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幼儿园教案 > 【精选】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范文汇总7篇

【精选】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范文汇总7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43W 次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精选】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范文汇总7篇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对各种树木的观察、探索、发现和了解,使幼儿产生保护树的欲望。

2、学会主动关心照顾小树或大树。

3、学会做观察记录。

活动准备 1、图片:各种大树

2、彩笔、图画纸、铅笔。

3、幼儿卡(幼儿姓名、性别、年龄)。

活动过程

一、观察了不同树种 1、开展自由讨论:你看到哪些树?它是什么样子的?叫什么名字?

2、提问:用幼儿已有的经验描述不同树的外形特征,你喜欢什么树,它是什么样子?

二、带幼儿去室外观察树木 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从下到上,从树根到树冠、树叶及不同部位的粗细高矮、大小、长短、形状、颜色等。

2、提问:你喜欢哪些树?为什么喜欢?你如何对待它?

三、领养大树活动 1、让幼儿把自己的卡片挂到自己喜欢的.树上。

2、与大树拥抱感知粗细,与小树牵手,给小树浇水。

四、观察记录 1、用不同方式记录所观察到的树种。

2、根据树叶的不同形状、高矮、粗细、是否开花

3、记录小树家的路线图。

五、区分树的种类 1、让幼儿说出树的种类,老师用图表示出数量

2、让幼儿学习点数。

六、绘画:我喜欢的树 1、把自己喜欢的树画下来,并画上它的邻居,组成一幅完整的图画,放在展区展览。

2、总结分享

请幼儿谈谈对园区树木千姿百态的感受。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饮料是多样的,在自制饮料的过程中发现有些物品能溶于水。

2.尝试用常见的饮料粉自制饮料,并能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

3.体验积极动手尝试自制饮料的快乐,懂得安全饮用饮料的常识。

4.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5.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活动准备

1.课件。

2.饮用水、奶粉、橘子粉、可可粉、酸梅粉、糖、透明一次性杯、吸管、搅拌勺,教师用自制好的各种饮料布置的“饮料展览会”。

活动过程

1. 参观“饮料展览会”,知道饮料是多种多样的。

(1)教师:小朋友,今天我给大家带来很多美味的饮料,我们先来看一看,请小朋友们猜一猜这些饮料是什么口味的。

(2)幼儿猜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比较饮料的颜色,也可以让幼儿闻一闻饮料的气味,发现不同之处。

(3)品尝。请小朋友用手中的吸管尝一尝,说一说他们的味道,看看刚才猜得对不对。

2.幼儿动手自制饮料,观察物品的溶化过程。

(1)教师示范。

教师:小朋友,刚才这些美味的饮料都是老师自己制作的。你们想不想知道是怎么制作的?

a.出示自制饮料的材料,并进行介绍。

b.示范制作饮料的过程:盛1勺饮料粉放入杯中,加入半杯水,边用搅拌勺搅拌边引导幼儿仔细观察饮料粉在水中的变化。教师:饮料粉去哪了?水发生了什么变化?(了解溶解及水变色的原因)然后根据自己的口味添加糖。

(2)幼儿第一次调饮料:尝试用一种材料制作饮料。

请幼儿自主选择1种材料制作饮料。鼓励幼儿互相欣赏配制好的饮料,并互相比较它们的`颜色、气味,然后各自品尝自己的饮料。说一说喝了自己制作的饮料有什么感觉。

(3)幼儿第二次调饮料:尝试用两种材料制作饮料。

a.和幼儿讨论:这些饮料粉可不可以混在一起制作饮料呢?哪两种混在一起能更好喝呢?

b.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尝试用两种饮料粉配制饮料,探索发现两种饮料粉溶化的奇妙变化。

3.幼儿品尝饮料,知道应该安全饮用饮料。

(1)引导幼儿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说一说自制的饮料,将配制好的饮料与小伙伴共同品尝,分享快乐。

(2)喝了这么多饮料,你有什么感觉?

