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幼儿园教案 > 幼儿园大班教案《树》(15篇)

幼儿园大班教案《树》(15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3.22W 次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树》,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大班教案《树》(15篇)

幼儿园大班教案《树》1

教学活动:

用多种材料进行测量,探索测量工具的长短与测量次数、长度的关系,对测量活动感兴趣。

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

蜂蜜蛋糕树绘本ppt;

大图(次数一样,测量工具不一样;长度一样,测量工具不一样);

测量工具(棉签、回形针、小棍);笔

活动内容:

蜂蜜蛋糕树

活动过程:

一、阅读绘本,感知测量(8—9分钟)

师:今天,张老师带来一个有趣的故事,一起来看看。

1、阅读绘本前几页,引出问题

提问:小老鼠和阿力挖到蜂蜜了吗?为什么没有挖到?

【引导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出示图片,了解测量工具的长短与测量长度的关系

师:小熊猫从家门口走路5步,小老鼠它们也走路5步,它们是用什么测量的?

【说出脚步,一种自然测量工具】

师:这是它们走一步的距离,你们觉得哪个是小老鼠一步的距离?哪个是阿力走一步的距离?

【幼儿进行选择正确的脚印】

师:小老鼠走了5步的距离有多远呢?我们一起来测量一下?

【老师示范测量,运用儿歌复习正确的测量方法。】

师:大河马阿力也走了5步,阿力走的长度,谁来测量一下?

【请个别幼儿测量】

师:现在你们知道为什么它们没有挖到蜂蜜了吗?

师小结:小老鼠的脚步小,用来测量的测量工具短,所以测量出来的长度短;河马的脚步大,用来测量的测量工具长,所以测量出来的长度也长,因此,虽然都走了5步,测量了5次,但是长度不一样。

3、再次阅读,发现秘密

师:我们看看它们有没有发现?

小结:原来,小小的测量还有这样一个秘密,怪不得它们挖不到蜂蜜。测量还有什么小秘密呢?请你们来发现一下。

二:操作体验,探索关系(15分钟左右)

1、 幼儿测量

师:老师把大熊猫的家到蜂蜜的距离画出来了,请你用老师提供的测量工具来测量一下,看看测量结果都一样吗?

【师交代要求:请你每次选择一种测量工具,测量好后,把测量次数记录下来。】

2、 记录结果

师:用回形针测量时测量了几次?用棉签测量用了几次?用小棒测量了几次?

【师幼共同记录】

3、 发现关系

师:用什么测量工具测量的次数最多?用什么测量工具测量的次数最少?为什么?

师小结:相同的长度,测量工具越长,测量次数越少,测量工具越短,测量次数越多。

三:经验迁移,应用生活(6分钟)

师:你们喜欢测量次数多一些还是少一些呢?

小结:测量次数少一些会更准确.

你们经过三年的幼儿园生活都长高了,马上要上小学了,会学习用尺子测量自己的身高还有学习用品等,今天老师带来一些常见的尺子,你们猜猜测量不同的物品时会选用哪种尺子呢?

【引导幼儿选择量具,激发测量兴趣。】

小朋友们真聪明,故事里的小老鼠也很聪明,我们看看它有没有挖到蜂蜜?

数学活动【蜂蜜蛋糕树】自我反思

我的数学活动非常适合我们班孩子。效果也很好。参与活动幼儿37人,只有3人不太积极,原因是:他们的注意力不太专注,老师的问题已经提了出来,而他们孩子走神,在老师进行提醒后好了很多。

优点

2; 从整个过程中看出我们班的孩子思维非常活跃,过程中有他们不断的发问,老师也随机给予了答案,可以看出孩子们平日里的思维锻炼与发展,以及平日里宽松的教育氛围。

不足:

1、老师细节关注不够,在幼儿没有弄明白究竟测量从哪里到哪里时,老师应该赶快示范而不是一味的讲解。

2、活动前半部分关注全体幼儿不够。

幼儿园大班教案《树》2

活动目标

1、感受儿童诗的意境和韵律,尝试仿编儿童诗。

2、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诗歌的内容。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中各种树的贴纸。

2、挂图《假如我是一棵树》。

3、音乐磁带或CD(见小班上册)。

活动过程

一、表演朗诵诗歌,感受诗的意境。

1、教师:我们学过一首诗歌,叫《假如我是一棵树》,你们还记得吗?我们一起再来朗诵这首诗歌吧。

2、播放背景音乐,幼儿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二、尝试仿编诗歌。

1、引发思考。

教师:假如你是一棵树,你愿意做诗歌里的哪棵树?你会做些什么事情?(引导幼儿替换原有诗歌中的句子。)

2、幼儿互相讨论,用替换原有诗歌里的树、树的特点的形式尝试仿编诗歌。(教师巡回指导,倾听了解幼儿的仿编情况。)

3、分享交流。

教师:谁愿意来朗诵自己创编的诗歌?

四位扮演不同树种的幼儿,按照诗歌里的顺序分别朗诵自己创编的诗歌。(教师协助幼儿完整朗诵,可分别为幼儿贴上树的贴纸以示区别。)教师:你喜欢他们编的哪一句?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另请四位幼儿朗诵他们创编的诗歌,其它幼儿学说创编的好的诗句。

三、给儿童诗配画。

1、尝试将自己的想法画出来。

教师:假如你是一棵树,你愿意做一棵什么树?你会做些什么事情?请你把它画下来。

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把想要创编的诗歌内容用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

2、分享交流。

教师:请你给好朋友看看你的画,让他猜一猜你仿编的诗歌。然后把仿编的诗歌朗诵给好朋友听。

幼儿园大班教案《树》3

活动目标:

1、欣赏散文诗,感受树的用途。

2、萌发亲近树木、爱护树木的情感。

3、感知故事中象声词运用的趣味性。

4、理解故事内容,大胆讲述简单的事情。

教材分析:

(一)在主题开展中的作用本教材是二期课改教参之中的内容,也是我班最近开展的主题《有用的植物》中"街心花园"线索下的一个活动内容。在整个主题实施的过程中,为了让幼儿体验感受植物的用处,我们带孩子在幼儿园内寻找各种树木,引导幼儿在家长的配合下收集树木的图片等活动。同时我们还分析出在这个主题中也蕴含着丰富的语言活动的内容。例如《找一找幼儿园里的树》,幼儿学会用语言表述树的种类、树的形状,甚至用比喻的方法形容有明显特征的树(最高的和最矮的),又如《树的用处大》,通过故事让幼儿了解故事中小动物喜欢有树的房子的原因,从而体会树对我们人类的作用,知道我们的生活和植物有着密切的关系,离开了植物,人类将无法生存的道理。散文诗《树真好》是这一系列活动的延伸,又是一次经验提升的总结性的集体活动,通过理解、仿编诗歌使幼儿进一步体验树与人们的关系,感受树木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并且懂得要爱护树。

