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幼儿园教案 > 幼儿园小鸡教案(15篇)

幼儿园小鸡教案(15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5.54K 次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小鸡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小鸡教案(15篇)

幼儿园小鸡教案1

活动目标:

1、有目的的摆放小图片,自由构思,较完整的讲述画面内容。

2、了解动物外形特征与生活习性的关系。

活动准备:

1、活动前让幼儿了解鸡蛋孵小鸡的常识,认识乌龟、鸡蛋、小鸡和母鸡。

2、准备活动小图片若干。

3、教学挂图、学习包相应内容。

活动指导:

1、幼儿人手一套图片,自由摆放图片和讲述图片内容。

2、教师个别指导、启发。

3、请幼儿将摆放好的图片粘贴在背景图上,与同伴讲讲自己粘贴图片的内容。

4、请幼儿在小组里将自己的图片内容讲述给大家听。

5、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乌龟需要外壳而小鸡不需要外壳?

幼儿园小鸡教案2

一、活动背景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紧密相连,孩子们特别喜欢。而小班幼儿的思维活动带有具体形象性,喜欢模仿,对游戏的情节、角色、动作过程容易发生兴趣。《小鸡小鸡在哪里》是一首深受幼儿喜爱的歌曲。歌词中小鸡和母ji妈妈的对话能激起幼儿情感的共鸣,好像在和自己的妈妈对话一样。所以在活动过程中我扮演母ji,请幼儿以小鸡的身份做游戏。幼儿在欢快而又轻松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

二、过程实录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对唱游戏活动,感受歌曲的对答情趣与亲情。

2、在游戏中充分展开想象创编歌曲,体验对唱活动的快乐情趣。

3、在游戏活动中,学会孵小鸡(撕贴)的方法。

(二)活动准备:

1、各种小动物的胸饰人手—:一只。(小鸡、青蛙、小牛、小狗、小猫等)

2、与幼儿一起创设游戏情景“ji窝”、“草地”、“花园”

3、蛋宝宝(椭圆形黄色蜡光纸)中间用缝纫机踩好小鸡的外形。剪好圆形、三角形、ji

4、录音机:磁带《小小蛋儿把门开》,比较悠扬的乐曲一段。

(三)活动过程:

师:“小鸡一一”

幼:“哎一—”

师:“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到花园去玩,好吗?”

幼:“好的一”

1、教师和幼儿边唱边跳进活动室,在花园的篱笆旁坐下。

2、在游戏中学唱新歌《小鸡小鸡在哪里》。

(1)学对歌词。

不错的师:“小鸡,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

幼:“好的。”

师:“小鸡小鸡在哪里?”

幼:“叽叽叽叽,在这里。”

师:“小鸡小鸡在哪里?”

幼:“叽叽叽叽,在这里。”

(2)学唱歌曲。

师:“鸡妈妈用好听的声音来问,你们会用好听的声音来回答吗?”即用琴伴奏。

师:“小鸡小鸡在哪里?”

幼:“叽叽叽叽,在这里。”

师:“小鸡小鸡在哪里?”

幼:“叽叽叽叽,在这里。”

3、在游戏中拓展思路创编歌曲,体验对唱活动的快乐情趣。

(1)玩游戏《捉迷藏》,借助胸饰创编歌曲。

师:“小鸡,我们来玩捉迷藏的游戏好吗?请你们躲在篱笆后面戴十二小动物的胸饰,变成其它小动物,妈妈唱到谁,就请谁边唱边出来,好吗?”

(2)发挥想象,创编歌曲。

师:“我们生活中,除了刚才唱的小动物以外,还有什么小动物会叫呢?它是怎么叫的?”

幼儿讨论后回答。

幼A:老虎它会叫的。啊呜啊呜

幼B:山羊会绵绵叫。

幼C:小牛会牟牟叫。

幼D:大白鹅会冈冈冈地叫。

幼儿回答后,个别唱,集体答。

4、变换角色,帮ji妈妈孵小鸡。

(1)听音乐做律动小鸡慢慢长大。

(2)师:“小鸡们都长大了,我好高兴哦!那么你们能不能帮我做事情呢?”

幼:“能~”

师:“ji棚里还有许多蛋宝宝,它们快要孵出来了,我们去帮助它们,让它们早点不错的出来,好吗?”

幼:“好的。”

(3)教师讲解孵蛋的要求,幼儿学习孵蛋的方法。

(4)将孵好的蛋(小鸡)贴在背景草地上。

(四)延伸活动:

1、玩体育游戏“小鸡吃虫”。

2、绘画“可爱的小鸡”。

3、进行探索活动“想站立的蛋宝宝”。

三、活动评价

教师能从幼儿的兴趣出发,精心选材,并以角色游戏的方法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了本领;:活动场景布置科学,富有童趣,活动中没有简单的说教,在自然而然中,幼儿不知不觉中就学会了歌曲。教师能站在启发和引导的地位,为幼儿提供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与条件,满足了孩子自我实现的需要。活动中教师自身饱满、向上的情感投入活动,影响幼儿,感染幼儿,幼儿情绪活跃,主动参与。如在师生对唱时,教师的眼神、手势让幼儿对创编充满了信心,使活动的过程真正成为促进幼儿主动发展的过程

