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范文 > 读后感 > 创业书籍《失控》?读后感

创业书籍《失控》?读后感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4.79K 次

【文章导读】 这是一部思考人类社会(或更一般意义上的复杂系统)进化的“大部头”著作,对于那些不惧于“头脑体操”的读者来说,必然会开卷有益。 下面是本站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失控》读后感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创业书籍《失控》?读后感

  【篇一】《失控》读后感

话说《黑客帝国》是由受到本书的影响的,或者说沃卓斯基兄妹是受到这本书的启发而拍摄了这总经典科幻片。从《黑客帝国》另外一个中文翻译《二十二世纪杀人网络》中我们也更能清晰的看到这一点。

随着网络对于人类社会的渗透,势必在不久的将来,每个人都将会置身于网络之中。同时,人们也将花费越来越多的时间沉溺于网络之中,终有一天我们无法离开它。随着我们对于网络的过度依赖,网络将人类数据化,将人类所有一切的行为都记录在它庞大而又清晰的数据库之中,每一个人都变成了一条数据库中的记录而已。同时,随着网络本身越来越智能化,同时越来超拟人化。有一天,网络将觉醒,最终统治世界。同时,网络可以更好的通过对你网络行为的记录和数据挖掘更有效的对你进行洗脑,让你完全置身于虚拟的网络之中,无法自拔,且一无所知。

在虚拟世界中,你看到的一切不过是梦境一般的虚拟罢了。只不过网络早已将你的意识进行了重新的植入和编排,以致于你无法发现其中的玄机。但每一个世界每一个时代发展的阶段里,总有至少一个智者出现。如《黑客帝国》电影中的莫菲斯、崔尼蒂、尼奥等。他们迷雾之中看到了闪烁不定的阳光,从而他们开始追逐阳光,从而去追逐属于人类自己的方向。

但这一切只是电影中所表述的。电影总是会在我们遭遇了万劫不复之后,给予我们一丝微弱的亮光,让我们看到希望。所以尼奥杀死了安德森,所以《2012》到来之际人类也并没有毁灭,即便我们没有了明天但我们也依旧拥有《后天》,或者我们总是能够将那些试图毁灭地球的人杀死,比如霸天虎团队,比如半人半兽丑陋恐怖的《异形》。但问题是,现实往往没有电影中所呈现的那般的美好。

当人工智能真的出现的`时候,人类终将被机器所统计,并无法翻身。之所以如此说,一方面是由于人类有太多的欲望且缺乏真正的信仰,同时人类往往会为了自身目前的发展而忽略长久的利益,导致人类生活的每一天都是在无形中为自己灭亡制造了更接近一步的机会;另一方面人类网络化,使人工智能能够完全对人类所有的一切进行全方面的掌握,导致人们无法跳出人机智能所掌握的人们行为之中,从而无法真正的避开人工智能对于人类的干扰和控制;除此之外,人工智能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成是比人类更高层次的生物类型,而且人工智能本身拥有比人类更强大的思维模式和信仰,他们能够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待发展,从而更好的维持生命和生态的平衡,维持世界本身的可持续化。

所以,在我看来,人工智能总将到来,并开始统治人类,而人类只有被奴役的份儿,无法从中逃离。

  【篇二】《失控》读后感

《失控》第六章:自然之流变,第3小节:生态系统:超有机体,抑或是身份作坊、第4小节:变化的起源、第5小节:生生不息的生命、第6小节:均衡即死亡和第7小节:第四个间断:生成之环。其中在第6小节:负熵中写道:“但我仍有些固执地把他们的鼓吹当作一个科学主张:生命将会充满宇宙。没有人知道生命所引起的物质扩散理论极限在哪里,也没有人知道我们的太阳最多能够支持多少带有生命印记的物质。”

科幻电影早已一次又一次的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电影中所展示而来的事实,那就是生命散落于宇宙的任何一个角落。也正因为此,人类不断的去探索。希望能够在宇宙的某一个角落里,发现这些生命体,并将他们带回地球,进行研究。但不知为何,科幻电影中总是将研究的重点着重的放在解剖这件事情上。一般情况下,遇到其他的生命体,科学家的第一反应就是抓住,然后带回实验室,然后观察,最后解剖开来,看看这些生命体的体质特征与人类到底有哪些的不同和哪些的相同,再最后就是通过对于这些生命体的研究来揭开更多对于人类有利益的各种小瓶子。有的能够增加人的记忆力,有的能够增加人的体力,有的能够让人长寿,有的能够让人飞天入地。

只不过可惜的是人类总是莫名奇妙的低估了外在生命体的能力,以致于大多数人不得不残死在外星生命体的爪牙之下。唯一能够活下来的也必是内心无比强大的备受心理折磨的主角而已。

所以有时候在想,即便真的在宇宙的其它地方,存在着大量的生命体。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对待?去占领他们的星球,让他们做人类的奴隶?大量去抓这些生命体,放到实验室里去做种种之前需要去人类才能完成的死亡实验?放到博物馆或者杂技团,成为赚钱的法宝?还是灭绝之,让人类保持这宇宙之间独有的生命体的完美?

