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范文 > 读后感 > 会饮篇读后感范文(通用3篇)

会饮篇读后感范文(通用3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18W 次

会饮篇读后感范文(通用3篇)

会饮篇读后感范文(通用3篇)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会饮篇读后感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会饮篇读后感1

“爱”是什么?

对于这个古老却不陈旧的话题,人们一般都能讲出个一二。或认为是一见钟情之爱,或认为是长相厮守之情,又或是平平淡淡生活中点滴情感的积累。在古希腊那个年代,人们对“爱”是什么也有着各种各样的看法。《会饮》一书中,开篇斐德若做的第一个讲辞就对“爱”做了界定。他认为“爱”就是一种“品德”,是被爱之人对爱他的人表现出来的情感,而且这种情感也一定会“引导人在生前和死后拥有美德和福气。”

哪种“爱”是“真爱”?

泡赛尼阿斯看出了斐德若对“爱”所做定义的漏洞,他进而补充到,“爱”有两种,一种是“属天的”,一种是“属民的”。在泡赛尼阿斯看来,如果相爱的一方热衷于另一方的金钱、容貌或是肉体上的愉悦,虽然这样也能使他感到身心上的满足与福气,但这不是“真爱”,因为这种基于物质形体上的情感,是“属民的”,这种爱“无论朋友还是敌人,都会阻止他,敌人会骂他媚俗、贱,朋友会责备他,为他不好意思”。

真正的爱,在泡赛尼阿斯看来,首先是男男之爱,这与古希腊崇尚男同和妇女身份低微有关,其次也是最重要的是爱的对象不是形体或形体的附属物,如金钱、容貌、官职等等,而应该是“灵魂”。这样一种爱一定是专一的,不会因“所爱的人身体如花凋谢,他就高飞远走”,也不会“从前说过的话、发的誓,统统不算数。”真爱一定是“有情人殷勤善待对自己百依百顺的情伴,情伴对有情人服服帖帖”,同时“有情人一方在心智睿哲和其他品德方面全心全意扶助情伴,情伴一方要热望受到这方面的管教和获得其他智慧”。只有在“委身”与“智慧”二者合二为一时,这样的爱才是“真爱”。

爱”应是有节制的、协调的

“恋上好人是好事儿,恋上放荡的人就是坏事了”,“它虽然给人带来快感,但会使人变得没有节制”,这是厄里克希马库斯作为一名医生从健康角度和情感角度所作出的讲辞。同时他还认为“健康”的爱应该是相互协调的,正如调和冷与热、苦与甜、燥与湿、高音与低音一样,“使他们产生一种适度的阴阳相交和调配”,按现代人的话语来讲,就是两个人在感情方面是互补的、合适的。

我们的“爱人

阿里斯托芬在他的讲辞中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他说起初人是有男性、女性和不男不女三种性别,而且都还是圆形的身体,但是后来因为他们自恃强大意欲挑战真神而被宙斯都给劈成了两半。于是被分开的两半就不停的去寻找失去的另一半,寻找那本该属于自己的“爱人”。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阿里斯托芬之爱的对象侧重于人的身体,阿里斯托芬整个神话的讲述都在强调身体,从圆球人身体的分裂到后来人和自己另一半紧紧的拥抱都离不开身体。爱人所要寻找的就是那个一直让他魂牵梦萦的,而且是天造地设的那个“人”,并不是这个人的其他什么东西,这与苏格拉底的看法是不一致的。

我们“爱人”还是爱“我们所爱”

在爱的对象到底是什么这一问题上,阿里斯托芬和苏格拉底产生了分歧。阿里斯托芬认为爱的本质在于个体性的拥抱,在于追求我们失去的另一半。苏格拉底认为“,爱欲完全在自身的深层结构中运作”,早在爱神被预设跟什么东西形成关系,并怎样处于这种关系之前,就已注定有对象。在苏格拉底看来,爱的对象是美善。由此可见,阿里斯托芬之爱是“爱我们爱人”,苏格拉底之“爱”是“爱我们所爱”。苏格拉底认为,“爱人”的躯体终将消散,而我们所钟爱的“美善”却是可以永恒存在的,这种“美善”或成为“灵魂”的东西才是我们最应该追求之物。

《会饮》通篇都在讲“爱神”,讲“爱”的故事,但是当我们读完书中几位(伟大)哲人的对话,如果仅仅认为这部历史著作就是在谈论男女之爱或者甚至是更“高尚”的男男之爱,那么这种认识也未免浅薄。