幼儿园小鸡教案3

活动目标:

学习根据单幅图片中的景色和人物,按时间、地点、经过、结果的方式讲述。

能简单复述故事内容,并进行角色表演。

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活动准备:

《大象救小鸡》课件,单幅故事图片人手一张,故事要素标志一套。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察图片,知道讲清楚一件事必须具备的几个要素。

1、播放课件,引导幼儿观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有些谁?(同时出示要素标志)

2、 引导幼儿观察动物表情,猜想可能发生的事情及结果。(同时出示要素标志)

小结:我们在看一幅图讲故事的时候,要讲清楚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有些谁?发生了什么事情,结果怎么样,这样就能把故事讲的清楚、明白,完整、好听。大家都喜欢听。

二、 幼儿学习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和结果讲述。

1、 请个别幼儿尝试看图讲述,引导幼儿评议讲得是否清楚、完整、好听,为什么?

2、 幼儿和教师共同讲述故事,获得完整讲述的体验,并给故事起名字。

3、 每人一张图片(图片内容不一定相同),练习按时间、地点、人物、经过和结果进行讲述。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互相讲述。

4、 请个别幼儿讲述图片里的故事,与大家分享。

三、活动延伸:

故事图片投放到区域中,供幼儿选择、互相讲述。

活动反思:

这是一节语言领域中看图讲述活动,活动中教师结合中班幼儿年龄特征将故事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等要素以图片符号出示,帮助幼儿学习看图讲述,掌握看图讲述的方法。在进行活动时,教师的图片符号应在简化一些,更贴近幼儿,使幼儿易于掌握。教师也可以和孩子们一起设计讲述符号,这样孩子们会更喜欢看图讲述活动。

幼儿园小鸡教案4

【活动目的】

1、幼儿在扮演游戏里的角色中,学会想象,思考,理解游戏的内容,发展幼儿创造性思维能力。

2、幼儿能按照故事情节的发展初步学会创作简单的连环画。

3、懂得当同伴有困难时应热心帮助的道理。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5、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1、录有轻快音乐和雨声的磁带,录音机一台。

2、鸡妈妈头饰一个,小鸡头饰每人一个。

3、图片两幅,图一:小鸡的家;图二:小鸡过河情景。

【活动过程】

1、教师扮演鸡妈妈,幼儿扮演小鸡,在轻快的音乐声中到草地上做游戏。突然,天下起了鱼,鸡妈妈带着小鸡回家去。(出示图片一)

2、回家路上,鸡妈妈问道,前面有一条河,我们怎么过去呢?(出示图片二)

3、鸡妈妈启发小鸡们讨论过河的方法。

4、鸡妈妈启发小鸡们将刚才遇到的事情编成一个小故事,比一比谁的最有趣,说给同伴听。

5、请幼儿根据自己创编故事的情节,把它画下来,回家讲给爸爸妈妈听。

《小鸡过河》反思:

本次活动是一次集体阅读,主要在集体活动中,激发幼儿阅读兴趣,培养幼儿学会仔细观察阅读的习惯,让幼儿学习如何看图说话,启发幼儿开展讨论,鼓励幼儿相互合作进行角色对话、情景模拟、动作模仿等。

帮助幼儿学会抓住图中的重要元素,如:人物、景物等的变化,并请幼儿学会思考图与图之间的联系,锻炼幼儿看图说话中对故事情节和寓意的理解,通过孩子主体学习的过程,发展幼儿自身能力,达到教育效果。

幼儿园小鸡教案5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的情绪变化,体验师幼、同伴间共同游戏的快乐。

2.通过以游戏的方式了解熟悉音乐的风格。学习用创造性的动作自由表现乐曲中比力气、比跳舞、比嗓门的情节。

3.理解游戏玩法和规则,能跟着音乐的变化玩游戏。

4.启发幼儿按照原歌词的结构,创编新歌词并演唱。

5. 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活动准备】故事图片、音乐。

【活动过程】

1、幼儿听鸡和狐狸的故事。

(1)教师根据图片完整的讲述故事。

小鸡出门去散步,狐狸发现了小鸡,馋得直流口水,悄悄的跟在后面。当小鸡走出农场后狐狸跳了出来:"呵呵,看你往哪儿逃。"为了不让狐狸吃掉,于是小鸡想办法。首先小鸡想到比力气吓倒狐狸,小鸡说:"我的力气比你大。"狐狸说:"我的力气比你更大。"然后小鸡想到比跳舞将狐狸逗乐。小鸡说:"我的舞蹈跳得好。"狐狸也跳了起来:"我的舞蹈跳得更好。"接着他们比嗓门。小鸡伸长着脖子:"我的嗓门比你大。"狐狸也伸长脖子用尽力气:"我的嗓门比你更大。"最后,他俩都扯着嗓门大声叫,由于叫声太大了,结果把猎人给引来了,猎人看到狐狸,一枪把它打死了。于是小鸡得救了。

(2)进一步理解故事的内容,重点理顺小鸡和狐狸比试的内容与顺序。

师:狐狸有没有把小鸡吃掉,小鸡想了什么办法来战胜狐狸?比试了几个项目,顺序是怎样的?小鸡为什么要跟狐狸比叫声?

