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幼儿园教案 > 上大班幼儿园教案

上大班幼儿园教案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01W 次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上大班幼儿园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上大班幼儿园教案

上大班幼儿园教案1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将要成为小学生,了解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常规。

2、认识书包,学会整理书包,知道整理书包的重要性。

3、积极向往小学生活,同时不忘幼儿园的老师和同伴。

4、增强理解智力、分析能力、爱心智力等。

活动准备:

1、带幼儿参观过小学。

2、自带书包、学习用品。

3、小学的环境、小学生学习的图片,相应的字卡。

4、音乐《玩具兵进行曲》;课件;礼物若干。

活动过程:

1、回忆参观情景,比较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之处。

师:上次我们小朋友去参观了小学,你看到了什么?你觉得小学和幼儿园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呢?

幼儿自由讲述,老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

评析:活动一开始让幼儿回忆参观小学的情景,然后再比较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之处,有利于幼儿记忆智力与分析比较智力的发展。

2、翻图讲述,知道怎样做个小学生。

(1)老师:小朋友观察的可真仔细,小学和幼儿园有这么多不同。你们喜欢上小学吗?要想成为一名小学生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做到很多的事情,那应该做到哪些事呢?请和好朋友说一说。

(2)个别提问。

老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并整理成一句完整的话。

(3)除了刚才小朋友讲到的这些,还需要做到哪些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补充没讲到的)

(4)老师完整的小结一次。(出示字卡:小学生要做到:早睡早起不迟到;爱学习、勤动脑;爱劳动、讲礼貌;团结友爱不忘掉;小书包、整理好,高高兴兴上学校。)

评析:这个环节通过先让幼儿说说怎样做个小学生,再结合图片老师把他们的回答概括成一首朗朗上口的儿歌,有利于

幼儿的理解智力的发展。对于一个人的知识,是以理解为准,理解了的才算认识,才成为有用的知识,才是开发智力的基础知识。不同的幼儿对与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理解,作为学生的理解,主要是提高知识水平,提高思维能力。

3、认识书包,了解书包的结构。

(1)相互介绍书包,认识书包的结构。

师:书包可是小学生的好朋友,我们小朋友也即将成为小学生了,你们的爸爸妈妈已经为你们准备了一个书包,那你们的书包是怎样的呢?请你拿出来向你的好朋友介绍一下。

(2)请1-2个幼儿介绍自己的书包。认识书包的各个部分、颜色、图案。

评析:在这一环节中老师通过让幼儿自由、大胆地讲述自己书包的特点,给幼儿开创了一定的思维与语言空间,提高了幼儿的语言智力。

4、操作探索,学会整理书包。

(1)师:书包有什么用?(放书和本子、一些学习用品)那你们会自己整理书包吗?我们去试一试。

幼儿自由整理书包,老师巡回观察,注意幼儿整理书包的不同方法。

(2)请两位用不同方法整理书包的幼儿示范一遍大家看,要求边整理边讲述并解释这样整理的原因。

(3)然后讨论:你觉得谁整理书包的方法好?为什么?

(4)老师小结:把铅笔、橡皮、尺都放在文具盒里,再放到书包里,拉好拉练,这样不会弄断铅笔、弄丢橡皮和尺了,用的时候一下子就能找到了;把练习本叠整齐后再放入书包的外层,而书叠整齐了放在书包的里层,大小分开来放找起来就更方便了,而且也不会把书本弄破、弄皱了,最后别忘了拉好拉练。

上大班幼儿园教案2

活动目标

1.能用单色笔勾勒毛毛虫的身体形象,特别是面部表情的细节描画,并用遮挡的方式表现画面。

2.能细致观察画面,并进行大胆想象。

3.激发幼儿画毛毛虫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纸制毛毛虫一个,比毛毛虫体形大的绿色、黄色、红色树叶一个。

2.幼儿绘画用纸、彩笔每人一套。

3.生活环节已阅读幼儿学习资源③第 8 页。

4.幼儿活动资源包。

活动建议

1.教师边操作“毛毛虫”和“树叶”边讲故事,引发幼儿兴趣。

故事:秋天来了,地上飘落了许多树叶,红的、绿的、黄的,真是好看。一只毛毛虫出来散步,看到这么多漂亮的树叶,高兴极了。它一会儿爬到绿叶上走一圈,一会又爬到黄叶上转一转,最后来到红叶子上。这时太阳暖暖地照下来, 叶子也晒得暖暖的,就像一张大床。毛毛虫不由地停下脚步,趴在叶片上,美美地睡着了。

1.通过观察学习遮挡画法。

(1)教师反复出示整张叶片和毛毛虫在树叶上的两种情景,请幼儿仔细观察,说一说毛毛虫趴在叶片上该怎样画。回忆幼儿学习资源中有关毛毛虫的画面,总结遮挡的画法,即给叶片涂色时,遇到毛毛虫就要抬起笔跳过它的身体再涂。

(2)请幼儿说一说当毛毛虫趴在暖暖的叶片上,它的心情会怎样, 表情又会是什么样?与邻近的小朋友学一学毛毛虫的表情,尤其注意眼睛、嘴巴的表现。

3.教师将纸偶毛毛虫和树叶固定在黑板上,供幼儿参考。请幼儿以《树叶上的毛毛虫》为题绘画, 教师巡回指导,重点指导遮挡部分额正确涂色。

提示:

(1)先画毛毛虫,再在外围画出树叶,画面要大,尽量占满整张纸。

(2)涂色。先涂毛毛虫,再涂树叶,注意颜色不交叉。

(3)根据想象画出毛毛虫的神情,可以在大叶片外涂画各种颜色的小叶片。

4.教师有选择地将幼儿的作品进行展览,请幼儿从画面布局、涂色均匀程度、遮挡部分的涂色情况、

毛毛虫的表情细节处理、添画情况等方面来点评,将全班幼儿作品布置在班里。

上大班幼儿园教案3

活动的思考:

在进行小主题是“爱牙周”时,我发现孩子的兴趣很高涨,但是真正能做到的孩子又不多,所以我们通过一些收集活动和一些体验活动让孩子来保护自己的牙齿,其中我生成了一次活动“牙齿上的黑洞洞“这个活动主要是让孩子体验的,并通过实验让孩子知道生活中我们不注意的小细节也会对我们造成伤害的。让孩子在内容中了解照成蛀牙的因素和怎样去爱护我们牙齿的,并能养成爱护牙齿的好孩子。

活动名称:《牙齿上的黑洞洞》

活动目标:

1、使幼儿了解龋齿形成的原因以及预防龋齿的有关知识,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2.教育幼儿坚持早晚刷牙,养成早晚刷牙的良好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牙刷一个,每人一块饼干、一面小镜子、鸡蛋壳、醋

三、活动预设过程:

情景交流,引出牙齿课题。

1、明明,你能告诉小朋友昨天你干什么去了吗?(我去补牙了,我的牙上有个洞,很疼!)

