯定他所弘扬的`“仁”。从这些具体的交谈中可看出孔子及其弟子的处事方法、人格修养。

本篇中我喜欢的句子:“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听其言而观其行。”;“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思而后行。”; “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等。

  论语公冶长篇读后感_第2篇

【原文】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注释】

子路原名仲由(前542年—前480年),字子路,或称季路,鲁国人,是孔门“十哲”之一,也是“七十二贤”之一。 子路性格直爽,急躁,遇事容易冒进,孔子经常提醒他要稳重、多思量;勇敢果决,信守承诺,忠于职守,敢于对孔子提出批评,勇于改正错误。周敬王四十年,卫乱,父子争位,子路被蒯聩杀死,砍成肉泥。

“子路有闻”,“有闻”有所听说的,是指听到了师友教导的学问、道理,例如六艺的学问。

“未之能行,唯恐有闻”,“有闻”的“有”,和第一句的“有”不同,意思及读音和又相同。已经听到的学问、道理,一定想要完成。如果尚未完成,就怕再听到新的学问、道理。因为一起并行,就怕无法兼顾,最后必然一事无成。“唯恐”是描述子路的用心,怕自己办不到,言行不一。这正是子路积极实行,而能入门、升堂的关键。

【译文】

子路在听到一条道理但没有能亲自实行的时候,唯恐又听到新的道理。

【解读心得】

★ 教学不能急躁,务必讲清道理,做到大小概念点点清,并构建科学系统的概念图,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并能对所学知识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做到知行合一。

  论语公冶长篇读后感_第3篇

《论语》公冶长篇中有一则这样的记载: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孔子感慨假若他的志向无法实现,便会选择乘坐木筏漂流到海外去,而能跟随他的可能只有仲由了。子路听了这样的话很高兴,此时孔子却改口补充道:“仲由太好勇了,这方面已经超过了我,其他也没有什么可取的地方了。”

我们要知道,子路非常的忠诚勇敢,一直担任着孔子的保镖。孔子也深知子路为人,所以他才会说当他完全失败且失望的时候,也只有子路一人会跟随他,其余的人可能都有作鸟兽散了。这句话对于子路而言,无疑是很高的认可与褒奖。但是子路的性格一向就是容易沾沾自喜,尤其是得到了孔子这样一个犹如最高荣誉的评价,自然是高兴得无法形容。而孔子见状自然是要对症下药,并且一下子就是一剂猛药。“无所取材”四个字顿时让在云头飘飘然半天的子路再一次被闷棍打回地面。

当我读到这些故事的时候也产生了困惑。为什么孔子总是喜欢在夸赞子路后,子路兴奋时候突然泼冷水呢?这一点,我觉得答案可能在《论语》的先进篇里。

闵子侍侧,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闵子站在孔子的身边,正直而又恭顺的气质;子路,刚强而又直率的气质;冉有、子路,温和而又快乐的气质。孔子看着他们笑了,但是又转忧为喜“像仲由这样刚强,恐怕不好啊。”由此我们可以理解,孔子为什么总是打击子路,不愿意让他过于得意了。子路的性格特征正是刚强直率。而孔子当时为乱世,老子也曾说“强梁者不得其死”,像子路这样刚强直率的人很容易成为攻击的对象受到伤害和责难。孔子正是因为爱惜子路,希望他能够化刚为柔,从而在当时的乱世文化中容身下来,才会不断地去提醒子路。

然而,孔子的这样一个猜测最终还是不幸应验了。卫国的孔悝之乱里,子路因为刚直不挠不知回避最终被敌人杀死。这样的一个结局让我读后感到十分的扼腕与怅然。倘若子路在世的时候,孔子能够对他再多一些教导和提醒,再多一些劝诫和点拨,子路是不是能够逃过这劫呢?孔子的因材施教最终还是没有能够挽救这样一幕的发生,这能不能说是孔子因材施教的一种缺憾和局限之处呢?

可惜,我的这一切疑问,都已经随着孔子与子路的消逝,在历史上无所寻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