在古希腊,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那个时代,所有自认为聪明的人都在追求同样一件东西——智慧,而当时被公认为最高等级的智慧就是政治方面的“智识”,这涉及政体的类型,城邦的建构,对城邦中人们的治理等等问题。在《会饮》当中,苏格拉底所讲的“善”,很大程度上就是上面讲过的那种政治上的“智识”。同时我们还知道,在柏拉图看来,人不可能获得完全的智慧,所以哲学这一词汇,也就是“追求智慧”,“爱智慧”之意。因此,到目前为止,我们能够发现,苏格拉底告诉了我们有那么一种永恒的,不朽的灵魂一样的东西是“善”,而柏拉图又告诫了我们,这种“善”它虽是永恒的,却永远不是一个定数,我们需要不停地去追逐它的脚步,我们所需要的不是获得肉体上或者实体上的一个“结果”,而是需要享受追求我们“所爱”的这一过程,而这,就是关于“爱”的哲学。

可是,这一“爱”的哲学,毕竟还是“精英”式的高深理论。我们没办法奢求普通民众都能读懂它,理解它,正如雅典的人们没有理解苏格拉底而最终将他处以死刑一样。所以,把哲学以诗歌的形式而不是高深的论文集的形式展现出来,也就有了它迫切的意义。因为传统意义上的哲学形式没能力说服或吸引大众,因此只有采用通俗易懂的诗歌形式,也许才能再一次避免苏格拉底式的悲剧重演,这也是为什么《会饮》比《会饮篇》更适合的深层次原因。虽有些许妥协的无奈,却也尊重了更广泛范围上的“民意”,更避免了曲高和寡式的“孤芳自赏”吧。

  会饮篇读后感2

在柏拉图精彩绝伦的《会饮篇》中,通过阿波罗多洛转述阿里斯托得姆木参与宴席时众人的精彩发言,由浅入深的阐释了“爱的本质”与“爱对人的影响”两大问题。这个篇章不仅平实易懂,引人入胜,而且通过众人对爱神的颂赞,逐步揭开了爱神那朦胧的面纱——她是如此博大与执着;而到了最后苏格拉底的发言,他以真理晓喻众人,也使我对爱的认识又上了一个台阶——“爱是朽者对不朽的企盼”。当然,这样的对话不仅是我对哲学上的爱有了更深的认识,而且也对实际生活中爱有了更贴切的认识。

阿伽松的宴会是如此美妙,一改往日一味喝酒的无聊气息,代之以对爱神的礼赞。而会饮者大有“群贤毕至”之态,即席演说精彩不断,这多少使我对那些精彩论证的回忆有些迫不及待。

首先歌颂爱神的是斐德罗——这位歌颂爱神的发起者。“他一开始就提出这样的论证:爱是一位伟大的神,对诸神和人类都同样神奇”,为什么如此“神奇”?首先,因为“爱神没有父母”,“爱是最古老的神”,由此认为爱“是人类一切最高幸福的源泉”;此外,爱可以激起人无比强大的热忱和勇气,即使上苍也尊敬不已,因为“爱能使人为了挽救他人的性命而牺牲自己”,对人如此,对亡灵也是这样,阿克琉斯就是例证。他最后总结自己的论点是:“爱是最古老的神,是诸神中最光荣的神,是人类一切善行和幸福的赐予者,无论对活人还是对亡灵都一样”。

紧接着斐德罗发言的是鲍萨尼亚先生,先前的讲话虽然会限制后者讲话的范围与深度,但往往也可以作为后者一个批判的样板。鲍萨尼亚开篇即批斐德罗对爱神礼赞的不合理性——因为没有对不同的爱加以区分。至少,在鲍萨尼亚看来,爱可以分为天上的爱与地下的爱,而这两种爱,却分别代表着高尚与邪恶。地下的的阿弗洛狄忒——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地下的爱,是“一种非常世俗的爱,这种爱起作用的方式是随意的”。因为这种爱,追求的是情欲的满足,肉体的享受,甚至更为卑劣的是为了获得金钱、权利、职位的不择手段,这种爱是邪恶的爱。相反,天上的阿弗洛狄忒,“她的性质完全是男性的”,她的爱激励人们去追求“强壮和聪明”的男性,也就是追求力量与智慧,所以,这种爱是高尚的。此外,鲍萨尼亚多次提到雅典的法律,并不断夸赞其优越性——“给了有爱的人极大的自由,不仅得到凡人的允许,而且得到诸神的认可”,但或许使自由度太大,卑劣的爱总是会伴随着高尚的爱而存在。所以,他建议:“雅典法律的制定是要在应当受鼓励的爱和应当禁止的爱之间作一个明确的区分”。

