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幼儿园教案 > 【精华】幼儿园大班教案范文锦集四篇

【精华】幼儿园大班教案范文锦集四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8.69K 次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华】幼儿园大班教案范文锦集四篇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 在故事情境中萌发了解自己身高的愿望。

2. 在简单的量一量、比一比中发现自己长高了,体验长大的快乐。

3. 学习正确的测量方法。

4. 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 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1. 课件《小熊想长高》,故事《小熊想长高》。

2. 测量幼儿身高的标尺。

3. 课件创设好活动室环境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关键提问:

1. 为什么小熊的鞋子和衣服都变小了?

2. 你们有没有长高?

二、探索体验

1. 第一次体验:了解自己去年的身高。

问:(1)请你们分别找找自己的照片,看一看自己去年有多高?

(2)老师这里有一把大尺,尺上面的彩色线条表示什么?

2.第二次体验:量量自己现在的身高。

问:大家是不是比去年高了?我们再来量一量,看看自己现在有多高?

(1) 师幼个别示范测量方法,并用儿歌小结测量方法。

(2) 幼儿示范测量方法。

(3) 自由结伴,测量身高。

3.分享交流。

问:(1)现在你有多高?比原先长高了吗?

(2)找找现在班里谁最高。

三、故事延伸

1.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小熊和他的妈妈想了什么办法?

2.为什么小熊用小树来量身高会觉得自己变得越来越矮?这是怎么回事啊?

反思

一、 本次活动设计体现层层递进

活动的三大环节(故事导入——探索体验——故事延伸)设计巧妙,层层递进。首先通过故事中的问题,引发幼儿探索的兴趣,产生对身高“量一量、比一比”的愿望;在探索体验环节中,幼儿通过两次递进方式的体验,既获得了长高的快乐体验,又积累了正确的测量方法,活动目标达成度较好;在故事延伸的第三环节,用“问题”的形式,留下后续探索的引子,体现了探究活动由浅入深的特点。

二、 细节处理体现逐步推进

第二环节“探索体验”部分的细节处理较为适宜。先后两次让幼儿体验自己长高了,无论是内容还是教学方法的运用都体现了“递进”。让幼儿运用他们喜欢的水果标尺进行测量,既让他们学习了测量的方法,又体验到自已长高了,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有效地实现了活动目标。从活动现场我们也可以看出,幼儿的测量经验积累有序、逐步递进中,凸显了科学活动的价值。

三、 需要调整的策略

第三个环节“故事延伸”部分,教师不易过多地担心因幼儿情绪高涨而影响班级常规,要善于抓住幼儿的探索兴趣,及时提问,如继续寻找测量参照物测量自己的身高等,引起幼儿进一步思考和探索。不可在平时的区角活动中,为幼儿提供和“长高”有关的书籍、故事录音,让幼儿能围绕主题继续探索;也可保留“比比谁长高了”的环境布置,以供幼儿再次体验。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以自身和客体为中心区分自己身体的左右,分清左边和右边。

2、能遵守活动规则,听到信号后及时做出反应。

3、发展幼儿的空间方位知觉和判断力。

4、让幼儿认识左右。

活动准备

1、课件

2、幼儿数学用书第七页,笔人手一支

活动过程

一、谜语激趣

谜语:一棵小树五个杈,不长树叶不开花。从早到晚不讲话,写字画画不离它。

二、区别以自己身体为中心的左右

1、区别左右手。

(1)请小朋友举起拿笔的那支手,招招手并交流做哪些事情需要右手。

(2)请伸出左手摇一摇。

(3)游戏:听口令举手

(游戏中增加难度,说相反:我说左手,你举右手等。)

2、区别左右脚。

(1)交流身体上除了左手、右手,还有什么有分左和右的?

(摸摸耳朵,捂捂眼睛,踏踏脚)

(2)竞赛游戏:点鼻子。

(游戏中增加难度,说相反:我说左眼,你点右眼等。

(3)小结:知道左和右,左手这边是左边,右手这边是右边。

三、感知左右

1、交流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

(1)你的左边是谁?在活动室里你的左边有什么?

(2)你的右边是谁?在活动室里你的右边有什么?

2、改变方位再交流左右边有什么?

四、感知以客体为中心的左右

1、教师用左手拿一本书,请幼儿说说书在老师的哪只手。

2、讨论:书是在老师的左手,为什么许多小朋友会认为书是在老师的右手呢?

(让幼儿知道:当自己和别人面对面的时候,自己的左边和别人的左边不在一个方向)

3、请个别幼儿拿书,大家分辨他是用哪只手拿书的。

五、幼儿操作

1、打开幼儿用书,说说图画里的小朋友是用哪只手拿书的。

2、将用左手拿书的小朋友圈出来。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学习用数字记录撒花片的结果。

2、发现多次记录结果的异同,体验将八个花片分成两份,会有不同的答案。

3、大胆地和老师、同学交流记录结果,体验操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8片纸片(纸片一面红色,一面绿色)及一张记录纸(中间用线隔成两块),笔。

知识准备:幼儿已有简单数字组成的基础。

活动重难点:通过动手操作,让幼儿学习用数字记录撒花片的结果。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察“小纸片”。

师:小朋友看看我手上拿得是什么?