2、完整倾听音乐做律动,解决角色与音乐间的关系。

(1)师幼扮演小鸡随乐做初步的律动,解决小鸡的动作与音乐的关系。

师:现在,我们一起跟着小鸡去散步吧。

(2)幼儿扮演小鸡,教师扮演狐狸做律动,进一步熟悉小鸡的音乐与动作。

(3)师幼扮演狐狸,解决狐狸的动作与音乐的关系。

(4)幼儿扮演狐狸,教师扮演小鸡,进一步熟悉狐狸的音乐与动作。

3、听音乐的第二段,师幼共同玩小鸡和狐狸比斗的游戏。

(1)幼儿创造性的表演比力气。请个别幼儿创编动作:老师分别从面部表情、手的动作等方面进行引导。

师:假如你们是小鸡,你们怎么向狐狸展示自己的力气大?

(2)幼儿创编搞笑的舞蹈将狐狸逗乐。

师:你们会用什么样的舞蹈将狐狸逗乐?

(3)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出嗓门大。

师:用动作怎样显示出你们的嗓门大?

(4)师扮演狐狸,幼扮演小鸡,尝试进行比斗的游戏。

师:我们把刚才练习的本领连起来跟狐狸比试一次,看看我们的小鸡是不是真的能战胜狐狸。

4、分角色完整倾听音乐玩游戏。

(1)第一遍:教师请一名幼儿,并由幼儿自选角色,与教师完整倾听音乐玩游戏。

(2)幼儿俩俩合作扮演狐狸和小鸡,完整听音乐玩游戏,游戏后针对游戏规则等进行评价。师:游戏中出现了哪些问题?要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3)幼儿第二次进行完整玩游戏,游戏后针对游戏规则等进行评价。

小百科:狐狸身体纤瘦,毛长且厚。体长加尾长2到3英尺(60到90厘米)。 狐狸毛茸茸的尾巴是头部和身体的一半或2/3,尖嘴。

幼儿园小鸡教案6

活动目标:

1、复习8的组成,理解8的第一、二组加减含义,会根据算式算出得数。

2、对加减运算感兴趣,在游戏情境中体验快乐。

3、书写和表达、动手操作相结合,积极参加数学加减活动。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气球上打印7的组成;背景小鸡的家、8的一二组加减(活动的、书写的、游戏的)、记号笔、抹布、花娃娃、夹子、数字1-8

经验准备:学过8的组成,对7以内加减有一定理解。

活动过程:

(一)复习8的组成(情境——庆祝小鸡搬家)

游戏:放气球(歌曲问答:气球上面有题目,我们大家来放气球,8可以分成1和几,1和几组成8……)

(二)集体学习8的第一组加减(情境新房子里的小鸡的颜色不一样、小鸡去玩)

1、根据颜色不同,幼儿理解1只红小鸡和7只黄小鸡合起来是8只,引导列式计算1+7=8

2、把小鸡位置进行交换,幼儿感知小鸡总数不变的道理(巩固理解加法交换律),引导列式7+1=8

3、分别以1只小鸡去玩和7只小鸡去玩,引导孩子列式8-1=7和8-7=1,理解减法含义。

4、共同整理朗诵。

(三)探索学习8的第二组加减(情境:看花,为小鸡家门前的花娃娃打扮:用夹子扎辫子)

1、为花娃娃打扮;根据上面的算式,请你用夹子帮忙算出得数,既扎好了辫子又算出了得数。请大家试一试。

2、把花娃娃送到相应的花园里。(如2+6=送到8号花园)

3、孩子的经验作一整理。引发:你为花娃娃扎了几个辫子?为什么?

得出:2+6=8、6+2=8、8—2=6、8—6=2

4、小结:8的第二组加减。

(四)总结活动

看看花娃娃有没有哭。(评价对错)

延伸活动:区域活动中进行练习加减,学做小博士。

活动反思:

给幼儿与同伴足够交流、解决问题的机会。每当孩子遇到困难,我都会让他们先自己想办法,大胆去尝试。重视区域活动。活动结束后,重视活动延伸的指导,在区域活动中,让幼儿自由操作并做好记录。整个活动,尽力体现以孩子为主,教师为主导的和谐师生关系。大多数孩子能主动去学、愿学、乐学,达到预期的目的。

幼儿园小鸡教案7

活动意图:

结合我园开展的课题内容,我选择了符合我们小班幼儿年龄特点且具有色彩的的小动物—–小鸡作为本次活动内容:拓印画《漂亮的小鸡》。通过这节活动不仅使幼儿能运用老师提供的不同形状的橡皮印章大胆表现小鸡身上的花纹和色彩,同时激发幼儿对拓印画活动的兴趣。

第一次活动:

小班拓印画:漂亮的小鸡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正确的拓印方法装扮小鸡。

2、能大胆运用老师提供的操作材料进行印画。

3、提高幼儿对拓印画的兴趣。

4、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5、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不同动态的小鸡、老师的范例(鸡妈妈)一幅。

2、自制的不同形状的橡皮印章,印泥、抹布等。

活动过程:

一、通过"鸡妈妈"做客,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今天,有位客人来我们班做客了(出示鸡妈妈)","小朋友们看鸡妈妈好看吗?""哪里好看?"(身上有好看的小花、三角形—-)

2、"鸡妈妈有好多小鸡,它们也想和妈妈变得一样好看,我们一起来帮助它们,好吗?"