幼儿共同讨论喝饮料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引导幼儿懂得剧烈运动后不能喝饮料,喝饮料适应适量,少喝冷饮及碳酸饮料等。

4.课件学习。

出示课件,了解常见的、健康的饮品的制作方法,请感兴趣的幼儿回家制作。

教学反思:

引领幼儿再次深入地进行探索,给幼儿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间。

整个活动,给予幼儿较宽松的氛围,教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用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及时的梳理与小结。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3

主题的产生

在组织户外活动时,一群男孩子在草坪中发现了几只黑灰色的小虫子,一碰它们就蜷缩成一团,像个小西瓜。就此孩子们产生并提出许多问题,“西瓜虫”成为他们每天关注的热点。天生对昆虫的好奇与喜爱,恰好是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个契机。活动一虫子的名字

(一)活动目标

1、观察虫子的.外型特征,发挥想像力,为虫子起一个险当的名字。

2、初步学会调查,并能讲述调查结果。

3、激发对虫子的兴趣。

(二)活动过程与实录

1、活动过程:

(1)观察虫子,起名字。

(2)学名、俗名的调查活动。

(3)关于虫子名字的口头报告。

2、活动实录:

(1)教师适时提供放大镜,引导孩子观察、讲述。孩子们把虫子放在手里,拿着放大镜观察、引逗。激烈地争论其名字:

“一动,就变成小球,像个地球,叫它地球虫吧”;

“不对,像个皮球,叫皮球虫”;

“身上有7条花纹,叫七纹虫”;

“有十四条腿,应该叫多腿虫”;

“特像个小西瓜,叫它西瓜虫吧”……

孩子们经过商讨,达成统一意见,暂且称为“西瓜虫”。

(2)教师引导孩子调查“西瓜虫”的学名、俗名。入园、离园时,孩子们纷纷将家长请进幼儿园,一同观察西瓜虫,并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请教西瓜虫的学名和俗名。

星期天,让家长陪同去新华书店、图书馆、上网查询有关西瓜虫的资料。

(3)教师鼓励孩子积极地口头表述调查情况。

苑金浩说:“奶奶不叫它西瓜虫,而叫它‘衣毛虫,,因为它生长在烂草里、长毛毛的地方。”老家是东北的刘威全说:“它叫‘潮虫’,我妈妈叫它‘潮湿虫’。”

关于西瓜虫的学名查了许多资料未查着。

3、延伸内容:

(1)查阅西瓜虫为什么会变成西瓜,让孩子们讨论西瓜虫的特征——假死性。

(2)采访西瓜虫为什叫潮湿虫,让幼儿探讨西瓜虫的生活习性——生存环境。

(三)活动反思

在为西瓜虫起名字这一活动中,教师要给予幼儿充分观察、表达的机会。幼儿对西瓜虫的外型已经有了初步认识,同时产生了新的疑问——西瓜虫为什么会变成西瓜、为什么又叫潮湿虫。教师应及时将问题列出,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将活动丰富多样化。

小知识

为什么西瓜虫变成西瓜

如果发现了西瓜虫,只要稍稍动它一霞,它就会把身字蜷缩滚成一团,非常有趣。这种现象称为昆虫的假死。

假死是昆虫躲避敌害的一种方法,这是西瓜虫自我保护呢!——查阅《十万个为什么》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对皮球的动态——蹦、跳、飞产生兴趣。

2、通过观察、比较、理解空气对皮球运动状态所起的作用。

3、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故事课件《谁住在皮球里》。

2、充足气的皮球若干、瘪皮球一个、气针一枚。

活动重难点

重点:对皮球的动态产生兴趣。

难点:知道皮球里面装的是空气。

活动过程

1、出示皮球,说说并玩玩会蹦、会跳、会飞的皮球。

(1)教师出示皮球,问:你们喜欢玩皮球吗?谁来说说你平时会怎样玩皮球呢?(拍皮球)师:嗯,你会拍皮球,那你能上来拍一下皮球给大家看好吗?师:你们说这个皮球除了可以拍之外,还可以怎样玩呢?谁来说说?分别请小朋友来说并演示皮球的不同玩法。刚才这些小朋友都很会玩皮球,真不错!

(2)启发幼儿说出玩皮球时,皮球的运动方式。

这些小朋友在玩皮球的时候,你们观察到皮球它是怎样动起来的呢?这时老师可以边拍边问?引导幼儿说出皮球会蹦,会跳,会滚,会转等。哦,皮球能跳,能滚,能飞……

(3)请幼儿用肢体动作来表现皮球蹦跳、滚动、飞起来的状态。

师问:小朋友你们能用你的身体来模仿皮球蹦跳、滚动、飞起来(跳,蹦,转)的动作吗?让我们一起学学皮球运动的样子。问:皮球什么形状的?(圆形)来,让我们把自己变成一个皮球,现在我们先来学学皮球跳的样子,再来学学皮球滚。分别让幼儿模仿。

2、欣赏故事《谁住在皮球里》。

师:刚刚小朋友模仿的真好,可你们知道为什么皮球会蹦,会跳,会滚,皮球很硬,一定有什么东西在里面,究竟是谁住在皮球里呢?

现在我也不知道,让我们一起来听个故事吧,播放故事课件《谁住在皮球里》

(1)幼儿完整欣赏故事,师问:现在故事看完了,你们说说皮球里到底住着谁呢?