幼:纸片。

师:对了,那你们来数一数,我手有多少片小花片?(8片)看看这纸片跟我们平常的有什么不一样吗?

幼:正反两面的颜色不一样。

师:嗯,看得真仔细。

二、撒纸片

(1)撒一撒、写一写

老师示范并介绍活动要求。

师:现在我把这8个小纸片撒一下,看看会发生什么情况?

教师撒花片,幼儿观察。

师:看到什么了?

幼:有些是红色,有些是绿色。

师:对了,我们来数数看有几片红色的,几片绿色的吧。

数完了我们该怎么样把这个答案记录下来呢?

幼儿自由说想法。之后一起选出列分合式的方法。

在黑板上教给幼儿写法并说出表示的意思。

今天我也给你们每人都准备了8个小花片,你们想不想也来操作一下呢?

幼:想。

师:好。不过在操作之前我可是有要求的,你们可要听清楚哟。把8片纸片抓在手里,轻轻地撒在桌面上,看一看有几片是红色的,几片是绿色的。之后把结果用分合式的方法记录在这张空白记录单黑线上方,总共撒满8次,每次将8片纸片全部抓在手里再撒;每撒一次,记录一次,撒好后要及时记录撒出的结果,记的和撒的结果要相同,相同的结果不再记录,若撒出结果出现8片全是红色的或绿色的也不记录。听清楚了吗?呆会音乐一停,你们就要停下来好吗?

(2)试一试

幼儿游戏,老师注意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看是否按要求进行活动。

三、展示、交流

师:好了,现在我请两个小朋友来介绍一下自己记录的结果,老师在黑板上用数字记录,并让其他幼儿补充。

四、寻找规律。

师:现在请小朋友观察一下自己的记录单,看看上面的数字有没有规律,该怎样排列才不会让记录重复呢?

幼儿大胆提议。

如说不出,教师提议:将数字按照左边从大到小排列,右边从小到大排列,数数一共有几种方法。看看这个数字比8少几?(少1)

教师小结:刚刚我们操作过后知道了8可以分出7种方法来,比8少1。那如果按这样来算,7应该会分出几种方法呢?(6种)6呢?(5种)是不是这样的结果呢?我们呆会下课后可以再继续来分一分,看看我们刚刚的说法对不对好吗?

幼:好。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欣赏仰望的树林,感受仰望时高高的`大树伸向天空所带来的独特视角美。

2、了解仰望时树干的粗细变化,并通过合作的方式表现仰望的树林。

【活动准备】

1、配乐ppt《仰望的树林》,树林的图片若干,背景音乐。

2、油画棒,水粉颜料、排刷。

【活动过程】

一、欣赏图片,感受仰望的树林。

1、师:今天陆老师带来了一些照片,待会看完以后请你说一说这是在哪里拍摄的?(幼儿欣赏图片后提问:这些照片是在哪里拍的?)

2、师:我们要用什么样的姿势才能看到这样的树林?请你来学一学这个姿势。

3、师:哦,要把头抬起来,这个姿势有个好听的名字叫“仰望”。幼儿学说。

二、观察树林,了解仰望时树干的粗细。

1、师:你觉得仰望的树林跟我们眼睛平视看到的树林一样吗?怎么不一样?

2、总结:仰望时,树干是从四面八方伸向当中的天空的。

3、出示ppt6,师:那请你再仔细看看,仰望时树干从四周往当中伸的时候有什么变化?

4、总结:我们发现仰望的树林四周的树干粗,伸向当中的天空的越来越细。

三、集体尝试,学习树林画面布局

1、师:仰望的树林可真美,那我们一起来抬起头,脑中想像一下,树干从四面八方伸向当中的天空,由粗慢慢变细,高高的树干中间留出了一片小小的天空。你们脑中看到这样的树林了吗?

2、师:你们想不想把这个美丽景色留在画纸上?谁想先来试试看。(请两个幼儿上前示范,教师评讲,指出画画的要点)

3、师:树干画好了,还缺什么?

△师:大自然中的树叶有哪些颜色?可以用一个什么好听的词语来说一说?

4、师:今天我们请排刷来帮忙,点画出美丽的叶子。

(小排刷,斜着拿,大树叶,重重点,小树叶,轻轻点,这棵树,点一点,那棵树,点一点,换支笔,换种颜色点一点。)

四、操作

1、师:你们想试试吗?待会四个人一起合作,在一张纸上画画。先用油画棒画出树干和树枝,再用排刷点画出美丽的叶子,注意画的时候纸的四周都要画上树,所有的树都伸向当中的天空,留出当中圆圆的天空。

2、幼儿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树林里的树都很高,要把树干画的长一点)

五、评价

1、师:你最喜欢哪个树林?喜欢它什么地方?

2、师:仰望的树林和我们平视时看到的树林有不一样的美,待会我们再去找一找,周围还有哪些仰望时看到的情境和平视时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