2、小朋友肯定想知道明明的牙齿是怎么坏的,那么就先来看个实验吧!

二、做实验

(出示醋里浸过的蛋壳和清水浸过的蛋壳)

引导幼儿观察讨论:

1.这两种蛋壳有何不同?(清水泡的蛋壳没什么变化,醋泡的蛋壳变黑、变软,手一拿就烂了)

2.醋里浸过的蛋壳为什么会变黑、变软?(醋是酸的,会腐蚀鸡蛋壳中的钙,所以鸡蛋壳就变黑变软了)

三、找龋齿

1.蛋壳在醋里会变黑变软,用小镜子找一找牙齿有没有变黑或坏掉的?

2.变黑坏掉的牙齿叫“龋齿”。

3.观察龋齿。(长有龋齿的幼儿)

四、组织幼儿讨论龋齿形成的原因。

1.发给幼儿每人一个饼干,吃完饼干后,用小镜子观察牙齿上有什么?

2.回答问题;牙缝里多了什么?(饼干)

3.讲解:我们人的嘴里有一种细菌会使食物残渣变酸,时间久了,这些酸就象醋腐蚀鸡蛋壳一样,将我们牙齿里的钙腐蚀掉,牙齿就会变黑,产生龋洞,也就是龋齿,我们也叫它“蛀牙”、“虫牙”。

五、预防龋齿,保护牙齿。

1.出示刷牙方法图解与牙刷,讲解正确的刷牙方法,教育幼儿养成早晚刷牙的习惯。

活动后的反思:

1、孩子们的前期经验比较丰富,所以在交流的时候能说到重点问题,孩子的语言表达还是很流畅的。

2、做实验的时候孩子很感兴趣,他们很迫不及待的想知道结果,但是过程的等待是漫长的,所以请孩子讨论会发生什么结果,有想象的成分。孩子对于实验的结果很好奇,但是体验的时候孩子已经知道牙齿的重要性了。

3、材料的准备比较充分,收集的过程很重要,也是一种长大的表现,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上大班幼儿园教案4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团结协作、关注他人的情感。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的敏捷性与灵活性。

3、复习巩固10以内的加减。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活动准备:

数字卡若干、10以内的加减题卡、电话号码联络卡、铅笔、橡皮若干。

活动过程:

1、玩游戏“碰球”,复习10以内数的组成。

教师:“我们来碰球,我的球和你们的球合起来是10、9、8、7、6、5等等。”

根据幼儿的掌握情况,速度相应地加快或放慢。

2、请幼儿说出自己家的电话号码,并用数字卡排出来。

教师请个别幼儿对每个数字编出相应得数的加减算式。

引导幼儿思考并讨论幼儿园的电话号码是多少?对每个数字编出相应得数的加减算式。

3、分组游戏“打电话”。

⑴教师为每组幼儿提供一张电话号码纸,每名幼儿答一道题,把得数写在下排空格内,完成后传给下一位幼儿,最后一名幼儿报出完整的电话号码。

⑵每次游戏后,师生共同检查号码是否正确,鼓励那些完全正确的那一组。

⑶然后更换号码纸,继续游戏。

4、利用自己家的电话号码,来设计试题卡,与同伴互相交换进行口算,看谁能正确地说出对方家的电话号码。

5、延伸活动:

请幼儿各自把自己好朋友的电话号码记录下来,并经常联络。

把电话号码纸放到“数学区”,幼儿利用区角活动时间进行游戏。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是在进行完10以内加减法之后进行的,结合《我要上小学了》这一主题,组织本次活动的意义不但变相地复习10以内加减法,也为幼儿提供了一个情感交流的平台。孩子们就要离开幼儿园了,就要分开到不同的小学去了,离别之情不言而喻。为了以后更好地联系,分别记一下好朋友的电话号码是很有必要的。

此次活动在红缨教材《帮我学数学》的指导下,以游戏的方式进行的。这次活动就是在游戏中复习10以内加减法。教师平时会列出算式要求幼儿把得数写出来,而这个游戏是要求幼儿看着得数说出算式,所以训练幼儿能够灵活运用学过的加减法知识,用逆向思维的方式来思考这个问题。

利用电话号码来说出算式题,刚开始孩子们感到不太适应,但慢慢地孩子们思维变得活跃了,感兴趣了。孩子们对10以内加减法掌握的熟练程度决定着他们出题的速度的快慢。

在游戏过程中,需要幼儿具有共同协作能力。而幼儿在此次活动中,互相鼓励、互相加油的品质让我非常感动,在有的幼儿出题比较慢时,孩子们会不断给他鼓劲,并冲他伸出大拇指,相信他很棒!得到鼓励的幼儿就能很快说出来了。孩子们这种协调合作能力是难能可贵的,对于这种精神,我大大表扬了他们,我希望这种精神在各种活动中都能得到很好地体现与发扬!

小百科:小学,是人们接受初等正规教育的学校,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发展,在其前又开设了幼儿园。一般6-12岁为小学适龄儿童,现阶段小学阶段教育的年限为6年(少数地方仍是5年)。小学教育阶段后为中学教育阶段。

上大班幼儿园教案5

活动目标

1、让小朋友们了解圣诞老人、圣诞树的由来,感受圣诞节欢乐的气氛,一起欢度圣诞节。

2、了解圣诞节的吉祥物,知道圣诞节是外国人的节日,与中国的节日"春节"进行对比,感受中西节日的不同。

3、通过欣赏歌曲《圣诞快乐》感受"四三拍"欢快的节奏,尝试进行打击乐配器。

4、通过尝试制作装饰圣诞树、圣诞老人,画心中的圣诞,折圣诞帽等活动体验节日的喜悦。

活动准备

1、收集有关《圣诞》主题的图书和故事。

2、收集有关圣诞布置的装饰品、食品、卡片、图片等进行圣诞节及春节的主题环境创设。

3、铃儿响叮当vcd碟片、多媒体课件。

4、剪刀、胶水、抹布、操作作业纸、彩色皱纹纸、图片、拉花等废旧材料。

活动过程

活动一:

复习节奏乐《铃儿响叮当》

1、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引出圣诞节由来。

介绍圣诞节的由来,初步了解圣诞节的由来。

2、请幼儿相互交流自己对圣诞节的经验,说说为什么喜欢圣诞节。

活动二:

介绍圣诞吉祥物(圣诞老公公、圣诞树)的由来让幼儿了解,丰富幼儿有关圣诞节的知识。

1、播放媒体课件,了解圣诞老人的传说。

(1) 圣诞老公公是谁?