(2)师:皮球里真的住着兔子、轮子和喜鹊吗?教师启发幼儿互相讨论,幼儿之间互相讲述皮球里住着什么?

3、了解是空气住在皮球里。

(1)猜测、验证皮球里住的是空气。

启发幼儿用多种方法探索皮球里住着什么?幼儿互相想办法,讲述自己想的办法并做给其他幼儿看。

教师进一步引导幼儿用挤一挤、敲一敲、听一听、闻一闻、看一看、摇一摇等方式,探索皮球里住着谁?

请部分幼儿讲讲自己的探索过程。

教师将气针插入气门芯,将皮球里的气体放出来,保持适度距离并朝向幼儿脸上,问幼儿感觉到了什么?

教师总结:刚刚我们放出来的就是空气。

(2)将充满空气的皮球与瘪皮球进行比较,理解空气与皮球运动状态的关系。

师问:如果皮球里没有空气会怎么样?请幼儿猜想。

教师出示瘪皮球,演示拍、滚、踢皮球,验证幼儿的猜想。

(3)教师总结:原来皮球只有充满了空气,才能运动起来,它就像兔子那样蹦,像轮子那样滚,像喜鹊那样飞起来。空气真了不起!

4、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玩球,感受皮球的运动状态。

教学反思:

程序上出现错误,但幸好有图片教具,后面的.提问环节达到预期效果。在刚讲故事时孩子们提出的各种想法没能很好的利用是一失误。目标的定制对本版孩子稍浅了些,应可以在提问为什么兔子住在里面时还可增加除了兔子会跳还有谁会跳等,扩散孩子的思维,对孩子的认知效果更好些。在后面看书的环节,前半部分还好,后半部分因没能提前交代,孩子们在自己看书时直接看了下一篇的内容。对本节课的内容没能巩固加深,又是一失误。总体上本课时的目标预期效果都达到了。但在过程中对孩子没出现的不在预期中的反应利用与操作得不是很好。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学说故事中角色的对话。

2、知道水中倒映的现象。

3、丰富词汇:“倒影”。

4、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5、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活动准备】

大水盆,盆里盛有清水。准备一些小猪纸偶。

【活动过程】

1、分散活动“看倒影”。准备一些较大的水盆,盆里盛有清水,让幼儿看水中的倒影:“我们在镜子里能看到自己,我们在水面上看一看是怎样的?”让幼儿分散活动,在水面上看倒影,看一看水中有自己,看一看水中有同伴,看一看水中倒映出物品(幼儿拿着物品)。

活动后进行谈话:“在水面上看到了什么?”知道这是倒影,水面上能映出倒影。

2、出示一个纸月亮,引起听故事的兴趣:“月亮在哪里?月亮什么时侯出来?”“月亮出来了会不会有倒影呢?在哪里有倒影呢?请听故事‘找月亮’”。

教师讲故事,第一遍讲完后提示幼儿:“再听的时侯要记住小猪在什么地方看到了地上的月亮?”

出示小猪纸偶,教师操纵纸偶讲第二遍故事。

3、讲故事进行提问,边问答边教幼儿学说故事中角色的说话。

“开始,猪老大对猪老二说了什么?”

“第一个发现月亮的小猪是怎样说的?”

“第二个发现月亮的小猪是怎样说的?”

“后来发现月亮的小猪是怎样说的?”

让幼儿互相看一看眼睛中的映像。

4、谈话:“想一想,还可以在地上找到哪里的月亮?”联系幼儿的生活经验进行扩散。

5、教师操纵纸偶,以小猪的口吻对幼儿说:“喜欢听我的故事吗?我带着你们再讲一遍,要把我的故事记下来讲给爸爸妈妈听。”带领幼儿讲一遍故事。

“我是爱动脑筋喜欢发现的小猪,你们是不是也喜欢发现呀,今天晚上你们也去在地上找月亮,看看能在地上找到几个月亮。”

鼓励幼儿晚上回家找月亮,第二天组织谈话:“我在哪里找到了月亮?我用什么办法映出了月亮?”

让幼儿讲述各自的探索与发现。

附故事:找月亮

有一天晚上,小猪老大和猪老二在一起,小猪老大说:“听说月亮不只天上有,地上也有呢!”老二说:“真的?那我们和朋友一起去找找看。”老大说“好!”