(二)在课题研究中的价值语言教育活动是实现语言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是组织和传递语言教育内容的实施环节,也是落实语言教育任务的具体手段。幼儿时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过程中,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是完成教育目标的必要条件。新的幼儿园语言教学观,不再注重语音、词汇、句子的训练,而在于鼓励幼儿与幼儿之间、幼儿与成人之间的大量积极的言语交往。《纲要》也明确要求"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是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与此同时,我们可以看到我园所确定的《幼儿语言创新教育的研究与实践》的课题具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然而我们也清楚地明白并不是每一个主题的内容都能与我们开展的语言创新活动的课题研究相结合,因此在选择的过程中,我感到本次活动内容中有着不少可以挖掘的有价值的内容。

其一、活动是以语言表达来贯串,幼儿将前期获得的对树木经验运用到活动中,畅谈树木的作用,对人类的重要性。谈论中幼儿不仅要组织自己的语言,还会因同班的讲述而及时开动思维,敏感主动地吸收、加工和输出语言信息。

其二、散文诗给幼儿一种语言上的艺术美。在《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在当今我们更多关注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却忽视了对幼儿文学审美的体验和教育,我们的孩子能说会道,却没有更多接受经典文学作品的熏陶,没有对文学作品审美体验的经验,忽视了幼儿审美感知,获得审美体验的过程。散文诗《树真好》虽不是经典的文学作品,但有利于丰富幼儿语言环境和经验,使孩子们充分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

其三、幼儿仿编的过程就是语言创新的实践过程。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人人是创造之人"。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任何时候都可以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更何况是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组织语言进行表达,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想法、都能编构出不同的内容,这正体现了"创新能力是一种思维的智力活动,新颖独特是它的本质特征"的判断。

(三)活动目标的定位根据孩子已有的能力实际、知识水平和《纲要》及教材要求,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1、认知能力目标:了解树木对我们人类的作用与用途,并在此基础上乐于表达,敢于尝试仿编散文诗。2、情感态度目标:知道我们的生活和植物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而懂得要爱护树木。

第二部分:教法为了有效地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讨论交流、环境创设的教学方法。活动的第一部分,需要幼儿在讲述的基础上,透彻地理解树对人类的作用,经过大家的认同来完成,所以我采用"讨论交流"的方法。讲述的过程是幼儿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发展语言表达能力的过程,需要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老师、同伴间的积极交流,充分解放幼儿,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积极地应答、评价,师生间、幼儿间的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交流是完成这个创造过程的关键。活动的第二部分运用了"环境创设法",主要是使用ppt演示的方法,设计生动、活泼的画面,将画面与散文诗结合起来,图文并茂、具体形象,使幼儿在欣赏的同时,活跃思维,愉快情绪,以提高浓厚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探索精神的激发,促进语言思维的发展。

第三部分:学法《大纲》里说:"语言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所以幼儿语言的发展在于使每一个幼儿都有"说"的机会,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吸引幼儿在体验的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体系,所以采用了"兴趣导学法"、"互动感受法",让幼儿在仿编的之前充分地感受树的作用,并且以ppt激发编讲的兴趣;在编讲过程中先是小朋友之间互相讲述,有一个启发、激励、缓冲的过程,然后再请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运用"全体活动——全面活动——全程活动——主动活动"的方式来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和ppt课件的作用下,都能跟着一直完整地朗诵散文诗了,但其中我也发现了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虽然看似我给孩子创设了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让幼儿自己看图说一说,并引导幼儿用较完整地语言来表达,在活动中我并没有真正地发挥幼儿的主动性,表现在幼儿对整个图画有了自己的解读后,教师并没有按照幼儿的意愿对作品进行适当地调整,将幼儿的口头语转变书面语言,成为幼儿自己的东西,还是回到了预设的活动设计中,导致孩子的学习兴趣开始有了下降,虽然就学习本首散文诗内容而言,还是有一定的效果,但与《纲要》中对幼儿是学习主体的精神还有一定的差距。尽管这对教师本身的素质要求很高,但新课程要求我们引导幼儿创造性地活动,积极地参与活动,强调幼儿学习创造性和自主性,这就对我们教师提出了一个严峻的考验,要求我们要不断地研究与反思,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在不断地实践中学习、研究、探索、解决这样的问题,以适应现代幼儿教育的发展的需要。

幼儿园大班教案《树》4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分类等方法了解树的不同名称、种类、外形特征及作用,了解树与人类的关系。

2、认识常绿树和落叶树。

3、能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树的特征,喜爱查找、观察、记录、制作各种不同的树。

活动准备

没有水果的果树图片、相应的水果图片、表格《我认识的树种》、

图片(各种各样的树)、电子大书《树的世界》、

教师自编故事《特别的树》。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活动。

1、集体讨论。

——请幼儿说一说见过哪些树。

——师:小朋友见过哪些开花的树,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

——师:我们生活中可以吃到很多好吃的水果,请见过的小朋友说一说,见过的果树有哪些,简单描述一下它的特征。

2、常青树和落叶树。

——教师引导幼儿说一说见过哪些落叶树,并说出其名称。

——在什么地方见过从来不落树叶的树,说出其名称。

教师小结:生活中有很多不同种类的树,有些树到了秋天叶子就会变黄、落下,称为落叶树;常青树则是常年绿叶,叶子也比较厚,比较硬。

二、故事《特别的树》。

(教师自编关于特别的树的故事,只要能吸引幼儿的兴趣,能囊括书中的树种即可)

——请大家说一说刚刚故事中都讲了什么?

——有没有你见过的树?

——出示挂图,一起认识《特别的树》。

三、电子大书呈现各种各样的果树。

1、请幼儿观察各种各样的果树,并说出其特征和名称。

2、教师出示被摘下果子的树,并出示相应果树的水果图片,进行配对。

3、开心游戏《果实找树妈妈》。

(游戏规则:教师把没有果子的果树图片贴在黑板上,把相应的水果发给幼儿,让幼儿进行一一配对。)

四、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各种各样的树,请大家回家后跟爸爸妈妈讲一讲。

活动应变

农村的幼儿园可以让幼儿介绍周围发现的奇特的树,城里的幼儿园可以组织幼儿参观植物园,认识更多奇特的树。

幼儿园大班教案《树》5

教学内容:美术活动《树》

教学目标:

1. 学习用点、线及简单图案有规则地装饰树。

2. 萌发对黑白画的兴趣和美感。

  教学准备:

  物质准备:

1.范画两幅;线描画作品若干。

2.《幼儿画册》、勾线笔。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会用点、线及简单图案有规则地装饰树。

难点:萌发黑白画意识。

教学手段与方法:

示范法、观察法、操作法等。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谈话导入,引发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特别的画。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画中的树和我们以前画的树有什么不一样?

二、基本部分

1. 教师讲解示范,引导幼儿学习作画过程。

出示范作,提问:

这两幅画美吗?是怎样装饰的呢?用到了哪些图案?