(2) 圣诞老公公是怎样给小朋友送礼物的?

2、播放媒体课件,了解圣诞树的传说。

(1)老爷爷为什么会有一棵挂满礼物的树?

3、圣诞节与春节的对比。

(1)从颜色、吉祥物、吃、穿、人们的活动等进行对比,感受中西文化的差距4、 欣赏歌曲《圣诞快乐》

(1)感受歌曲"四三拍"欢快的节奏,尝试进行打击乐的配器。

自选区域活动区域一:美工(1)用画一画、剪一剪、贴一贴的方式制作圣诞树

区域二:手工(1)做驯鹿拉的圣诞老人。

区域三:折纸(1)幼儿通过看流程图,尝试折圣诞帽。

区域四:绘画(1)画画心目中的圣诞节。

区域五:科常(1)通过各个方面进行圣诞节与春节的对比,进一步学习、感知。

区域六:排图讲故事(1)通过理解、阅读故事中的文字,将图片贴在相应的位置上。

教师巡回指导。

活动四:

请"圣诞老人"给小朋友发放礼品,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在愉快的情绪中结束

上大班幼儿园教案6

活动目标:

1.感知音的强弱变化,并创编米粒在鼓上的跳舞动作,体验参与游戏的快乐。

2.通过游戏初步熟悉歌曲旋律及歌词,学习有节奏地米粒跳舞。

3.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小鼓 米粒 图谱 记录纸(画成鼓面的形状)大大的鼓面

活动过程:

一、节奏练习。

1.老师出示小鼓:“小鼓唱歌时声音是怎么样的?”

2.节奏游戏练习:师交代鼓和小朋友玩歌唱接力游戏的玩法。

3. 师再次敲鼓:小鼓唱歌什么特别的地方?

二、创编米粒在鼓上的跳舞动作。

1.出示米粒,猜测米粒在鼓上会发生什么变化,并进行验证。

2.启发幼儿创编米粒跳动的动作,教师进行记录。

3.出示图谱,听音乐和鼓声学学图上米粒跳舞的动作。

4.听音乐,让孩子做自己创编的动作。

三、看图演唱歌曲。

1.让孩子说说图上的内容。你看懂了什么?

2.听老师点图演唱一遍。

3.幼儿看图学唱一遍。

四、玩游戏《鼓上的小米粒》

1.交代游戏规则,重点强调音乐停地时候,谁站在鼓后面就由谁敲鼓。

2.听音乐玩游戏,听鼓点用有趣的动作表现出来。

教学反思:

在幼儿操作感受鼓点的震动方面没有顾及全体幼儿,只有部分幼儿上来操作了,其他的幼儿都是旁观者,并没有亲身体验。《纲要》指出: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让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尝试。”本来,我也想多准备些鼓,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尝试,但我担心孩子们会乱,米粒撒在地上会转移他们的注意力而取消了这个念头。现在想想,只为了让教学保持有序而扼杀了孩子们的探究欲望,真是得不偿失。在最后的游戏环节,原本可以请幼儿三五成群结伴游戏,其中一幼儿当敲鼓人,其他幼儿当小米粒,然后互换角色,使幼儿充分体验到游戏的快乐。当时只考虑到教学的不要把时间拖得太长,而略了生生互动,这也是在以后的`活动中应该引起重视的。

上大班幼儿园教案7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理解诗歌中"家"的含义,读准"树林、田野、花园"的字音。

2、借助教师提供的图片,学习诗歌,并迁移生活经验,进行仿编诗歌的活动。

3、积极参与仿编活动,体验仿编后的成功感。

4、理解诗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5、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活动准备:

磁性图片:云朵、花朵、小鸟、鱼儿、小朋友;天空、田野、树林、小河、幼儿园。

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活动过程:

一、歌曲《办家家》

音乐起,教师带领幼儿随着音乐边唱歌边表演《办家家》。

二、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初步了解诗歌的内容。

教师分别出示图片:云朵、花朵、小鸟、鱼儿、小朋友,提问:这是什么?它(他)们的家在哪里?启发幼儿说出:天空、田野、树林、小河、幼儿园。并根据幼儿的讲述出示相应图片。

三、教师采用提问的方式,鼓励幼儿讲出诗歌的部分内容。

1、教师指着天空,说:蓝色的天空是谁的家?

2、教师指出田野,说:广阔的田野,是……采用等待或放慢速度的方式鼓励幼儿接着往下说出:是花朵的家。

3、下面几句诗的学习方法同上,并带领幼儿重复说一遍。

四、教师带领幼儿根据图片的提问完整地朗诵1-2遍。

五、教师采用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每段句中事物之间的联系。教师可以这样提问:

1、为什么说蓝色的天空是云朵的家?

2、为什么说广阔的田野是花朵的家?

3、按照上述方法,引导提问,理解诗歌的含义。

六、带领幼儿打开幼儿用书,阅读"幼儿观察图夹文",阅读诗歌《家》。

七、教师引导幼儿根据原诗歌的结构仿编部分诗歌。建议提问:

1、蓝色的天空是云朵的家,还是谁的家?还有谁在天空上?

2、广阔的田野还是谁的家?

3、密密的树林还是谁的家?