二、幼儿学习拓印画——小鸡

1、老师介绍操作材料:橡皮印章、彩色印泥。

2、老师示范拓印的方法:先选一个你喜欢的印章,有图形的朝下,然后在你喜欢的颜色印泥里沾一沾,颜色沾满印章后,印在小鸡身上(用力的按一按),最后把印泥提上来。

3、提出活动要求:

(1)选一个你喜欢的小鸡

(2)盖完一个图形后,我们可以换一个印章。

(3)如果换颜色,一定要用抹布把印章擦干净,再去沾另外一种颜色。

(4)图形不要印在一起,分开一点。

4、幼儿进行操作活动。

(1)鼓励幼儿大胆使用不同的图形和颜色。

(2)老师巡视幼儿的活动情况,及时的给予指导和帮助,使幼儿在活动时间内完成作品。

三、展示幼儿作品,相互交流评价。

自我反思:

这节课我是选了班级不同水平的幼儿来开展的,而且都是第一次用橡皮印章印画。其次,为了调动班级幼儿的活动兴趣,使活动效果更具趣味性,我准备了不同动态的小鸡模板,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喜爱选择喜欢的小鸡作画。本节课的开始部分,为了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我以"请客"的方式出示鸡妈妈让幼儿欣赏,并让幼儿说一说鸡妈妈身上的图案及颜色,帮助幼儿了解鸡妈妈身上好看的原因,为幼儿在后面的操作活动起到一个引领作用。第二环节的老师示范讲解,备课时我是让幼儿用印章在印泥上沾一沾(当时考虑到班级幼儿水平的差异),但为了操作活动的规范要求,在上这节课上我改变了沾色要求—–拿在手上拍印章,但在今天的活动中,只有个别幼儿能协调的沾印泥,并有意识的沾满颜色,能力较弱的幼儿只有在老师的提示下才能完成,老师不予帮助时,他们大多下意识的用印章沾印泥(和他们平时在美的术活动中使用颜色的习惯有关)。虽然我们提供的印章有多种图案,但孩子们更换意识不强,色彩也是较单一的使用,部分幼儿在老师的提示下才会更换,个别幼儿更换颜色时也没有意识用抹布把印章擦一擦,也许这和班上孩子刚接触这样的活动有关;还有就是发现孩子喜欢蘸一次印泥他们会接着按好几次,等图案不清楚了他们才想到蘸印泥,等蘸满印泥后他们又会在不清楚的图案上再印一次,造成有重叠的地方。对于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在最后的欣赏交流中,我有针对性的进行了小结,帮助幼儿梳理了活动要点,我相信下一次的活动,班上的孩子一定会有不同的进步。

徐老师:

活动目标制定很有针对性,也很具体,幼儿的活动积极性也很高,但是我总觉得开始部分的欣赏是不是可以提供几张有颜色的鸡图片,比如说大公鸡,它的身上就有很明显的颜色色彩,用它们来让幼儿欣赏,这样不仅能让幼儿发现颜色同时也能激发幼儿使用颜色的欲望。

袁老师:

老师示范讲解时不够具体、细致,交代操作要求是时也一样,小班孩子毕竟才接触这样的活动,所以,我觉得,老师讲解和交代要求时一定要具体,这样,不仅能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同时也能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高老师:

班上幼儿在选择小鸡时出现了较长时间的隐形浪费,小鸡不同的动态设计的很好,但在幼儿操作时不要让他们现选,可以直接将不同造型的小鸡放好,让幼儿直接到桌前找一只小鸡进行操作,这样就不会出现几个孩子同时抢一个小鸡的现象。

针对课中发现的问题,在二次备课时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调整:

1、开始部分的欣赏改为欣赏公鸡图片(色彩特征较为明显),同时提问也做相应调整。

2、考虑我们小班幼儿动手协调能力较弱,要求幼儿用印泥拍色改为直接用印章蘸印泥。

3、让幼儿选自己喜欢的小鸡环节改为让幼儿直接到操作的桌前作画(老师事先将小鸡摆放好在桌上)。

第二次活动: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正确的拓印方法装扮小鸡。

2、能大胆运用老师提供的操作材料进行印画。

3、提高幼儿对拓印画的兴趣。

活动准备:

1、三张不同色彩的公鸡图片。

2、不同动态的小鸡、老师的范例一幅。

3、自制的不同形状的橡皮印章,印泥、抹布等。

活动过程:

一、通过欣赏公鸡图片,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今天,有客人来我们班做客了(出示公鸡图片)","你们喜欢它们吗?为什么?"

2、"这里有好多小鸡,它们也想和这几只漂亮的大公鸡一样,穿上漂亮的衣服,我们一起来帮助它们,好吗?"