除了这些图案可以装饰外,你觉得还能用哪些图案进行装饰?

2. 提出作画要求。

今天,小朋友们也来当一个小小设计家,把树打扮得漂亮些。

(1)画的时候要先画一棵树的树干,再画上树杈。树干可以画得大一些,粗一些,这样可以有地方进行装饰。

(2)然后在树干、树杈、树叶部位,分别用圆点、短线及各种几何图案进行装饰,装饰的要密一点。

3. 组织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大胆作画。

(2)根据个别幼儿的情况及时给予指导或帮助。

三、结束部分

1. 欣赏作品,相互评价。

2. 提问:你做喜欢谁的作品呢?他是怎样进行装饰的?

 教学反思:

冬天的树叶子掉了,于是活动采取线描画的形式来组织幼儿绘画冬天的树。虽然没有色彩,但是在这个活动中,我们使幼儿从黑白线描画中体会到:没有其他颜色,黑白也可以这么美,从而了解与以往截然不同的色彩感受。在活动开始前,我下载了许多孩子的线描作品,有静物、人物、植物等,通过大量的作品欣赏,幼儿感受到了线描画与众不同的美感,激发幼儿对线描画的兴趣,感到线描画是如此有趣,也为进一步学习奠定了基础。因为之前接触得很少,很多小朋友对于线描画还不是很了解,在作品的反应中可以看到,还要平时多加练习。

幼儿园大班教案《树》6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体验故事蕴涵温情。

2、能大胆想象,乐意在集体面前大方地讲述自己的猜测。

3、珍惜朋友之间的深厚的情谊。

4、理解故事内容,记清主要情节,初步学习人物的简单对话。

5、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1、动画片《去年的树》

2、《去年的树》PPT

3、背景音乐二首。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题、引出活动。

(出示图片一)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倾听故事的欲望。

1、老师:今天带来一个故事(出示PPT:封面)认识字吗?(去年的树)故事的名称就是《去年的树》

2、去年的树长的什么样子?(粗粗的、刚长树叶)

那树上有谁呢?(鸟)。那树和小鸟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让我们来听故事《去年的树》。

二、分段欣赏、让幼儿大胆地讲述自己的猜测。

1、欣赏故事前半段(背景音乐一)

2、故事讲到“树,不见了。只剩下树墩”时让幼儿猜想;树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3、欣赏故事后半段。(背景音乐二)

4、提问故事主要内容:

5、故事的名称是什么。

故事中有谁?

你听到故事里讲了什么?

(让我们完整的欣赏故事一遍)

三、看动画,完整欣赏故事。

嗯,小朋友都讲得很好,那我们再来听一遍故事,听听看故事里还有哪些情节我们刚才没有讲到哦。

结合课件,引导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从而体会故事蕴涵温情。

(一)出示PPt图一

提问:

1、故事里谁和谁是好朋友?

2、他们每天怎样开心地生活着?(谈到小鸟唱歌时,播放音效)

3、后来小鸟问什么要离开树呢?

4、临别前,树对鸟儿说了什么?

5、鸟儿是怎么回答的?

(全班幼儿跟说一遍鸟儿与树的对话)

教师:恩、这是鸟儿对数的承诺,后来鸟儿有没有兑现自己的承诺呢。它有没有做到呢?

(二)出示PPt图二

提问:

1、春天由来了,小鸟又回到这里找它的好朋友树来了,可是发生了什么事呢?

2、小鸟问树墩什么?树墩怎样回答的?

3、小鸟听完树墩的回答后,是怎样做的?

(三)出示PPt图三

提问:

1、它向哪里飞去?

2、它去问谁?

3、门是怎么回答的?

(四)出示PPt图四

提问:

1、接着,鸟儿又向哪里飞去了?

2、在村子里它看到谁?

3、它问小女孩什么?小女孩怎样回答?

4、鸟儿听完小女孩的话后,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然后它是怎么做的?它为什么要唱歌给火焰听呢?

5、小鸟唱完了歌,对着灯火又看了一会儿,它的心里想什么呢?

教师小结:小鸟回来的时候,看到树没有了,心里很难过、伤心,其实,我们可以告诉小鸟,不用难过,树被砍了。但是它已经变成其它有用东西了,它还给我们人类带来了光明。所以树不但是鸟的好朋友,也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所以我们都应该保护树、爱护树、多种树。

四、情感教育

教师:你喜欢故事里的小鸟吗?为什么?

小鸟对朋友真好啊,真守信用。那你们对待好朋友是不是也像小鸟一样呢?希望大家以后对待好朋友也像小鸟一样守信

(是啊,我们答应朋友的事情,一定会做到。)

五、结束部分

小朋友拉着自己的好朋友出去玩游戏。

活动反思:

语言活动《去年的树》是一篇拟人体童话,主要讲述一个故事:鸟儿和树是好朋友,它天天唱歌给树听,将要飞回南方时,鸟儿答应了树的请求——还要回来唱歌给它听。可是第二年春天,当鸟儿飞回来找它的朋友时,树却不见了。鸟儿四处寻访,最后找到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朋友不在了,友情还在,于是,它心里充满了忧伤和惆怅,面对着由朋友的生命点燃的煤油灯,唱起了去年的歌。

整个活动我主要通过三个方面来让幼儿理解故事。首先,活动一开始我先请有幼儿观看PPT主页《去年的树》,直接说出故事的名字?对于大班的孩子,很多孩子会识字。直接对故事题目的展开,既是激发对故事的喜欢和期待,又是引导孩子情绪渐渐投入的必须过程。通过教师的口语讲述,肢体语言的'动作,让幼儿第一遍欣赏故事,了解故事内容。当故事的讲到:树怎么不见了,只剩下树墩呢?我马上让幼儿猜测树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为故事的后半部分埋下伏笔,吸引幼儿入情入境。听完故事,通过提问: 1、故事的名称,故事中有谁?发生了什么事?让幼儿回答出自己对故事的初步理解。

在第二环节中,设计了让幼儿看动画片《去年的树》。动画片是幼儿的最爱。幼儿能在一边看一边的听的情况下,更能掌握故事中内容。之后,通过第三环节,幼儿一边根据教师的故事中的提问,一边看相应的PPT图片,逐步引导幼儿感知小鸟的三次问话的语气,并让幼儿多次来学说,体会鸟儿和大树分别时的难分难舍,小鸟寻找时的焦急与艰辛。这样,渐渐地,幼儿们在学说的过程中喜欢上了这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之中,感受到了故事中小鸟和大树之间的真挚情感。

在整个教学中我给幼儿创设了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努力营造和谐的师生对话环境,运用激励的语言、赞赏的眼神,激发他们热情和潜能。让幼儿的思路随着教师思路转,以大树和小鸟之间友情为切入口,让幼儿运用自己的头脑,放飞自己的想像。使幼儿的知识得以建构,情感得以丰赡,个性得以放飞,精神得以提升,人格得以完善,自我得以实现。