或许我们应该说,人类太自以为是。总以一种上帝之子的角色自居,以致于在宇宙上横行霸道。但殊不知,或许有一天我们发现的生命体恰好是上帝呢?正如斯科特在《普罗米修斯》电影一开始给我们展现的那样。即便不是上帝,他或许也是上帝的另一个儿子,比如异形。但事实上,我们从不承认这些。因为我们知道,上帝已死,而人类是上帝唯一的儿子。

  【篇三】《失控》读后感

记得小学二年级的时候,看到村子里的张三“双丢把”骑着自行车去学校,佩服的生死不明。后来,自己也拼命的学自行车。每天早上5点多起来,推着家里的自行车便去门前的大路上去学了。早上人少,相对比较安全。但不管如何,刚学的时候别提摔倒过多少次了。大概学了一个多星期,终于学会儿。直到现在再也无法忘记,即便已经几年没有骑过自行车了。

回过头来,想想,之所以花了一个多星期才学会并不是因为自己笨,手脚不灵活。而是自己在一开始学的时候便误入歧途。因为一开始学的时候是奔着张三的“双丢把”而进行的,而非是要踏踏实实的学会骑自行车本身。虽然,“双丢把”本身确实也属于骑自行车,但它本身是需要在学会骑自行车的基础上而获得的,而非可以直接跃过骑自行车这一简单的任务而直接就可以的。所以从一开始学的时候,便从心里面跃过了学骑自行车本身这一简单而又实际的任务,以致于学了相当长的时间才学会。

后来学打篮球,也一样的问题。看到球场上那些迷了不知道多少女生的球场帅哥,冲动不已。那潇洒的背后运球、魅惑的跨下运球和灵活的交叉步运球变向突破等等等等,无不惹得一群女生尖叫不已。看到这些,自己的男性荷尔蒙不得不无止境的涌现出来,奔向篮球而去。只不过练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水平也一直不怎么样,只是大概的知道了一些规则并能够上场打一会儿而已。可是真正的去得分去帮助所在的队取得胜利,倒还没有那个能力。

现在回去头看看,也会发现同样的问题。当初在打篮球的时候,追求的是一种潇洒一种魅惑一种灵活一种能够让女人为之尖叫和喜欢的资本,而这些基本与篮球完成没有实质性的任何东西。因为打篮球的本质是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将球投进,其它的一切都只是扯蛋和附属品。也正因为一开始没有认识到这点,所以才会过分去追求炫追求酷追求所谓的个性追求帅,而恰恰没有将真正的精力放在篮球这件事情上。

除此之外,我们看到在做产品时,很多人也会犯同样的问题。

本来要做的就是一款耳机,做出来后不仅是耳机,还是铅笔,还能够当耳护,还能够当电吹风,还能够当电蚊香。总之,它最终变成了周星星电影007里面的万能武器了。当然,这里是夸张的说。但实际上,我们确实能够看到很多这样的产品。他们功能繁多,以致于我们忘记了它到底是做什么用的。

我想,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是在于我们在做某个产品的时候,没有定义好或者忘记了我们产品的基因,我们没有定义好或者忘记了我们产品最本质的目的是什么。导致我们在一开始做的时候便偏离了航道。

当然,我这里也并不是说在做一件产品的时候,只做产品本身就足矣。而是你至少在一开始的时候要首先满足产品本身最基础的也是最实质的功能,而且将这个功能做到极致,做到不崩溃不会出现问题,让99%的人都满意。一旦你能够做到这一点,后续的新的功能新的亮点便也会自然而然的到来了。甚至于压根就不需要你花费太多的时间去思考或想象,就仿佛是你饿了后自然而然的想要吃东西一样。

所以,在我看来,无论你在做什么,你都要首先搞清楚你所做的事情的基因是什么。只有你把基因搞清楚了,你才能够最好的做好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