他俩请来了一群小猪,四处去寻找。走到山泉边,一只小猪高兴地叫起来:“哇,山泉里有一个月亮!”另一个小猪又说:“哇,露珠里有一个月亮!”另一只小猪喊:“哇,玻璃窗上也有一个月亮!”它们还看到水桶里有一个月亮,镜子里有一个月亮,水潭里有一个月亮,望远镜里也有一个月亮┄月亮又大又小,多得数不清。一只小猪意外地发现,每头小猪的每只眼睛里都有一个小月亮呢!

小猪们带着自己找到的`月亮,高高兴兴回家去。

教学反思】

引领幼儿再次深入地进行探索,给幼儿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间。整个活动,给予幼儿较宽松的氛围,教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用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及时的梳理与小结。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买水果的让幼儿感受秋天的水果很多,色彩很丰富。

2、目测数群、接着数的`能力。

活动准备:水果篮若干,水果图片若干,任务卡两套,检验底板一块,果盆若干,回形针若干,双面胶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分享交流

1、请幼儿说说在超市里看到过什么?

2、感知秋天是水果丰收的季节。

二、帮助家人买水果

1、看任务卡买水果

(根据卡片上的内容来买水果)

(先将第一套任务卡发给幼儿。)

请与旁边的孩子说说今天你的任务是什么.

(发给幼儿水果篮)

2、幼儿买水果

3、集体检查幼儿买得对不对

(依次检验,并改正错误的。)

4、交流经验

(将第一套任务卡从水果篮上收走)

5、接着买水果

(拿出一张展示给幼儿看)

(简单演示一遍)

6、再次检验介绍目测数群的方法

(将幼儿贴好水果的篮子和任务卡用回形针别在一起,贴在检验底板上。)

(依次检验,并改正)

三、总结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探索发现各种工具固定图书的方法。

2、进行简单统计,提高认知能力、观察能力、操作能力、记录能力。

3、能积极参与装订图书活动,体验观察和探索的乐趣。

活动重点

知道一些常用小工具的名称以及用途。

活动难点

学习常用小工具的一些使用方法。

活动准备

幼儿准备:认识身边常用的工具。

教师准备:小鸭玩具手偶,图片、回形针、订书机、夹子、铅笔、毛线、眉毛夹、固体胶若干,统计表、四个画架和适合活动情境的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以故事情境导入活动

老师出示小鸭手偶说:嘿,大家好!我是小鸭乐乐,我刚开了一家印刷厂,厂里印了好多画纸,我想把它们装订成图书,但我不知道该用什么工具装订,你们能帮我想到好办法吗?(请幼儿说出自己的办法)

二、探索发现哪些小帮手能够帮助固定图书

1、操作前的猜想。

教师:我这里有很多工具图片(出示六张图片),请你们把认为能装订图书的工具放在上面,不能装订的放下面,谁来试试。有人有不同的意见吗?

2、幼儿操作。

教师:每个人的篓子里也都有这几样工具,我们一起来做一做,看看哪些工具是我们的小帮手,能帮助我们装订图书,请把每一样工具都试一试。

(教师除了鼓励幼儿各种工具都试一试之外,可以尽量减少直接指导、语言提示,让幼儿在自己的探索中发现,教师要给予幼儿充分的操作时间。)

3、交流经验。

教师:请做好的孩子拿着图书和笔,把你用了哪几种工具记录在统计表上。(一张大的统计表)谁能拿着图书告诉大家,你用到哪些小帮手装订图书的?是怎么做的?哪些工具能够帮助我们装订图书?

三、探索发现固定图书本领最好的小帮手

1.幼儿的讨论。

教师:小鸭乐乐说,你们真有办法,能用这么多的小帮手装订图书。但是我的图书应该装订得不容易散,你们觉得是哪一种小帮手呢?谁来说说?有不同的'想法吗?

2.幼儿再次操作。

教师:请孩子们选一种你认为能装订得最结实的小帮手来试一试。(幼儿自由选择一种工具装订另外一套图书,装订好后按顺序摆放在画架上。)

3.得出结论。

幼儿一一演示。演示完以后老师和幼儿一起得出结论:订书机装订的图书又结实、又牢固。

四、给装订好的图书编页码

1、教师再次创设情境:小鸭乐乐说,你们真棒!帮他找到了装订图书最好的办法,如果给他的图书编上页码,图书就可以卖出去了。请用订书机订图书的小朋友帮图书编上页码,不是用订书机装订图书的孩子可以试试用订书机装订一本图书,再编上页码。谢谢你们!

2、幼儿根据自己的装订情况自行选择编页码、改进装订方法。

教师小结:我们刚刚用到的回形针、订书机、夹子、固体胶等都是工具,有了这些工具,我们做事就会很方便。这些工具能帮助我们做很多的事情,以后我们慢慢去发现,它们都是我们生活中的好帮手。(王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