幼儿园大班教案《树》7

设计意图:

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有各种各样的树,对于孩子来说既熟悉又陌生。随着“有用的植物”主题活动的展开,孩子们对树有了更多的关注。尤其是正值春天,对农村幼儿来讲,最能体会“播种”这一季节特征。自由活动时,经常能听见他们在讨论有关树的问题。“这是什么树?”“为什么要种树?”“树有什么用?”孩子们对“树的好处”的经验仍处于个体零星的状态,为了让孩子们对“树和人类的关系”有更深一步的认识,我设计了这个活动“树真好”,通过多种形式让幼儿更多地了解树,知道我们的生活和树有着密切的关系,进而激发孩子们保护树,争做“护绿小卫士”的情感。

活动目标:

1.在交流分享中了解树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感受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树。

2.增强幼儿爱护树木的意识,萌发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

活动准备:PPT课件、画纸、画笔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回忆各自的设计,导入讨论的主题

导语:昨天,蒋老师在请我们的小朋友设计街心花园的时候,发现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想法,就是在花园里都种上了很多树。我有些不明白,所以想问问大家,你们在设计的时候为什么要在花园里种那么多不同的树呢?树有什么特别的作用吗?

2.幼儿讨论交流,简单说说树的作用

3.教师小结:是啊,原来树有这么多的本领。有了树,小鸟就可以在树上筑巢;有了树,就能挡住风沙;有了树,夏天就能在属下乘凉……树可真好啊!

4.过渡语:除了这些以外,树还有很多其它的好处呢。蒋老师把他们藏在了一首散文诗里面,我们一起来听听看,树究竟还有哪些好处呢?

二、欣赏散文诗《树真好》,感受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树

1.教师借助ppt,朗诵散文诗。

提出要求:仔细听,你喜欢哪一句,这一句是怎么说的?

2.利用课件,教师引导幼儿初步尝试有感情的朗诵散文诗。

三、讨论:没有树会怎么样

1.过渡语:树对我们人类的作用可真大,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的好处。但是你们有没有想过,假如有一天,我们的身边没有树了,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幼儿间先讨论,后交流)

2.联系时事新闻,说说没有树的危害。(地震、洪水、沙尘暴、龙卷风、废气污染……)

3.过渡语:原来没有树的话,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危害。树不仅有保护和美化环境的作用,还能增进人的健康,树是我的好朋友,我们的生活都离不开树。那既然这样,我们该怎样爱护我们的树朋友呢?

4.观看PPT,简单介绍一些保护树木的方法。

四、争当护绿宣传员

1.导语:刚刚我们的小朋友谈到了很多关于没有树会怎么样和怎么样保护树朋友的办法,这样吧,我们把你自己谈到的没有树会怎么样的情况和想到的好办法画下来,一起去告诉给那些不爱护树木的人们,好吗?

2.教师提出绘画要求,幼儿绘画。

五、活动延伸

1.在家园互动活动中可以让幼儿和家长设计一些爱护树朋友的倡议书或标记牌。

2.鼓励幼儿争当爱护树朋友的宣传员,争做护绿小卫士。

3.从爱护幼儿园的树朋友做起,进而关心、爱护身边其他的树朋友。

幼儿园大班教案《树》8

  活动目标

引导幼儿观察图示,探讨手套的折叠方法,难点部分借助动画完成折叠。锻炼小手的灵巧性,喜爱制作活动。

  活动准备

乐趣练习,颜料,毛笔,胶棒,星 贴纸,彩纸(鹤 3张,大 1张)

动画片

  重点

用白色的蜡笔表达雪,用绿色水彩涂树的底色会更漂亮.

折手套是有难度的,请根据孩子的年龄调整进行速度.

如果折手套比较困难,利用折星星,桃心,蜡烛会更漂亮.

和小朋友们的对话

老师:下雪啦.

雪从天上落下来.

天上的仙女们,

总是总是洒着

片片白雪.

圣诞节的时候会装饰漂亮的圣诞树对吗?

都用什么东西装饰呢?

小朋友:星星...袜子...小拐杖...玩偶...小花灯...

老师:哇~那圣诞树一定会很漂亮.

挂上一闪一闪的星星,再装饰上糖果拐杖,

还有小礼物盒子都一串串的挂到树上,那一定会是特好看的圣诞树..

折漂亮的手套挂到上边会不会更神奇呢?

折温暖的手套,还会折小朋友们想要一起过圣诞节的人的名字。.

想和谁一起过圣诞节呢?

小朋友:爸爸妈妈,朋友,叔叔....

老师:这样啊.折家人的名字试试看吧,想着朋友,把手套挂上,一定会洋溢着温暖的爱意的。

幼儿园大班教案《树》9

活动目标:

1、 感受树叶的多样性,认识一些落叶树和常青树,并且能进行分类。

2、 幼儿能够用自己的话说出常青树和落叶树的特征。

3、 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对秋天的树的见解。

4、 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1、PPT课件:

㈠落叶树图片:水杉,银杏,梧桐,杨树,白杨,柳树等;

㈡常青树图片:松树,万年青,竹,罗汉松、香樟、桂花等。

2、课前请家长与幼儿一起上网、查阅资料寻找常青树和落叶树,并向幼儿介绍一种树(名称、生长环境、四季是变化、树叶的形状、树的种类),帮助幼儿积累经验。

3、每个幼儿带一张秋天常青树或落叶树的图片。

4、《找朋友》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题。

1、现在是什么季节啊?(秋天)你看见了大街上什么东西变化最大?(树叶都飘落下来)其实,树的种类有很多,有常青树,有落叶树。

二、师幼一起观看PPT课件并讨论。

1、出示水杉和松树的图片,这两棵树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到了秋天松树的叶子还是绿色的呢?(一年四季都有绿叶的树,我们就叫它常青树;到了秋天树叶变黄,从树上掉落下来的,叫落叶树。)

2、出示万年青和银杏的图片,说说这两棵树有什么不一样?这两棵树哪一棵是落叶树?哪一棵是常青树?为什么?

3、出示梧桐和香樟的图片,说说这两棵树有什么不一样?这两棵树哪一棵是落叶树?哪一棵是常青树?为什么?

4、出示杨树和竹的图片,说说这两棵树有什么不一样?这两棵树哪一棵是落叶树?哪一棵是常青树?为什么?

5、出示白杨和罗汉松的图片,说说这两棵树有什么不一样?这两棵树哪一棵是落叶树?哪一棵是常青树?为什么?

6、出示柳树和桂花树的图片,说说这两棵树有什么不一样?这两棵树哪一棵是落叶树?哪一棵是常青树?为什么?

(依次出示PPT图片,让幼儿对比后从树叶的形状、颜色或是其他方面,说出两棵树的不一样,从而得出是常青树还是落叶树。)

三、幼儿介绍自己收集的树的图片。

1、你这棵树的叫什么名字?树叶是什么形状?

2、这棵树喜欢生长在怎么样的地方?