鲍萨尼亚停下来后,是受人尊敬的医生——厄律克西马库的发言。当然,“三句话不离本行”——不过,从医学的角度来论述,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他认为,“爱的力量是伟大的,神奇的,无所不包的”。为了论述这一点,他从医学出发——人的身体的欲求包括两部分,“健康的欲求是一回事,疾病的欲求是一回事”,而“医学研究的就是欲望”,即“研究身体爱什么”,所以,医学只受爱神的引导。接着,他将爱神推广到体育、农艺、音乐、四季、生物的健康和繁殖等领域,以此来证明“爱的威力是完整的,多方面的,强大的,甚至可以说是无所不包的”,但同时,他也认为“它的运作是公正的、节制的、以善为目的的”,这也就是他所说的“规范性的爱的原则”,从而使自然和谐有序的组合、赐给人类各种欢乐。

轮到阿里斯托芬发言了,我不得不承认,他全新的论证角度会令人耳目一新。他说道,人本分为三种——男性、女性、半男半女。而最初的人都是半男半女的人——“最初的人是球形的,有着圆圆的背和两侧,有四条胳膊和四条腿,有两张一模一样的脸孔”、“有四只耳朵,一对生殖器”。然而,起初的人野心太大——“他们实际上要飞上天庭,造诸神的反”,于是宙斯颇为震怒,为了削弱人类而又不将其全部消灭,遂将人劈为两半,最终形成了现在的男女两种性别的人。多么引人入胜的故事啊!不过,接下来的论述更让人陶醉,当人被劈为两半,劈为两半的'人都非常想念自己的另一半,或许,这就是现代人的“另一半”的来源了。而“所谓的爱情”,“正是追求这种原始的完整性”——找到自己的另一半而合为一体。“爱就是成就这种功德的神,值得我们赞颂”,他“使我们回归到原始状态,生活在幸福和快乐当中”。

悲剧诗人、美男子——阿伽松的赞颂让人不得不佩服其语言之华丽,爱是神的赞颂似乎已经达到了峰顶。“爱神首先是最年轻的,其次,他是世上最娇嫩的,第三,我们还发现他是最柔嫩”,同时,“爱神不仅有正义,而且有完全的节制”,有着非凡的勇气。在美男子的言语中,我们听到的对爱神近乎完美的礼赞。

从前人的论述中,我们看到的爱的本质是如此完美、正义、充满勇气,爱是无所不包,是人类一切幸福与快乐的源泉。

当事物近乎完美之时,往往会出现转折点,将事物引向一个新的天地。

而创造奇迹的正是苏格拉底。在苏格拉底朴素的辩证法中,我们离爱的本质更近了,他告诉我们“第一,爱是对某事物的爱;第二,某人所爱的对对象是他所缺乏的”。至于爱的性质和起源,爱神,作为资源神与贫乏神交媾之产物,他既有母亲贫乏神的贫穷,又有父亲资源神的“勇敢豪爽、经历充沛、干劲十足”、“他生来充满欲望,也非常聪明,终生追求智慧”,所以他的存在是处于一种中间状态——“不会完全处于贫乏,也不会完全脱离贫乏;处于无知和智慧的中间状态”;同时,很重要的一点是,爱不是被爱者,而是爱者,爱者企盼着幸福与善,她追求美的灵魂、美的法律、制度、美的学问智慧以至美的本身,这一切,也就是爱所缺乏而不断追求的;然而,“爱不是对美本身的企盼,而是在爱的影响下企盼生育”,而生育的目标就是不朽;但最重要的不朽是心灵的不朽,智慧与美德的不朽,所以那些精神产品无论是诗、法律、哲学,都可以使人不朽,所以“爱就是朽者对不朽者得企盼”,这便是爱对人们得影响。总之,自苏格拉底的论述中,充满着智慧与哲理,他告诉了我们爱的本质是什么,爱的对象是什么,爱对人们有什么影响三个大问题,值得人们深思。