二、幼儿学习拓印画——漂亮的小鸡。

1、请幼儿欣赏老师的作品,并介绍操作材料:橡皮印章、彩色印泥。

2、老师示范拓印的方法:先选一个你喜欢的印章,有图形的朝下,然后在你喜欢的颜色印泥里沾一沾,颜色沾满印章后,印在小鸡身上(用力的按一按),最后把印泥提上来。

3、提出活动要求:

(1)一个印章可以在不同的地方多盖几个,然后可以再换一个自己喜欢的印章印。

(2)印章要蘸一次盖一次。

(3)如果换颜色,一定要用抹布把印章擦干净,再去沾另外一种颜色。

4、幼儿进行操作活动。

(1)鼓励幼儿大胆使用不同的图形和颜色。

(2)老师巡视幼儿的活动情况,及时的给予指导和帮助,使幼儿在活动时间内完成作品。

三、展示幼儿作品,相互交流评价。

自我反思:

本节课的活动比第一次活动效果明显好很多,特别是公鸡图片的提供,有了直观的图片色彩欣赏,幼儿在用色上明显积极、主动了许多,大部分幼儿都能主动的去选颜色、换颜色。在示范、交代要求中,吸取上次教训,我注意了讲解的细致,且针对性,使幼儿在活动中,操作方法表现的较规范。当然不是每一个幼儿的操作都很规范,个体的差异,还是有个别幼儿需指导、帮助。在幼儿操作环节,我没有刻意的去强调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小鸡,所以这次活动没有出现争抢的现象。总的来说,这节课活动效果还是挺满意的,幼儿的作品色彩丰富、内容饱满,效果很好。

徐老师:

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很好,幼儿都能按活动要求完成了活动内容,各环节过度很自然,老师的提问及示范讲解很有针对性,帮助幼儿较好的理解活动内容。开始的图片提供的很好,但如果能把图片用视频进行情景化,增加趣味性就更好了,还有就是最后的作品展示,我觉得应前呼后应,应该准备一个背景图,将幼儿的作品放在上面(视频中的背景如草地或栅栏等),这样整个活动就更完美了。

袁老师:

这两次活动,不同动态的小鸡我们花了很长时间,特别是小鸡的脚剪起来很花功夫,虽然小鸡很好看,但我觉得是不是可以不用剪出小鸡的脚等一些细节的地方,直接剪出不同动态的小鸡剪影画,其实,我们活动的重点不是小鸡的外形,重点而是让幼儿大胆表现色彩和图案,其实剪出的剪影画小鸡也很好看,我试过了,大家可以看一看。

第三次活动:

1、开始的欣赏图片改为视频欣赏。

2、幼儿操作材料—-小鸡,全改为不同动态的剪影画。

3、提供了摆放幼儿作品的背景图一幅(草地和栅栏)小组老师的评价:

通过两次的改进,这节课又有了新的进步。整个活动前呼后应。视频的欣赏不仅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同时也达到了调动幼儿大胆用色的目的。整个活动程序很清楚,各环节过渡也很自然,老师的组织语言也很到位,特别是老师的示范和讲解很有针对性、指导性,促使幼儿在活动中能规范操作,较好的完成了活动内容,使幼儿在活动中不仅较好的掌握了用橡皮印章拓印画的技能,同时也使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不同动态的小鸡剪印画及背景图的的提供,丰富活动内容的同时,也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欣赏性,同时也使整个活动更显完整、完美。

幼儿园小鸡教案8

活动目标:

1、能区分小鸡走与老鹰飞的不同音乐,会做相应的动作来表现角色特点。

2、知道找空地方,不与同伴碰撞。

3、遵守游戏规则,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场景设置:草地

游戏组织:

一、自编故事《老鹰抓小鸡》,引起幼儿兴趣

二、倾听音乐,区分小鸡走与老鹰飞的不同音乐,学做小鸡走、捉虫、老鹰飞等动作

三、幼儿游戏

1、教师介绍游戏玩法:

全体幼儿当小鸡,教师当老鹰,游戏熟悉后也可请小朋友当老鹰。

音乐(一):小鸡出来找虫,玩耍。

音乐(二):老鹰飞来了,小鸡们立即蹲下,表示躲起来了,老鹰飞一圈后,没见到小鸡,灰溜溜地回家了。

音乐(一):小鸡继续在草地上找虫,玩耍。

2、幼儿完整玩游戏

提醒幼儿先干什么,再干什么?

学会四散地做动作,互不碰撞。

老鹰出来时,小鸡能努力控制自己蹲下不动,不被老鹰捉到,体验成功的快乐。

幼儿园小鸡教案9

活动目标:

1、感知4以内物体的数量,并手口一致地点数4以内实物并说出总数。

2、能够一边操作一边讲述,能有序的整理操作材料。

3 、增强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草地背景。小鸡,小鸭,小猫,小狗,小兔等卡片(数量1—4)若干,小虫,小鱼,骨头,萝卜等图片各若干。

2、小碟若干。

活动过程:

1、数数小动物:鼓励幼儿逐个讲述每张卡片上动物的数量,帮助幼儿获得确认物体数量的基本方法是手口一致地点数,进一步体验最后一个数字表示被数物体的.总数。

教师:草地上有许多小动物,看看他们各有几只。

幼儿数一数说一说,草地上有1 只小黄鸡,2只小黑鸡等

教师:用什么来表示小动物各有几只呢?