4、清清的小河除了是鱼儿的家?还是谁的家?(鼓励幼儿仿编每段诗歌的第二句,教师可以将幼儿仿编的内容,快速地画在纸上,然后,带领幼儿完整地念一念仿编的诗歌。

八、教师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想象,鼓励幼儿仿编诗歌。

活动反思:

我选择“家”这首诗歌,是因为幼儿喜欢小动物,幼儿对他们的生活习性比较了解,整个活动的设计,我以启发和诱导为主,加之配乐诗朗诵,配备背景图,插入图片,幼儿戴上头饰表演,学习词组,最后粘贴“家”,并围绕目标按三个层次有步骤的进行。活动过程中有欣赏、有学习诗歌;有学习表演、学习词组;有将诗歌内容用美术活动形式表现出来。由于形式多样,因而幼儿的参与意识强,学习的积极性高。尤其是让幼儿进行诗歌表演,我给孩子提供的场地、道具、头饰,让幼儿在扮演中学习词组,他们模仿小动物的动作特别优美,幼儿完全进入角色,既理解了诗歌内容,又将自己熔于角色之中,在角色中体验,学习词组。总之,诗歌“家” 的活动设计,由于自己选择的内容是幼儿喜欢的、了解的、熟悉的小动物,加之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贴近幼儿的生活,我又为幼儿提供了具体、丰富的材料,让幼儿学习诗歌、表演诗歌、学习词组,用美术活动展示诗歌的内容,让幼儿结队子组合,找朋友粘贴“家”。每个层次的安排紧凑、严密,环环相扣,互相衔接。幼儿可以说、可以表演、可以粘贴,他们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诗歌和词组,既不枯燥,又完成了教学目标教学效果很好。

上大班幼儿园教案8

活动过程:

一、引出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

(出示挤花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种很特别的作画工具

二、幼儿探索使用作画工具的方法

1、提问:你在画的时候,发现了什么?

2、教师小结

三、引导幼儿欣赏范例

1、以故事引出:“有趣的脸”

2、提问:什么地方很有趣?

3、如果你是画师,你想画一张怎样的脸?

四、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讲评

1、你画了一张怎么样的脸?

2、你还喜欢哪张脸?为什么?

4大班语言小松鼠拜年

目标:

1、让幼儿交流了解过新年的感受,分享节日的快乐。

2、通过故事和游戏培养幼儿讲礼貌的好习惯。

过程:

一、国外与国内归春节风俗的对比:

1、介绍国外过年的习俗。如英国人年前打扫厨房、大扫除;意大利人砸盆瓶等;啊根廷人要洗新年浴,引起幼儿了解本国过年风俗的欲望。

2、与幼儿一起回忆中国的春节的风俗:贴春联、放鞭炮、吃年夜饭、小孩拿压岁钱等

二、故事“小松鼠拜年”

1、小朋友你们过年说了哪些话,别人给你们压岁钱应该说什么?

2、听故事“小松鼠拜年”

3、小松鼠学了什么新本领?

它看见老松鼠爷爷后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老松鼠爷爷怎样夸奖小松鼠?为什么要奖励他呢?

4、再听一遍故事,利用桌面教具帮助幼儿理解内容。

三、游戏:拜年

教师交代玩法,请一些幼儿扮演大人,手持各种玩具,另一些幼儿要玩玩具必须给大人拜年,对他们说新年的祝福,得到礼物后一起唱歌。

上大班幼儿园教案9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完整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2、感受、理解诗歌中优美的意境,学会朗诵诗歌。

3、启发幼儿大胆奇特地展开想象,尝试创造性地创编诗歌。

活动准备

课件《假如我有翅膀》,音乐:《绿野仙踪》

活动过程

一、谈话:以欣赏课件中的第一张幻灯导入谈话。

“孩子们,今天曹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幅动漫图画,咱们看看图上有谁?这些小天使都有一个什么共同特点?”“你们想有一对翅膀吗?为什么?”

运用动漫图片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孩子通过欣赏图片,对有翅膀能到处飞翔的小天使充满羡慕之情,让孩子们不自觉的想“假如我有一双翅膀那该多好啊!”很好地为下一环节的开展作了铺垫。

二、引导幼儿展开遐想,假如我有翅膀——

1、假如你有翅膀,你会怎样飞?

“谁来试试,飞给我们大家看看?”“我们一起来飞飞!好,一起飞到座位上吧!”

让孩子们闭上眼睛,想象着能展翅飞翔、腾云驾雾的那种自在的感觉,使孩子们的感情得到升华,很自然地引到下一步骤,为目标一的实现打下基础。

2、围绕“假如我有翅膀,我会飞到哪?去干什么?”展开想象,启发幼儿用语言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是专门为完成目标一而设计的,充分调动幼儿思维的积极性,让幼儿以“假如我有翅膀,我会飞到哪?去干什么?”展开联想,让孩子们相互之间先交流,然后用语言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及表现能力。

三、欣赏诗歌,朗诵诗歌。

“你们的想法太好了,老师也希望有一双翅膀,想不想知道老师有什么想法啊?”

1、播放课件,加动作朗诵诗歌。

2、幼儿跟读。

3、师幼有表情朗诵诗歌。

在课件的生动演示下,幼儿很快对诗歌的内容有了初步了解,并能初步体验诗歌中的优美意境。老师提问“假如我有翅膀我会去干嘛啊?”幼儿能用诗歌中的语言来回答。接着通过幼儿跟读,填词练习、接句练习等多种形式帮助幼儿巩固对诗歌内容的掌握,幼儿能完整地朗诵诗歌。师幼的接句练习让活动掀起了高潮。

四、创编诗歌以上内容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奇特的想法,这些想法都太美了,老师有一个建议,我们一起来编一首‘假如我有翅膀’的诗歌。

1、教师启发以“假如我有翅膀,我要——”的形式,把自己的想法变成一句完整、优美的话说给小朋友听。教师作记录。

2、欣赏集体创编的诗歌,并学着读一读。

3、集体朗诵,结束活动。

在幼儿掌握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大胆想象、创新,以“假如我有翅膀,我要——”的形式进行创编诗歌。我给幼儿创设了一个极大的自由想象空间,幼儿的思维活跃,参与热情高,使活动又推向了另一个高潮。

上大班幼儿园教案10

活动目标

萌发爱护身体各器官的意识。

初步认识身体各器官的名称,并了解其作用。

学会保护身体各器官的正确方法。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初步了解身体的主要器官,知道名称及作用。

课件准备:“身体器官”组图;《我的身体宝贝》儿歌、伴奏音频及图谱;“保护身体”组图。

活动过程

出示组图“身体器官”,引导幼儿初步认识身体各器官并了解作用。

图片上有我们身体的哪些器官?