3、它是常青树还是落叶树?为什么?

四、游戏《找朋友》

幼儿手拿收集好的树的图片,在《找朋友》的音乐声中,去寻找与自己树种相同的幼儿,音乐停时,教师检查是不是每个幼儿都找对了,帮助找错的幼儿及时纠正过来。

延伸:音乐活动

一半幼儿扮演常青树,另一半幼儿扮演落叶树。让幼儿随音乐表演树叶一年四季的变化,当到了秋天,扮演落叶树的幼儿随着秋天慢慢的表演树叶飘落、摇动、翻滚的动作。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的优点是在探索过程中,幼儿能通过看看、摸摸、闻闻等多种感官感知落叶树叶和常绿树叶的异同,幼儿能积极地给落叶树叶和常绿树叶分类。在幼儿探索一遍后,老师能小结幼儿在探索过程中的不足,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索的兴趣。如果在验证落叶树与常绿树在同一时间有不同变化上,再有实验操作,那样就更具科学紧密性了。

小百科:秋天的自然景观最明显的变化在树木上面,城市里会开始清扫大量的落叶,山区则涌进不少观赏红叶的游客们。

幼儿园大班教案《树》10

活动目标

1、尝试用衍纸的方法,合作完成各种各样的树。

2、感受色彩搭配的美。

活动重难点

重点:通过衍纸制作树。

难点:渐变的搭配。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价值:以情境引出街心花园里的树)

1、(出示背景)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参观街心花园,街心花园里有些什么?

2、除了这些,花园里还会有什么?

3、你知道街心花园里会有哪些树?

:街心花园里种上你们说的树肯定会很漂亮,空气会更加新鲜。

二、制作衍纸树(价值:尝试运用衍纸来制作渐变的树)

1、今天我们用衍纸来做树。

2、要求:

(1)三人一组,商量谁来画树,谁来准备材料。

(2)合理搭配色彩,装扮小树。

(3)音乐结束时我们就要完成作品,一组选一个代表,把完成的小树贴在展示板上。

3、讲评:

(1)你觉得那棵树最漂亮?

(2)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棵树,你们觉得这棵树哪里最漂亮?

(3)我的树叶用了渐变的方法,树叶使用了三种颜色深绿色、浅绿色和黄绿色。

4、幼儿操作。

三、欣赏(价值:欣赏衍纸作品的美)

作品贴在背景上

:我们的街心花园里种上了各种树,让我们的花园变得更漂亮了。

幼儿园大班教案《树》11

大班美术:圣诞树

  活动目标

1. 认识圣诞树,知道圣诞树的特征与由来。

2. 能够拼贴圣诞树,添画装饰并用不同材料表现背景雪。

3. 感受节日的气氛,乐于参与绘画手工活动。

活动准备

1. 教具:(1)圣诞PPT及音乐,装饰物范画表,圣诞树范画;

(2)利用圣诞老人、雪花布置圣诞作品展示栏。

2. 学具:(1)红、黑、蓝、紫、橙画纸;

(2)绿色三角形树冠及灰色长方形树干;

(3) 幼儿人手一盒蜡笔、胶水;

(4) 盐、白颜料、棉签、棉花、纸屑若干。

 活动过程

1. 让我们拥有一颗圣诞树

(1)出示Flash故事:让我们拥有一颗圣诞树

(2)师:圣诞树是一棵什么树?猫先生一家从哪儿得到了圣诞树?

(3)小结:原来圣诞树是杉树或者柏树,我们可以去林场里找到圣诞树。

2. 美丽的圣诞树

(1)师:看了猫先生家的美丽圣诞树,小朋友想不想拥有一颗属于自己的圣诞树?

(2)师(出示拼贴好的圣诞树):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准备了一颗圣诞树,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圣诞树是什么形状的?(三角形的树冠、长方形的树干)

(3)师:这棵圣诞树是怎么拼贴出来的?

(4)出示PPT:现在画纸底部贴上树干,接下来从下往上贴树冠,三角形树冠的顶部可以重合一部分。

(5)师:圣诞树已经贴到了我们的画纸上,接下来我们要怎么做才能拥有一棵漂亮的圣诞树呢?可以装饰一些什么呢?

(6)教师出示圣诞树各部分的装饰物范画:树身、树下、树顶的装饰物

(7)播放音乐“平安夜”,幼儿操作,装饰圣诞树。

3. 雪中的圣诞树

(1)师:我们的圣诞树已经装饰的非常漂亮了,想不想让它更漂亮?看看老师是怎么装饰的?(加上了雪的背景)

(2)教师出示PPT,引导幼儿观察材料:这一幅老师是用什么材料表现背

景雪的?(出示盐)这一幅呢?(出示棉花)第三幅?(出示纸屑)第四幅?(出示颜料和棉签)

(3)教师示范用棉花表现雪:雪花可以落在什么地方?(地上、天空、树上)在下到雪的地方涂上胶水,地上涂多一些,天空涂少一些,然后贴上棉花。最后老师撒上漂亮的彩色丝丝来装饰圣诞树。

(4)播放音乐“欢乐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 展示与评价

(1)将幼儿作品贴到展示栏中。

(2)师:今天我们用点点说说的游戏请小朋友来介绍自己的作品。

(3)儿歌:点点说说,点点说说,点到是谁谁就说。

(4)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装饰了什么?用什么材料来表现雪的?

5. 分发圣诞礼物

(1)师:小朋友们知道吗?圣诞老人会把圣诞礼物放到美丽的圣诞树下,我们一起闭上眼睛,听到音乐就睁开眼睛。

(2)教师带上圣诞帽,播放音乐“铃儿响叮当”:看!圣诞老人把礼物放到了圣诞袜里,看看有什么呀?

(3)教师分发圣诞礼物。

活动反思

在圣诞节即将来临之际,我觉得安排这样一次教学活动是比较合适的,可以让孩子感受节日的氛围,激发孩子对节日的期待。

活动的第一环节我选择了一个圣诞树的故事来导入,通过了解猫先生一家去林场选圣诞树,然后装饰圣诞树的过程让孩子认识圣诞树是杉树或柏树,并了解圣诞树来自林场。

活动的第二环节我让幼儿拼贴圣诞树并用蜡笔进行装饰,在以前的的活动中幼儿已经掌握相关拼贴和添画的技巧,因此我仅仅出示了一些画好的可装饰的礼物及装饰,并未示范操作,从幼儿的操作效果来说,还是非常不错的,幼儿的圣诞树上装饰了各种彩带和礼物,但是我对这个环节幼儿的操作时间把握不正确,幼儿贴和画的过程比较慢,因此活动超时了许多,我觉得圣诞树可以活动前贴好,省略贴这一步骤,相信时间上的安排会更合理。

活动的第三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重点,让幼儿感知和运用各种材料来表现雪,从效果上来说,幼儿的操作效果非常突出,而且装饰的彩丝也适得其彰。