幼儿用点卡表示小动物的数量。

2、小动物找朋友

教师:小动物要找朋友玩,找谁呢?小动物要找和自己一样多的动物作朋友。

幼儿操作,将一样多的小动物摆放在一起。

教师引导幼儿发现,概括:他们都是4只小动物。

3、喂小鸡吃食。

*喂小鸡吃食。

教师出示虫子。

教师:小鸡肚子饿了,它喜欢吃什么呢?每只小鸡吃一条虫子,谁愿意来喂它们。

请个别幼儿示范喂一只,鼓励幼儿边喂边说:1只小鸡吃1条虫,2只小鸡吃2条虫。

*幼儿可以自主地选择活动:

教师鼓励幼儿先数数每张卡片上有几只小动物,再喂食物,边喂边说:例如:4只小鸡吃4条小虫子。

*送小鸡回家。培养幼儿从小养成有序整理学具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师:喂鸡吃饱要回家了,我们先把小虫子放到小碟子中,再把小鸡放到盘中。

3、换组活动。

4、唱儿歌活动结束。

儿歌:《数小鸡》

鸡妈妈数小鸡, 一二三四五六七。 一只小鸡在吃米, 两只小鸡抢东西, 四只小鸡叽叽叽, 躲在妈妈怀抱里。

幼儿园小鸡教案10

 活动目标

1、运用自己身体的各个部分,运用想象来表现小鸡出壳的动作。

2、体验舞蹈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Ppt课件,一个礼品盒,一个鸡蛋,一张鸡妈妈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热身运动)

1、T:现在老师手里拿着一个鸡妈妈的图片,老师把它贴到自己身上,那老师就变成了谁?

S:鸡妈妈。

T:那我的小鸡宝宝们在哪里?

S:在这里。

T:那让我们一起跳个舞吧。

2、T:今天啊,鸡妈妈很高兴,因为鸡妈妈收到了一个礼物,小鸡宝宝们想不想看?

S:想。

T:里面装了什么呢?(请幼儿猜想)

T:哦,原来里面装了一个鸡蛋。

二、基本部分

1、T:在这个鸡蛋里面住着谁呢?

S:小鸡。

T:小鸡在里面它说它太热了,要让鸡宝宝们帮一个忙,帮他想一个办法怎么从蛋壳里面出来呢。

S:可以敲碎它。(请小朋友自由回答)

2、T:现在请小朋友们想象一下,你就是那只小鸡住在一个像鸡蛋一样的房子里面,可是这个房子没有门也没有窗,那么你们怎么从这个家里面出来呢?(引导幼儿用身体的各个部分来展现小鸡出壳的动作,请好的幼儿来演示一下,让其他的幼儿跟着学)

3、现在让我们听听歌里面的小鸡是怎样出壳的。(安静聆听)

4、听歌词请幼儿创编动作,并请小朋友学习。

5、T:现在让我们跟着音乐来把舞蹈再跳一遍吧。

6、T:小鸡宝宝们跳舞跳的开不开心啊,把你们的牙齿露出来给妈妈看看。现在让我们对着客人老师,把舞蹈表演一遍好不好?

三、结束(放松运动)小鸡宝宝们跳了一会舞也累了,让我们听一段音乐放松一下吧。

外面的阳光真好,让我们去外面散步吧。

活动反思在请幼儿创编小朋友学习的时候,老师可以边说歌词边让小朋友做动作。并且在最后听音乐表演之前可以把所有的歌词都串联起来,一起先表演一遍。对于个别幼儿创编的动作,教师不要一味的否定,而应该采用鼓励的方式。

幼儿园小鸡教案11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用团圆、连接的方法塑造圆圆的小鸡形象。

2、尝试捏出小鸡尖尖的嘴巴,并借助辅助材料装饰小鸡的眼睛。

3、初步产生对泥工活动的兴趣,愿意进行泥工活动。

活动准备:

人手一块泥工板,橡皮泥两块,红豆或绿豆若干。

活动过程:

一、念儿歌玩猜测游戏,引发幼儿的兴趣。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念《公鸡头、母鸡头》儿歌,师生玩猜测游戏。

二、观察玩具小鸡。感知小鸡的基本特征,引发幼儿关注小鸡。

教师:这是什么?小鸡是样子的?

教师念儿歌《小小鸡》,概括出小鸡的基本特征。例如:

小小鸡。叽叽叽,

尖嘴巴,圆身体,

身上穿着绒毛衣,

爱吃小虫爱吃米。

三、启发幼儿探索用泥工制作小鸡。

教师:这是什么?怎样用橡皮泥制作小鸡?

四、示范讲解制作方法。

将大块橡皮泥在手掌中团圆,搓出圆圆的身体。

将小块橡皮泥团圆为圆圆 的头。

在小鸡的头上捏出尖尖的嘴巴。

用红豆或绿豆嵌在头的两边作为小鸡的眼镜。

将小鸡的头轻轻地连接到身体上。

五、提出制作要求,鼓励幼儿按照要求大胆地进行泥工活动,

幼儿操作活动,教师巡回观察,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六、组织幼儿相互欣赏放在泥工板上的小鸡,教师给予表扬和鼓励。

七、鼓励幼儿 和 老师一起念《小小鸡》。

幼儿园小鸡教案12

活动目标:

1.了解小鸡出生的过程。

2.发展观察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对小动物产生爱心。

4.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5.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幻灯片。小鸡是怎么出身的。

2.声音。公鸡.母鸡.小鸡.