和你的朋友互相找一找,它们在身体的哪个地方?——你知道这些器官都有什么作用吗?

小结:我们的身体有很多器官,它们有着很大的作用。眼睛可以帮助我们看到东西;耳朵可以帮助我们听到声音;鼻子能帮助我们闻到气味;嘴巴可以帮助我们说话、吃东西;我们的双手可以写字画画,还能做很多事情;我们的双脚帮助我们行走。

播放儿歌、伴奏音频及图谱《我的身体宝贝》,引导幼儿学儿歌、做动作,巩固身体各器官的名称和作用。

1、播放儿歌音频第一遍,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儿歌内容。

我们的身体器官就是我们的身体宝贝,仔细听一听儿歌中都说了哪些身体宝贝?

2、播放儿歌音频第二遍,引导幼儿学儿歌、做动作。

再听一遍儿歌,边听边试着小声跟念,想一想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现儿歌的内容?

3、播放伴奏音频,鼓励幼儿边念儿歌边做动作,巩固身体各器官的名称和作用。

试着自己看图念儿歌,边念边做动作吧。(“一双眼睛看世界”可以一边用手指着眼睛,一边眨眼;“两只耳朵听声音”可以摸摸耳朵;“一个鼻子通气孔”可以用手刮一下鼻子;“一张嘴巴会说话”可以一边用手指着嘴巴,一边张嘴笑;“两只小手抓一抓”可以用手做抓东西的动作;“两只小脚走一走”可以跺跺脚;“唱首歌来啦啦啦”可以左右摇晃脑袋;“扭扭身体笑哈哈”可以双手叉腰扭动身体并笑一笑)

师幼谈话,引导幼儿了解身体器官的重要性。

如果没有眼睛/鼻子/耳朵/嘴巴/小手/小脚,我们的生活可能是什么样子的?

你觉得这样的生活会方便吗?为什么?

小结:如果没有眼睛,我们就没法看到美丽的世界;没有鼻子,我们就没法闻到各种气味;没有耳朵,我们就没法听到各种声音;没有嘴巴,我们就没法享受好吃的食物;没有小手,我们就没法拿起东西;没有小脚,我们就不能行走、奔跑……我们的身体器官可真重要,我们要好好保护它们。

出示组图“保护身体”,组织讨论,引导幼儿了解保护身体器官的正确方法。

图片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你觉得他/她做的对吗?为什么?

你觉得我们要如何保护自己的身体器官?

小结:我们要在光线合适的地方看书;不大声听音乐;不乱掏耳朵、挖鼻子,不在耳朵、鼻孔里放东西;养成正确刷牙、漱口的好习惯;不拿过重的物品、不用力拉扯身体;穿大小合适、舒适的鞋……做到这些就可以更好地保护我们的身体器官不受到伤害。

上大班幼儿园教案11

活动目标

感知纸筒的外形特征。在引导线的提示下,进行秋季物品接龙图案的设计、彩绘。

感受色彩对比和图案有规律变化的美感;尝试自主解决操作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活动重难点

选择秋天中的小专题设计连续图案。

纸筒上图案的规律变化。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在数学活动中幼儿有过依样接画的操作经验。

环境准备:

1、展示台:大小、高矮、色彩不一的纸筒,上面画好细的引导线。

2、黑板:贴上接龙图案,备用。

3、操作台:六张桌子,分别贴上“秋天的水果”、“秋天的农作物”、“秋天的树叶”、“秋天的花”、“秋天的虫子”、“秋天的?”的字卡;每桌冷暖两筐颜料。

活动流程

1、表达对秋天的认识

带幼儿进入活动室,幼儿立刻会被展示台上的各色纸筒所吸引。

师:“今天我们要把秋天画在纸筒上。你最喜欢秋天里的什么东西?”

追问:“你知道秋天里还有哪些x x(水果,/农作物/花……)?”

“你还知道菊花有哪些颜色吗?”“哪些虫子是秋天里特有的?”

教学建议:在提问中概括绘画时涉及到的秋天小专题,并联系幼儿的生活经验,拓展孩子的思路。

2、感知纸筒特征

(1)教师拿起一个纸筒:“我们要把这些秋天的东西画到纸筒上。想想,在纸筒上画画和我们平时在纸上画画有什么不同?”

(2)教师示范:左手按住纸筒顶,右手做出拿毛笔的姿势:“纸筒可以转着画。”

教学建议:教师转动的手势动作需夸张、放慢,暗示幼儿操作时也可这样转动纸筒画画。

3、辨析图案规律

(1)教师拿起两个纸筒凑近给幼儿看:“仔细看看,纸筒上还藏着一个小秘密呢,你们发现了吗?”(引导线)“今天我们要把秋天的东西画在这些线上。你们看,我在线上也画了一些东西。”(推出黑板。)

(2)“仔细看看,每一条线上的图案有什么规律?”(教师手指划过两条引导线。)

(3)教师小结:它们都是秋天里的东西,有秋天的花、秋天的水果……它们有的两个、有的三个、有的四个好朋友一组,一组接着一组,每一组都一模一样。它们就像我们玩的接龙游戏一样,我们就叫它接龙图案。

教学建议:范例图案按五个小专题设计,并有意识地按小组个数从少到多排列,对幼儿自己设计图案起暗示作用;给幼儿充分的时间表达自己的发现。

4、选择专题、设计图案

(1)操作要求:每张桌上都有文字提示,这是“秋天的农作物”组、这是“秋天的水果”组等,自己选择一个喜欢的纸筒,到喜欢的组里去设计接龙图案。

(2)操作问题:

a、用颜料画画。如果纸筒滚在桌上,或者手握着纸筒转,都会把颜料弄“花”,怎样让纸筒上的画保持千干净净呢?

b、看看你选择的纸筒是什么颜色,在上面画什么样的颜色才能让图案更加明显?

c、接龙图案有很多种,你能不能设计出和老师不一样的接龙图案?