我惊叹于苏格拉底美妙的辩证法与高屋建瓴的论点,然而,尽管如此,我还是有诸多的怀疑。

首先,爱对人的影响,真的是“朽者对不朽的企盼”企盼吗?其中,他举例道:雅典国王科尔都斯宁宁愿牺牲自己来保全还未出生的王位继承人,他分析这样做的原因就是为了博得不朽的英明。对这样的例证,我充满着怀疑,似乎爱就是功利的驱动者,使得人们为了追求功利而宁愿放弃自己的生命,当人们称为爱的功利的俘虏,为了功利可以不择手段,这样的爱还值得我们去歌颂吗?而在我看来,爱至少还有他无私的一面,从神的角度来看,认识上帝创造的,人的一切都源于神,那么,尽管所有的神并非完美,但我想,总有神能具备无私的精神吧!那么也会有人具备有无私的精神吧!那么人也自然会具有无私的爱了,无私的爱,也就无所谓对朽或者是不朽的追求了;如果说诗人写诗就是单纯的为了青史留名,而不包括陶冶自身情操,那为什么还会有诗人隐居山林而继续为诗呢?如果说戏剧家写剧本就是为了流芳百世,而不是出于一种对戏剧的无私的爱,那么,戏剧家们为什么在写出惊世剧本、达到流芳百世的目的后,还要继续写作呢?由此可见,爱也可以使人无私,淡泊名利。我并不反对爱会让人企盼不朽,但爱也会使人无视朽与不朽。

然后,苏格拉底认为,“某人所爱的对象是他所缺乏的”。同样,我对此持怀疑态度。理由有两点,第一,某人所爱的对象不一定是他所缺乏的,我们知道,人具有贪婪的恶习。当一个人据有很多财富的时候,他还会想方设法获取更多的财富,而实际上,他并

不缺财富;当一个人三妻四妾的时候,他还是想占有更多的美女。这样的人我想不用我举例,有常识的人都会承认这一点的。所以,某人所爱的并不一定是他所缺乏的。第二,爱的对象甚至无所谓缺乏与不缺乏,一个人热爱河流山川,但你能说他缺乏这些吗?一个人热爱思考与辩论,正如苏格拉底,但你能说他就缺乏这些东西吗?我认为,爱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爱的对象,就能实现自己的欲望。热爱山川河流的人,饱览山川后可以使自己心胸开阔或者放松身心;爱思考和辩论的人通过思考与辩论可以满足沉溺于思考与辩论的快感;诗人写诗可以让自己身心愉快,戏剧家写作可以实现自我表达与自我实现的欲望。

最后,我想回归到爱的本质的问题。爱的本质,联系苏格拉底之前的演说者,几乎是一个人一个版本,有人说“爱没有父母”,也有人说“爱有天上和地上的两个”,还有人说爱是贫乏神与资源神的儿子,各种各样的说法,当然,是为了自己的论述所服务的,谁的论述最合理,那么爱神的本质就是谁说的,这样的本质与来源,没有了一个共同的知识基础,各说各话,实在让人难以信服。

在此,我想重申,我对苏格拉底依然是充满着敬佩之情的,尽管我有着诸多的怀疑。但愿我的怀疑都是多余的,我也希望能在深入的阅读中让这些怀疑烟消云散。

  会饮篇读后感3

初衷与行动:每种行为结果的好坏取决于它是如何实施的,而不是它的初衷。因为自私的初衷也可能带来善的结果。所谓论迹不论心,既然心意无法揣测,由结果来评判显然更为公正。

爱情与两性关系:最初人是一个球体,且分为三种:男人、女人和阴阳人(一半男人一半女人)。因为担心众神受到威胁,宙斯将球体人一分为二。于是,为了与昔日的另一部分自己合二为一,人一生都在寻找自己的另一半,而这另一半是同性还是异性,则取决于他最初是男人、女人,还是阴阳人。

学习:当我们说我们在学习的时候,我们的真正意思是我们的知识在消亡。由于我们的知识消失了,所以我们说忘了,要通过学习来补充遗忘了的知识,使我们的知识状态看起来和从前一样。(现在看来很容易推翻,人不是生来智慧的。)

关于爱的论述:

爱是贫乏神和资源神的孩子。因为他在维纳斯婚礼那天出生,所以是美神维纳斯的跟班。

爱企盼着善永远成为他自己的善。

智慧是事物中最美的,而爱以美的东西为他爱的对象。所以,爱必定是智慧的热爱者。

爱追求真、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