活动过程

一.听听什么声音

播放声音;鸡叫声音

提问;请小朋友听听这叫什么声音?

小朋友知道小鸡是从哪儿来的呢?(幼儿互说)

二.听故事.可爱的小鸡

1.教师:刚才小朋友讲了很多,那么小鸡究竟是从哪儿来的呢?

请小朋友听听故事里是怎么说的

2.教师讲故事

提问:瞧!这是一群多么可爱得小鸡啊!毛茸茸的,它们究竟是从哪儿来的呢?

(鸡妈妈生的)

老师:鸡妈妈是怎么生的呢?

(鸡妈妈蹲在鸡蛋上生出来的)

教师:那么蛋是从哪儿来的呢?

(母鸡生的)

三.了解鸡的成长

1.课件:鸡的成长

母鸡生蛋.母鸡孵蛋.小鸡啄破壳出来了.变成毛茸茸的小鸡.小鸡长成公鸡母鸡

2.提问

1)鸡蛋怎样才能变成小鸡呢?(鸡要蹲在上面)

鸡妈妈用自己的身体来暖和这些鸡蛋,鸡蛋在妈妈身体下面很暖和很暖和,鸡妈妈要化好长时间,这些鸡蛋里才能长出小鸡.

2)鸡妈妈蹲在上面这叫什么呢?

( 这叫孵蛋)

谁会用完整的话来讲一遍?(鸡妈妈蹲在鸡蛋上这叫孵蛋)

小朋友都来学鸡妈妈孵蛋(动作)

3.教师:鸡蛋里孵出了小鸡。小鸡看到外面很热闹,很想出去,可是它们怎么出来呢?(它用嘴把鸡蛋壳啄破就出来了)

那个小朋友会说小鸡是怎么样出来得?(把鸡蛋壳啄破)

请小朋友一边学习鸡啄破壳 一边说(动作.语言)

小鸡破壳出来了,变得毛茸茸的,可爱极了。

4.教师:小鸡每天要吃很多东西,你知道小鸡他吃些什么东西么?(米.虫.菜)

5.教师:小鸡一天天长大了它变成什么了?(公鸡.母鸡)

公鸡怎样叫?母鸡怎样叫?

四.教师总结

小朋友都知道小鸡是从哪里来的了,请跟着老师轻轻说

母鸡生蛋.鸡妈妈孵蛋.小鸡啄破壳出来了.变成毛茸茸的小鸡.小鸡吃很多东西.长成大公鸡和大母鸡.大母鸡又能生蛋了

反思:

我的活动适合我的儿童,这个游戏可以让孩子们更多的了解身边的小动物,不仅增长了知识,而且还让孩子们有了更多的爱心起保护小动物我认为我的这次活动是值得的但是也有一些小朋友没有积极参与活动,我想,是我的活动还没有很完整,所以我会努力工作积极思考,多给幼儿倾听的机会 ,多讲有趣的故事来激发幼儿的兴趣。

幼儿园小鸡教案13

一、活动目标

1.愿意用不同的节奏体现角色,尝试复合节奏。

2.通过游戏体验同伴分组合作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公鸡、母鸡、小鸡的图片。

三、活动过程

(一)可爱的小鸡

T:(出示小鸡图片)春天到了,小鸡来到草地上唱起快乐的歌!(叽叽叽叽,叽叽叽叽)

T:小鸡怎么唱?

(二)母鸡找小鸡

1.母鸡叫

T:(出示母鸡图片)鸡妈妈也来到草地上找她的宝宝,它是怎么唱呢?(咯咯哒、咯喀哒)

2.找小鸡。(老师扮演母鸡,小朋友做小鸡,节奏对答)

T:母鸡边走边唱:咯咯哒,咯喀哒,想把小鸡找回家。小鸡听到妈妈的叫声说: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妈妈我在这。

3.幼儿交换角色再次游戏。

(三)小鸡、母鸡一起唱歌

1.幼儿分组扮演小鸡和母鸡的角色尝试复合节奏。

T:现在母鸡和小鸡一起唱歌,一起开始一起结束。

2.交换角色再次游戏,引导幼儿坚持自己的节奏。

3.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再次游戏,引导幼儿表现强弱。

(四)鸡的一家

T:(出示公鸡图片)公鸡听到了歌声也想来参加,公鸡怎么叫?(喔喔喔),老师扮演公鸡,与孩子配合一起唱,分3组分别扮演角色尝试复合节奏。

操作提示

当语言与音乐相结合时,就产生了节奏性的语言。这种节奏性的指导语言在律动中被较多地运用,它能帮助幼儿感受音乐节奏,理解记忆动作。在活动中,老师层层深入,从两个角色的节奏复合到三个角色的合唱,由浅入深,为孩子搭建上升的阶梯。

另外,为帮助幼儿稳定表现节奏,老师可突出旋律节奏与动作的配合,例如:语言辅助:左一下,右一下,咯咯哒,咯咯哒,为节奏做暗示,使孩子更明确动作要符合节奏的进行。这比起“你们动作要听好节奏”等抽象的要求来得直观而且有趣。图谱中,最好能用小鸡、母鸡、公鸡的形象代表X。

幼儿园小鸡教案14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感受小鸡的出壳过程。

2.通过小鸡出壳的情境,随乐一下一下做小鸡出壳的动作,并能大胆创编小鸡破壳的简单动作。

3.感受音乐,愉快参与活动,体验小鸡出壳的喜悦。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小鸡身体部位图片、课件。

2.经验准备:积累有关母鸡生蛋、孵蛋和小鸡出壳方面的知识。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做小鸡躲到壳里的动作

1.听!什么声音?仔细听听呢。

2.提问:是谁呀?它在又黑又挤的哪儿呀?那它想出来见谁?