(3)幼儿操作。提示幼儿看清桌上的文字提示,按专题设计接龙图案。

教学建议:

提出操作问题时,作一些演示帮助幼儿理解;巡回指导时留意幼儿设计图案的新思路,鼓励他把想法表现出来;提醒反复使用对比不明显颜色的幼儿,更换一种颜色试试。

5、相互欣赏点评

(1)建议完成作品的幼儿在保持纸筒外表干净的前提下,自己把纸筒拿到展示台上。教师有意识地将展示台上的纸筒按高矮排列一下。

(2)集中欣赏。师:“今天我们展示台上这么多纸筒放在一起可真美啊。”“你最喜欢哪一个纸筒上的图案,为什么?”

(3)结束:“其实接龙图案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用到,比如说家里卫生间的瓷砖上、妈妈的裙边上、瓶子的包装纸上,很多很多,我们一起找找看,好吗?”

教学建议:

作品集中,给幼儿一种整体的视觉冲击力;教师关注幼儿的欣赏角度,顺着幼儿的介绍,有意识地从画面干净、色彩对比明显、图案设计新颖等方面点评。

活动评价

幼儿发展:

是不是能够根据专题设计、彩绘连续图案?是不是能够对接龙图案的规律变通应用?能不能自己尝试解决在操作中遇到的困难?

教师发展:

能不能顺应幼儿的话语作一些创作思路的拓展?是不是关注幼儿不同的操作设想,及时发现他的设计新意或困难?是不是给了幼儿一些技能的挑战和审美经验的提升?

活动反思

操作中幼儿的表现方式各不相同:有个别孩子任务意识很强,拿到纸筒后先思考,想好后再动手;大部分幼儿先把喜欢的颜料一一画上,沉浸在涂色中,经教师提醒后才意识到要设计接龙图案;有的幼儿迟迟不下手,嘴里嘟囔:“画什么呢?画什么呢?”……幼儿都能围绕选择的小专题设计绘画内容,在操作过程中试着用合作、询问同伴、自己摸索等方式解决遇到的问题。有两个孩子突破了范例中的规律变化,但大部分幼儿对于接龙图案的设计还有或多或少的问题。如有的幼儿一组图案数量太多,画着画着自己都记不清规律了;个别幼儿不顾引导线的提示,单个物品排列无序;有的幼儿对单个物品形象的表现有困难……

出现这些问题,我想,我们的孩子是不是平时很少涉及单个物品的临摹练习?对于构图、配色等这些基本的技能是不是需要一定的平面练习?接龙图案的设计是不是需要铺垫,如先在平面勾草图、在线上摆图卡等?这些问题让我意识到:设计活动最重要的就是要联系孩子的实际经验,因为幼儿的已有经验才是设计活动的起点。

上大班幼儿园教案12

活动背景:

《世界上最大力气的公鸡》是一本刚柔并济、带有浓郁民俗画风的绘本。每一幅图画都是那么精巧柔和,同时也不缺乏一种坚实刚劲的质地,处处隐瞒这让人忍俊不禁的幽默。故事于平常中蕴含着哲理,充满了人生智慧、爱与深意,让读者体会到了关于生命的价值与乐观。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对故事进行了适当的改编,重点理解大公鸡不同时期的幸福,从而能够更加爱身边的长辈。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体会大公鸡的幸福感。

2、通过观察画面的细节理解故事情节,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阅读能力。

3、感受到父辈们年老时,子女的优秀就是他们的骄傲。

活动准备:

1、PPT、背景音乐活动过程:

一、导入。出示PPT1。(大公鸡的画面)这是谁?(它的名字叫喔喔)它是一只什么样的公鸡?

这是活动的导入部分,通过画面的观察,引发幼儿从各种角度去评价这只大公鸡,喔喔是一只什么样的大公鸡?其实整个活动就是围绕这样的一个问题开展的,下面的每个环节都可以得出一个答案,或是勇敢,或是得意,或是沮丧……最终得出的结论就是:喔喔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大公鸡!

二、讲述大公鸡年轻时候的故事。

1、我们一起来看看,喔喔究竟是一只什么样的公鸡?

播放PPT2。幼儿看图讲述。

教师回应:跑的最快,有着风一样的速度,把伙伴们都远远地抛在了身后。那它是一只什么样的公鸡?(跑的最快的公鸡)播放PPT3。幼儿讲述。

教师回应:跳的最高,喔喔可以腾空而起,在空中划了个优美的弧线。那你觉得它又是一只什么样的公鸡呢?(跳的最高的公鸡)播放PPT4。请幼儿仔细观察画面中的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并讲述。

教师回应:喔喔在扳手腕大赛中获得了冠军,那它是一只什么样的公鸡呢?(力气最大的公鸡)小结:长的最帅,跑得最快,跳的最高,力气最大,粉丝也最多。看来它是世界上最能干,最幸福的公鸡。村子里的公鸡们崇拜地围着它打转,年轻的小母鸡们也跟在它身后跑。

2、我们来一起学学这只雄赳赳气昂昂的大公鸡。(放音乐,幼儿学学公鸡走路的姿态)我的名字叫喔喔,红红鸡冠花花衣,跳高跑步我最行,扳手腕呀我第一,粉丝们围着我团团转,我是一只了不起的大公鸡。

用儿歌的形式来总结年轻时期的大公鸡,朗朗上口,幼儿容易接受。然后配上拉德斯基进行曲的背景音乐,增强了雄赳赳的气氛,使画面充满了动感。

三、讲述大公鸡年老时候的故事1、日子一年又一年的过去了,大公鸡也老了,背也驼了,眼也花了,耳也聋了,变成老公鸡了。有一天摔跤比赛又开始了,这回它还能赢吗?为什么?

2、它输了,会怎样?(幼儿想像一下它的心情:孤独)。

你们瞧,他绝望极了!谁来安慰安慰这只它?(幼儿想出各种办法来安慰他)从画面的色调、背景音乐的改变以及教师的语气三方面让幼儿感受到了大公鸡从年轻到年老的转变。画面由原先红黄为主的暖色调变成了灰蓝色的冷色调,背景音乐也由《拉德斯基进行曲》切换到了忧伤的《江河水》,教师的语气也一下变得沉重无奈,所有这些在幼儿脑海了呈现了一个立体的三维画面,使幼儿真切地感受到了大公鸡的伤感。

3、我们来看看它的家人是怎样安慰它的,"打起精神来,你永远是世界上力气最大的公鸡!你跟我来看吧……你看,你的儿子们多么有力气啊,看你的女儿们也是村子里最能下蛋的鸡,所以从前和现在,你永远是世界上力气最大的公鸡,也是最幸福的公鸡!"4、大公鸡的子女有这么多本领,我们有什么本领呢?说出来和它们比一比。幼儿讲述自己的本领。

小结:你们现在就有这么多的本领,将来一定更加出色,爸爸妈妈一定会为你们感到骄傲的!