活动的结束部分以小游戏来请幼儿自评,幼儿的介绍比较完整。接下来的分发礼物掀起了活动的高潮,幼儿在音乐声中充分体验到了圣诞节的快乐。

幼儿园大班教案《树》12

设计意图:

拥有朋友是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最幸福的事情,对于大班幼儿来说,即将升入小学,只有和朋友在一起生活、学习,才能更快的适应学校的生活,更能体验学校生活的快乐,而没有朋友的幼儿会孤单和无奈的。由此,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幼小衔接工作中幼儿的社会适应性需求,设计组织此活动,引导幼儿善于结交朋友,当与朋友发生了碰撞,要学会谅解,不生气,培养幼儿人际交往的能力,体验与朋友在一起的快乐。

活动目标:

1、能说出朋友的名字、外貌特征及爱好,增进同伴间的相互了解。(重点)

2、通过活动,知道朋友间应相互谅解,友好相处,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难点)

3、体验与朋友在一起的快乐。

活动准备:

大树干、树叶形卡纸、彩笔、课件、录音机、半圆形场地

活动过程:

一、游戏“猜猜看”,了解好朋友

游戏“猜猜看”:说出好朋友长什么样?穿着什么样的服装?说出好朋友最明显的特征。

能闭上眼睛,说出好朋友的样子。引导幼儿语言连贯、发展幼儿的观察力。

二、夸夸好朋友,增进了解。

夸夸好朋友:说出好朋友有哪些本领,哪个本领最棒、让你佩服?

知道好朋友的本领,应学习好朋友的优点,和好朋友共同进步。老师也来夸夸自己的好朋友。渗透:在学校里也要了解自己的同学,成为朋友,共同进步。

三、结合课件(1)讲故事:《两片小树叶》

1、观看课件,老师配乐有感情的讲故事,中断提问:“请你们想一个好办法帮助欢欢和乐乐和好?同伴间讨论,老师注意倾听并参与讨论。

2、请幼儿交流自己的好办法,老师有感情讲完故事。体验朋友间要互相理解,有朋友才会快乐。

四、结合课件(2)讨论:好朋友做的对

观看课件后,提问“请小朋友看一看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他们做的对吗?为什么?你和好朋友曾发生过什么不愉快的事情?你是怎么做的?为什么?”感受朋友间应友好相处,遇到有摩擦的时候,应互相谅解、不生气。

引导幼儿知道:即将上学,会遇到新的朋友,和朋友友好相处,真心的对待朋友,我们会有更多的朋友,会生活得快乐。

五、制作“朋友树”。

1、共同制作“朋友树”:老师和幼儿共同制作小树叶,提醒幼儿做事专心、迅速。

2、欣赏“朋友树”:这棵朋友树变的怎样了?和好朋友在“朋友树”前照相留念。

幼儿园大班教案《树》13

一、主题的产生

3月12日是植树节,报纸、新闻、社会掀起了一股植树热潮,这股热潮也吹进了幼儿园,瞧,一大早,刘杨就快步跑到我面前,对我说:“于老师,我妈妈今天去植树。”他还说:“今天是植树节,许多人都要去植树。”其他小朋友听到刘杨的话后,纷纷围拢过来,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徐静:“为什么要植树、树有什么用?”

刘正正:“树可以造纸。我们用的本子、看的书、用的桌子、椅子都是用树做成的。”

赵鸿儒:“树还可以使空气新鲜。刘杨,你妈妈会植树吗?”

刘杨:“我妈妈肯定会,植树很容易。”

任凭:“那我们也到院子里植树吧,可是,我们不会植树怎么办?”

正正:“很简单,把树枝埋到土里,浇点水就可以了。”

刘靖:“树不用浇水,马路上的树没人浇水一样长得那么高。”

玫玫:“不行,树离开水就死了。”

刘杨:“我听妈妈说,植树要先挖个大坑,我们用什么来挖坑?”……

参与议论的孩子渐渐增多,谈论的话题越来越丰富。“树”已引起孩子的兴趣。

教师作为孩子活动的观察者、时机捕捉者,首先敏锐地捕捉到孩子们的兴趣所在---植树,分析出孩子的实际需求---渴望了解树的秘密,同时,迅速判断出生成树这一主题探索活动的价值及可能性:

1、树和幼儿生活非常接近,幼儿对树的作用有粗浅的了解,此内容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宽幼儿有关树的认知经验和视野。

2、地球只有一个,爱护树木,保护家园的环保教育是永恒的主题。环保教育应从娃娃抓起,让幼儿理解树与人们的关系,激发爱护树木的情感,树立环保意识。

3、幼儿园、周围社区种植了许多形形色色的树木,并由专人负责修剪,打药,幼儿园又靠近植物园;许多幼儿的家长都喜欢养花,家长、社区资源丰富,幼儿易获取相关的研究资料。

4、正值植树节,社会植树风气浓厚,各大媒体都有相关报道,幼儿易搜集有关信息。

鉴于此,有关“树”的主题产生了。

二、主题网

面包树

食虫树

流泪树

树根

树的年龄

与人类的关系

生存条件

特殊功能的树

树的结构

树干

树冠

不同地域的树

用途

保护方法

阳光

空气

常绿树和落叶树

主题网说明:

主题 第一分支 第二分支

教师预设,儿童研究内容 教师预设,儿童未选择

儿童自发生成内容

三、主题总目标

1、通过多种感知形式,丰富幼儿树的认知经验,拓宽幼儿的视野。

2、在活动中,培养幼儿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搜集信息的能力。

3、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求知欲,激发幼儿爱护树木的情感,树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4、鼓励幼儿相互合作,体验合作的快乐。

四、主题实施

活动一 搜集资料,布置“展室”。

1、活动目标:了解幼儿已有经验,发现幼儿兴趣,帮助幼儿确定研究方案。

2、活动过程:

搜集相关“树”的图片、资料,布置展室确立主题以后,孩子们首先向家长发出了邀请书,通过选举,大家一致推荐正正、子阳和腾腾共同商量“拟稿”,由“小画家”玲玲设计邀请书,邀请书上要有树和小朋友,由教师执笔写字,将邀请书贴于家长协作栏上,文章如下:

亲爱的爸爸,妈妈:我们也想植树,我们想了解树的许多秘密,您能帮助我们吗?请您和我们一起搜集资料,好吗?谢谢,大一班小朋友。

邀请到发出后,孩子们和家长、教师一起投入到搜集“树”相关资料的活动中,孩子们搜集的资料之多,内容之丰富是我所没有料到的。任凭带来了常绿树、落叶树的挂历;吴昊带来了十万个为什么(植物版)中特殊功能树的有关资料,如:流泪树、食虫树、面包树;张子阳从书城查阅和复印了不同地域树的资料;棒棒则带来了有关树的VCD;还有许多孩子带来了发财树、吊兰、仙人掌等实物…活动室里已堆满了老师、小朋友、家长一起收集的有关树的资料。

教师:小朋友带来了许多树的图片、挂历、图书,你们认为把它们怎样摆放才能方便小朋友查找,欣赏?