3.那我们所有的宝宝都躲到蛋壳里去,变成一只在蛋壳里的小鸡。

小结:我们现在都变成了躲在蛋壳里的小鸡宝宝了。

二、根据音乐创编小鸡出壳前的动作

1.鸡妈妈来了,听一听鸡妈妈会说些什么。

2.提问:妈妈说什么?

小结:鸡妈妈是在告诉我们,可以用自己的身体把蛋壳弄破。

3.小鸡宝宝们想想,我们可以用身体的哪些部位来碰蛋壳?(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图片,幼儿随乐试一试)

4.听音乐创编身体动作。

(1)那现在,我们试试用我们自己想的办法,跟着音乐有节奏地来碰碰这块蛋壳,看看这块蛋壳会怎么样?

(2)播放音乐,幼儿跟着音乐自己用身体的各部位创编小鸡出壳的动作。

(3)妈妈发现宝宝们都很聪明,想了各种各样的办法去碰蛋壳。

5.鸡妈妈的好办法。

(1)看看我们的蛋壳怎么样了?可是蛋壳虽然摇起来了,我们的鸡宝宝能出来吗?

(2)没关系,妈妈说,它有一个绝招,要告诉我们一个好办法,想不想听?

(3)让我们来听听,妈妈要用到什么好办法?

小嘴小嘴啄一啄,

头儿头儿顶一顶,

翅膀翅膀推一推,

小脚小脚踢一踢,

屁股屁股扭一扭,

扭一扭呀扭一扭。

(4)哎哟!鸡妈妈告诉我们的办法是什么呀?

我们小宝贝们刚才没有想到的办法,是什么呀?

小结:原来妈妈的办法呀,就是让我们小宝贝们把刚才我们想的办法全部用上,小鸡们,你们行不行?

6.幼儿听音乐做律动。

(1)那我们要加油了,把妈妈的办法全部用上,看看我们的蛋壳又会怎么样?准备好。(听音乐律动)看看那我们的蛋壳怎么样了?裂缝了。

(2)一定是我们的力气不够大,那我们再来一次,有节奏地顶蛋壳。鸡妈妈,这次我们一定行。加油,我们的蛋壳要开了。(再次听音乐律动)

三、小鸡宝宝出壳。

1.我们的蛋壳怎么样了?我们终于把蛋壳顶开了。

2.看看小鸡宝宝有没有出来。

3.多亏你们加油努力,小鸡宝宝出壳了,真高兴。

四、小鸡走出活动室。

我们一起和鸡宝宝出去散步吧。

幼儿园小鸡教案15

一、设计意图:

动物是孩子们的好朋友,喜欢动物似乎是孩子们共同的天性。小鸡是孩子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动物,孩子们对于小鸡的本领也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对小鸡的动作有浓厚的模仿兴趣。对于小班幼儿来说,为了让孩子们能够积极地参与到美术活动中来,对玩色产生兴趣,我在此次活动设计的过程中,创设了一定的情境,以故事的形式导入活动,让孩子们更为自然地融入到活动中。引导幼儿尝试用曲线来表现扭动的小虫,感受小鸡捉虫游戏的快乐。

二、活动目标:

1、尝试用棉签蘸画小虫,对玩色感兴趣。

2、感受帮小鸡捉虫的快乐。

三、活动准备:

小鸡的图片、有太阳和草地的背景板、画有小鸡和草地的幼儿绘画纸、棉签、颜料、擦手毛巾等。

四、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1、价值分析:组织谈话,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2、出示背景图:

(1)提问:看看谁来了?

(2)提问:小鸡怎么了?我们怎么帮助它?

3、小结:小鸡肚子饿了,我们可以喂虫子给它吃。

(二)示范操作。

1、价值分析:在游戏情境中,尝试用棉签蘸画小虫,体验玩色的乐趣。

2、出示示范画。

(1)提问:小虫长什么样子?

(2)小结:小虫的身体长长的、弯弯曲曲的。

3、教师示范拓印。

(1)提问:小鸡要去草地上捉虫,请了一些朋友来帮忙,看看是谁?

(2)指导语:小棉签,喝点水,站在纸上扭一扭,捉到一条小虫子。

4、请个别幼儿示范。

5、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交流分享。

1、价值分析:感受小鸡捉虫游戏的快乐。

2、提问:你最喜欢哪条小虫,为什么?

3、结束语:谢谢你们帮小鸡捉了许多小虫,小鸡们再也不会饿肚子了!我们一起到外面去帮小鸡捉虫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