由大公鸡子女的本领迁移到讲述我们的本领,此间孩子们流露出的自豪感,使孩子们坚信自己就是父辈们的骄傲!由此幼儿也在大公鸡身上看到了爷爷奶奶的缩影,从而更加崇拜他们,热爱他们。

5、没过多久,到了老公鸡的大寿,它的儿子女儿,孙子孙女全都聚在一起为老公鸡庆祝生日,多热闹的场景啊。你们仔细观察一下。

它们都在干什么?

你们觉得这是大公鸡是一只什么样的公鸡?(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并用连贯的语言表述)引导幼儿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句式来讲述画面的内容,鼓励幼儿观察细节,完整表述。这也是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四、幸福的大公鸡1、老公鸡再也不伤心难过了,瞧它又神气地抖擞着翅膀,展开华丽的大尾巴。对,因为儿女们的勤劳、勇敢、优秀,这就是大公鸡最大的幸福!

2、多么幸福的一家人啊!看它们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是啊,不管年轻时,还是年老时,大公鸡都有着不同的幸福,就让我们祝福吧,祝它们永远健康快乐……在《让爱天天住我家》的音乐声中,幼儿感受到了浓浓的爱的气息、家的氛围,是整个故事的情感体验得到了升华。

附故事原文:

温暖的春天来了,一只小鸡从蛋壳里噗噜噗噜钻出来。嗬!好一只结实健康的小公鸡。小公鸡看上去又帅又壮。它跑得快,跳得高,哪只小鸡都比不上。很快,它就成了村子里力气最大的小公鸡。

小公鸡一天天长大,转眼变成了一只雄赳赳的大公鸡。大公鸡每天早上神气地喔喔啼叫,洪亮的叫声在村子里回荡。

较力大赛中,它是常胜将军。它成了村子里力气最大的公鸡。不不,应该说,它是世界上力气最大的公鸡。

村子里的公鸡们崇拜地围着它打转,年轻的小母鸡也跟在它身后跑成了排。

可是,终于有一天,村子里又出了一只公鸡。哇!它比世界上力气最大的公鸡还要厉害呢!

从此以后,大公鸡喝起酒来。它成了村子里最最能喝得鸡。喝醉以后,它就扯开嗓门,夸耀自己年轻时多么力大无敌。

时光流逝,公鸡发觉自己渐渐老了。啼叫声再不像从前那么洪亮,喝起酒来也不如过去那么豪爽。大公鸡绝望极了。这时,它的妻子悄悄走来,对它说:"老公啊,打起精神来。你永远是世界上力气最大的公鸡,请跟我过来看看吧。""你看,你的孙子孙女长得多么健康结实啊......""你的儿子们多么有力气啊!当然喽,比你当年还差一点点!""你的女儿们是村子里最能下蛋的母鸡,虽然比不上我当年!从前和现在,你永远是世界上力气最大、最最幸福的公鸡!"没多久,就到了公鸡的花甲大寿。和出生的季节一样,鸡的花甲大寿也是在春天。公鸡的儿子、女儿、孙子、孙女,全都欢聚在一起,为老公鸡举行了一个盛大的生日宴会。"爷爷,奶奶,祝你们幸福长寿。"老公鸡神气地抖擞翅膀,展开华丽的大尾巴。呵呵,原来它依然是世界上最最了不起的公鸡啊!

上大班幼儿园教案13

活动目标:

1.感知物体振幅的大小与频率的关系。

2.尝试用强弱的变化来演唱并用肢体动作表现。

活动准备:

1.小鼓 2.米粒 3.图片一套

活动过程:

一、在实验中感知音的产生及振幅与频率的关系。

(一)感知音的产生。

1.出示鼓。这是什么?它会唱歌吗?歌声会是怎么样的?仔细听一听。教师用鼓槌敲击小鼓,请幼儿说一说:“小鼓发出什么声音?”(咚咚咚)集体说一说:“咚咚咚,咚咚咚,小鼓在歌唱”。

3. 教师再次敲鼓,辨别声音的大小。“小鼓发出的声音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一会儿响,一会儿轻)

4.讨论:鼓的声音哪里来的?(鼓的声音是鼓面振动起来才发出来的)我们怎样才能看到鼓在振动呢?

(二)感知振幅的大小与米粒跳动的关系。

1.出示米粒。谁来了?怎样让米粒跳起来?他是怎么跳的?(蹦蹦跳跳)集体学说:“鼓上的小米粒蹦蹦跳跳。”

2.如果小鼓敲的响,米粒就跳的怎么样?如果小鼓敲的轻,米粒就跳的低?(教师演示)集体学说:“小鼓敲的响米粒跳的高,小鼓敲的轻米粒跳的低。”

3.鼓上的小米粒在干什么?集体学说:“鼓上的小米粒蹦蹦跳跳。”

二、学习歌曲

1.结合图谱学习歌词。

2.告诉幼儿歌名,欣赏歌曲。

3.分句练习,跟随琴声学习有节奏地朗诵歌词。

4.幼儿随琴声演唱。

5.尝试用强弱的变化来演唱。(1)讨论:小鼓敲的响,米粒跳的高,应该怎样来演唱?(重一点)小鼓敲的轻,米粒跳的低?应该怎样来演唱?(轻一点)(2)幼儿尝试练习。(3)集体演唱。

三、学习用肢体动作表演歌词内容。

1.集体边唱边表演。

2.自由结对表演。

四、活动小结:

今天不但学会了歌曲,还学到了很多知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大小与用力有关,用力大,声音响,用力小,声音轻。

上大班幼儿园教案14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姓名的由来和含义。

2、用搓、揉的方法来给自己的名字贴上泥条。

3、学习认识自己的名字,萌发对 汉字的兴趣。

活动准备:

请家长向孩子介绍其姓名的由来,帮助孩子收集各种名片。

活动过程:

一、做游戏“猜名字”