东东:把图书、图片、挂历放在图书区。

子阳:不行,太多了,摆不开,压在一起就看不见下面的了。我看不如像妈妈晒衣服那样,把它们挂在绳上,挂在活动室里。

谢世文:图片和挂历可以,书有的太重了,挂起来不好翻,我看不如把图书就放在文化区的书架上,把其它书撤下去,全摆上树的书;

棒棒:把这些发财树摆成小树林,写出它的名字,挂在树枝上,让大家一看就知道它的名字。

在布置树展时,宁昊玮、王博康拽住绳子,江江把图片后面涂上胶水,再贴在绳子上,可好几次图片都没贴紧,掉在地上,江江犹豫了,不知如何应付,看到孩子需要帮助,于是,我轻轻走过去,和他探讨图片挂不住的原因,鼓励他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把图片粘牢。在教师的引导下,江江的思维开阔了,他又找来了双面胶、透明胶、曲别针等,又在其他小朋友的帮助下,兴致勃勃的大干起来,在多次尝试下,他们决定用透明胶和曲别针把图片一一挂起来,树展很快布置完毕,望着自己的杰作,他们得意地笑了。

3、、活动反思。

看着孩子满意的笑容,我想他们现在才是真正的活动主体,现在的学习才是融认知经验、情感于一体的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当孩子遇到困难时,

>教师适时、适度给予帮助,使幼儿获得满足和成功,激发孩子进一步探索的兴趣。

活动二 小组探索活动

1、 活动目标:

幼儿根据对“树”的不同兴趣,分小组自由结合开展探索活动获取相关经验,发展幼儿的合作能力;在活动中,培养幼儿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搜集信息的能力。

2、活动过程:

幼儿根据对“树”的不同兴趣,分小组自由结合开展了探索活动

(1)、种树

张子阳、戴磊、仇君鑫等七、八个男孩子从保卫室爷爷那里借来了铁锨,从玩沙玩水处找来了小铲子、小耙子,拿来一根小树枝,挖土坑埋好。几天后他们失望地发现小树并没有长出来,孩子们一商量,觉得应该给树枝喝点水,可是土里的树枝喝饱了水,一连几天还是没有动静。我鼓励他们挖开土坑看看树枝变成什么样了?孩子们惊奇的发现埋在土里的树枝已经变黄腐烂了。幼儿互相议论着:树枝埋在土里是长不出树来的,那小树是怎样长出来的?望着小朋友好奇的目光,教师适时的参与到活动当中,怎么办呢?别人为什么能种好树呢?借着教师的“疑惑”,孩子的思维受到启迪,佳佳说,我爸爸在园林局工作,他肯定知道,我去问他。亮亮说,我爷爷会养花,我让爷爷和我一起种。于是,佳佳询问了爸爸关于植树的方法,亮亮请来了爷爷一起帮忙,在爷爷的指导下,孩子们学会了辨认种子,学会了刨坑,学会了培土,学会了浇水,看着大家一起经过努力种下的小树苗,孩子们兴奋极了,亮亮的爷爷也受到感染,老大爷也乐得哈哈大笑,对幼儿园的教育活动给予了肯定。

(2)树干是圆的

探索树干是圆的一组,正在热烈的讨论者,尚薇大声地说:“我知道,圆形树干易吸收水分,不易被风吹倒,还能防止野兽咬伤。”我非常惊讶:“你是怎么知道的?”“在电视《东方儿童》机灵宝宝中看到的。”任凭说,我妈妈从书中查到树干是圆的相关资料:树很久以前树干也不是圆的,只因为树的不断进化演变成圆的。圆的树干可以防止野兽攀爬、咬伤,圆的树干还不易被大风刮倒,吸水性很强,并通过圆形树干很快传向树的顶端。为使幼儿形象感知其作用,在探索区中,教师和孩子们找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积木,孩子们把这些形体放在同一个位置,用垫板扇,一样的用力,长、正方体的积木倒了,而圆柱体的积木只微微有点动;用圆吸管、扁吸管吸瓶里的水,圆吸管吸得多,扁吸管吸得少┄┄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实验,反证书本上的结论,可见,幼儿也有逆向思维的能力。

(3) 树要长大

探索树是怎样长大的一组小朋友,把小树苗分别种在三个大花盆里进行实验。第一盆:给它阳光、空气、水;第二盆:用黑色塑料袋盖住,定时给它浇水;第三盆:,给它阳光、空气,不浇水。经过几天的观察,有阳光、空气、水的树长的很健壮;放在塑料袋的树腐烂了,不浇水的树干了、枯萎了┄┄幼儿通过绘画记录,语言讲述进行表征自己的实验过程,了解树要长大的条件——阳光、空气、温度、水。这件事让幼儿更加注重管理自然角的植物了。

(4) 落叶树、常绿树

教师: “你们发现幼儿园的树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

刘靖:“有的树叶永远是绿的,有的树冬天就光秃秃的,春天才长出新树叶。”

倩倩:“我喜欢春天的幼儿园,花开了、树绿了、还有蜜蜂、蝴蝶,我不喜欢冬天的幼儿园,没有花,只有几棵树是绿的。”

教师:“你们知道为什么一到冬天树叶就从树上飘落下来吗?”孩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倩倩:“我们找两片树叶看看有什么不一样吧?”

在她的建议下,五六个小朋友跑到院子里,采来落叶树、常绿树的叶子进行比较。他们看呀、摸呀,似乎没看出它们的区别。他们来请教我,我并没有直接告诉他们答案,而是鼓励他们仔细去观察,多用手试,……一会儿,刘靖大声告诉小朋友:“我知道了、我知道了,冬天不落叶的树叶厚,树叶上面有一层油,风吹来时可以保护它;冬天落叶的树叶薄、没有油,秋风一吹就容易飘落下来。”我及时肯定他的发现,在探索中,孩子们丰富了相应的知识经验,了解了落叶树、常绿树树叶的不同。借着孩子的发现,教师又适时的引导孩子寻找哪些是落叶树,哪些是常绿树,孩子们将已有的经验运用到实践中,可兴奋了。

(5)树的年龄

户外活动时,孩子们在走木墩,我发现常远蹲在木墩前在聚精会神地说着什么,走近一看,原来她在数树木的年轮,并和其他幼儿交流说:“数一数就能知道树木今年几岁了。”听她这么一说,孩子们将活动转向数年轮。突然,陈烁说:“为什么年轮有的地方密而有的地方疏呢?”我鼓励幼儿通过不同的途径寻找答案,看谁先找到答案。第二天,李晓雯一早带来一本百科全书,并自豪地说:“我找到了,阳光照射充足的一面年轮较密,而缺少阳光照射的一面年轮显得疏。”孩子们主动将自己获得的新知识用表征形式进行记录,而且探索兴趣越来越浓。

(6) 洪水是“红色”的?