1、教师根据班级幼儿姓名的字音和词意,将幼儿的姓名编成有趣的谜语。

2、教师出示谜语,请幼儿个别回答,激发幼儿活动的积极性。

3、教师将被猜中孩子的名字的kt板拿出来,供幼儿辨认。

二、师幼讨论自己名字的由来和含义,感受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和祝愿

1、教师:我们每个人的名字都是爸爸、妈妈和长辈们设想而定下来的,名字中包含了很多有意思的故事。老师的名字也是一样,我的名字叫……我的爸爸妈妈希望我……

2、幼儿自由交流自己名字的由来和含义。

3、请个别幼儿上台说说自己名字的故事。

4、教师:原来我们的名字那么有意思,每个人都有一个非常独特的名字。

三、做做我的名片

1、教师:如果要向不认识的人介绍自己,你会怎样介绍自己的名字呢?这回,我们就用陶泥来做一张名片。

2、教师介绍技能技法:用搓的方法把陶泥搓成一段段细细小小的泥条,然后黏贴在已经设计好的kt板上。在搓的时候,要注意要把泥条搓的细细的,特别是复杂的名字,更应该仔细哦。

3、请幼儿来做做自己的名片。在做的过程中,请孩子注意不要把自己的衣服弄脏。

四、展示

让孩子们把自己设计的名片放在教室外面,看看谁的名片最好看。

上大班幼儿园教案15

一、活动目标:

1、通过辩论,培养幼儿良好的听说习惯,提高幼儿完整讲述,培养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2、鼓励幼儿大胆地在众人面前表达个人见解,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3、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二、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

幼儿已了解辩论的知识,并组织幼儿看浅显易懂的辩论赛。

2、物质准备

字卡:我认为……因为……所以、虽然……但是……我认为、特别、有趣、独特、精彩、响亮、苹果队、雪梨队。

彩旗六面、知识问答题十道、号码牌十四个。

三、活动过程:

1、师生谈话,导入活动。

生:我认为人生活在海洋里好!

生:我认为人生活在陆地上好!

师:小朋友,人到底生活在海洋里好还是生活在陆地上好呢?请你们找一个同伴讨论一下。

2、幼儿讨论后,教师小结。

师:原来小朋友当中也有两种不同的看法,那今天我们就进行一次辩论赛,辩论的题目是《人生活在陆地上好还是生活在海洋里好?》。

3、向幼儿介绍辩论赛的规则。

教师组织幼儿自由选择自己的立场,正反两方队员、拉拉队分别为自己队喊口号打气。

4、一一辩论环节。

教师向幼儿介绍一一辩论的要求,要求幼儿学习用“我认为……因为……所以”的句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幼儿进行辩论,在辩论过程中教师给予简单的鼓励和评价。

5、驳论环节。

教师向幼儿介绍驳论的要求,要求一方幼儿用“我认为……因为……所以”的句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另一方用“虽然……但是……我认为”的句式进行反驳,幼儿进行对应驳论,教师在这个环节同样进行简单鼓励和评价。

6、教师小结。

我们的辩论赛到此告一段落了,小朋友都表现的很好。其实人生活在陆地上还是生活在海洋里都有好处和不好之处,关键的是我们从小要热爱学习,学会爱护环境,等我们长大了做科学家,我们一起到月球上住好吗?虽然今天辩论赛双方不分上下,但是我们必须分出输赢。怎么办呢?不过不要紧,下面老师为你们准备了更加精彩、刺激的知识抢答赛。

7、知识抢答赛。

教师介绍游戏规则,组织幼儿进行游戏,最后产生冠军、亚军,请出颁奖嘉宾进行颁奖,整个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活动开始,我是以谈话的方式直接导入,让幼儿回顾以往“六一”是怎样度过的,在谈话中,孩子们都很积极表达,“我以前和小朋友们一起玩游戏,以前在班级表演节目,老师帮我们化妆了,我觉得很开心……..”有的还说:“妈妈送给我一份礼物,我很高兴……”通过谈话,还让他们讨论这样过“六一”节你们觉得怎么样?让他们表达自己对自己的节日的一种看法和向往。接着通过观看图片,欣赏其他小朋友庆祝节日的方式,让孩子来讲一讲别人的快乐,最后结合已有经验和习得经验,大家来谈一谈今年我们的节日可以怎么度过,旨在让孩子们畅所欲言,尽情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活动中我采取了个别交流、小组讨论、两两讨论等形式,变化形式,进一步增强谈话的多样性。

活动结束后,结合以前组织得谈话活动,我做了一下反思与总结,为以后的谈话活动作参考:

1、选择的话题要贴近幼儿生活

恰当的话题,使幼儿有话想说,有话要说,选择适宜的话题很重要,既要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又要有一定的挑战性,以促进幼儿表达能力的提升。谈话活动中,教师可适时帮助幼儿理清话题的头绪,从点到面地说开来。例如本次活动“我们的节日”,这是幼儿感受较深的话题,贴近生活,当教师让幼儿谈谈“你以前是怎么过六一”时,孩子们个个津津乐道、乐此不疲。

2、语言环境要宽松、自由。

在谈话活动中教师应真诚平等地同孩子交流,耐心倾听幼儿的每一句话,不随意打断幼儿、学会等待幼儿,不断鼓励、支持幼儿,努力营造宽松氛围,让幼儿在无压力、无拘束的氛围中自由的表达。

3、帮助幼儿学会倾听。

运用体态、眼神、手势等无声的方式暗示幼儿尊重他人,专心听老师、同伴的发言,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可以直接告诉幼儿,也可通过表扬会倾听的孩子,树立榜样示范作用,倾听习惯的养成需要持之以恒,在任何领域都非常重要。

4、关注幼儿兴趣点让孩子会说。

幼儿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更乐意去交谈和探索,老师应随时关注幼儿活动,捕捉幼儿的兴奋点,激发幼儿思维过程中的兴趣点,抓住各种表达的机会,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逐步提高孩子的谈话水平,培养与人交往的能力。

5、教师要提高语言驾驭的能力。

教师提问时,问题指向要明确,使幼儿能很快抓住问题的实质,进行有效思考后回答。教师要推敲回应的方式,不要随意打断幼儿的话,自己抢着替代回答,要多肯定、鼓励幼儿的回答。这对激发幼儿的谈话热情、帮助幼儿养成倾听的习惯、提高幼儿语言运用能力是极其有效的。在活动中要发觉幼儿的点滴进步,发现幼儿创造的火花,以自己的真情实感,深深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