幼儿对树木的用途进行表征,表征后我发现,张男在表征树木能防洪水时,将洪水用红颜色表示,我有些纳闷,不解地问:“为什么把洪水画成红色的?”“洪水就是红色的,”张男一本正经地说。“你见过红色的水吗?”我反问。我俩的谈话吸引了旁边的几个孩子,于是,孩子们对洪水是不是红色的展开辩论。为了证实自己的答案,孩子们纷纷从网上、新闻、报纸找来图片资料,或向家长请教,用他们独特的方法获取新的知识,有的孩子知道了洪水是说闹水灾了,能淹死很多人,电视上演过解放军叔叔抗洪的故事;有的孩子说洪水可能是被人和动物的血染红的……孩子们用自己思维去理解着事物。

(7)奇特的树

在活动区活动时,王泽涵翻开一本书后,像发现新大陆似的大叫起来:“你们看,这是面包树,象真面包一样可以吃;这是流泪树,这棵树还能防蚊虫叮咬……”刘绪斐半信半疑地说:“真的,这世界上还有这么奇特的树?”王泽涵说:“真的,你来看,书上还介绍了更多奇特的树。”孩子们纷纷围过去争看奇特的树。我非常高兴,又给孩子们讲了食虫树……观看有关树的VCD,孩子们瞪着好奇的眼睛,认真地看着听着,许多树的名称和特点是他们闻所未闻的,他们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世界上还有更多奇特的树,等待他们去探索发现。

(此外,还有手工组、语言讲述组、戏剧表演组等,小朋友从不同研究角度,利用不同的材料,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对“树”进行了探索研究。)

3、 活动反思:

在幼儿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的言行,对幼儿产生的问题,要给予帮助、支持。在制作树时,江江用手印了许多小树叶,挂在树枝上,小朋友都说,他的树叶一面好看,一面不好看。教师鼓励李丰江想办法。让树叶两面都印上好看的手印。在重新制作中,又出现二面手印不一致的现象,一面大拇指在左边,另一面大拇指在右边,剪出来的叶子不美观。教

师鼓励江江想想怎样才能使二面的手印一致,经过反复的实验,失败,江江总算找到好办法,反正面都有手印的叶子比单面是手印的树叶美丽了许多。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行为是自主的、投入的,当遇到困难时,会动脑筋、想办法去解决。

活动三 成果展示和经验分享

1、 活动目标:幼儿把自己的收获展示出来和大家共享,使孩子们获得更多的认知经验,提高其语言表达和交往等能力。

2、活动过程:

每个小组活动结束前,都要进行成果展示或经验交流。

种树组的小朋友讲述他们刚开始种树的过程和结果。小朋友都挣大眼睛仔细听,听完后,又

被逗乐了。当他们把从园林局叔叔和爷爷那里学到的知识和自己种树、浇水时的体会说给小朋友听时,小朋友都明白地点点头。当小朋友把自己和同伴讨论后树的用途表征二、三十种后,我都吃惊了,树的用处太大了。孩子们表示,今后要爱护树木,树木对我们太重要了,没有树木的世界太可怕了,并设计制作各种爱护树木的标志,挂到幼儿园、社区的树上,提醒人们爱护树木,不要损坏树木。

五、主题反思

幼儿在方案活动中,有自由探索的宽松氛围和空间,有尽兴表达和交流的机会。孩子们通过搜集资料、布置展室,不断和老师、同伴、环境发生互动,学会了和同伴友好相处,合作分工;学会了克服困难完成一件事,同时,幼儿通过实验探索、实践感知,学会主动建立新的认知结构,学会了学习的方法,获得了愉快的情绪体验。

作为教师应为幼儿创设宽松、自由的探索氛围和空间,过度的束缚、干预,过度的主导就剥夺了孩子发展的机会。,我们必须要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兴趣、尊重孩子每一个离奇的念头。当他们大胆的想法与我交流时,我不会对其先进行肯定与否,而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仔细倾听他们的心声,仔细观察他们的活动,进行正确、适时、适度的指导;当孩子遇到困难时,我会帮助他们克服,使其获得满足和成功;当孩子发生激烈的争执时,我是他们的指导者、协助者;对于孩子的每一次努力都给予充分的肯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其进一步学习、探索的兴趣,促进孩子得到更好的发展。

幼儿园大班教案《树》14

一、活动目标。

1、使幼儿理解作品内容,把握作品人物形象的特征及角色前后两种不同的表现。

2、使幼儿初步学习分析作品,归纳主题,懂得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3、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训练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二、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自制操作卡片“会长鱼的树”(幻灯、连环画)。

2、知识准备:有关鱼的饲养知识。

三、活动过程与方法。

1、出示咪眯的木偶,介绍角色,引起幼儿的兴趣。

(1)由一名幼儿戴小猫头饰出场:我是小猫咪咪,我最爱吃鱼了,可是自己钓鱼太辛苦了,怎么办呢?(小猫伸个懒腰,躲在一旁休息)

(2)师:咦!小猫不钓鱼却在睡觉,那它要吃鱼怎么办呢?听完故事你们就知道了。

2、讲述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发展幼儿的形象思维。

(1)教师用充满激情的语调讲述一遍故事,提问,引导幼儿回忆故事内容:故事名字叫什么?咪咪是只怎样的小猫?它希望什么样?咪咪被谁捉弄了?它为什么要捉弄咪咪呢?咪咪实现它的愿望了吗?它是怎样实现的?

(2)教师边放幻灯片或翻连环画册,边讲故事。讲完故事后,引导幼儿分析、理解故事内容。请幼儿讨论:以前的眯咪是怎样的?所以它有什么愿望?后来咪咪是怎样实现自己的愿望的?

(3)帮助幼儿归纳主题,懂得只有自己努力了才能实现愿望。

咪咪爱吃鱼,因为懒所以希望树上长出鱼来,后来咪咪知道只有通过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3、发挥幼儿的想象与创造,拓展其思维范围。

(1)帮助咪咪想出另外的方法。让树上长出鱼来。

(2)启发幼儿想象创造,鼓励幼儿相互之间有不同的想法。

师:世界上很多物品都是人们动脑筋发明出来,人们不想自己走路就发明了火车、汽车;不想自己挑水就发明了自来水,你能发明什么,让我们的生活更方便呢?

4、请幼儿创编童话故事

四、各领域渗透。

1、音乐:教唱歌曲“勤快人和懒惰人”,鼓励幼儿创编歌词。

2、美术:让幼儿画出自己的设计、想象,将故事绘制成连环画。

五、生活中渗透。

让幼儿养成勤劳的好习惯。

六、环境中渗透。

张贴出幼儿的设计图案,鼓励幼儿的创造,让幼儿之间互相评价。

七、家庭中渗透。

要求家长让幼儿在家做力所能及的事。请家长倾听孩子创编的童话故事。

幼儿园大班教案《树》15

设计意图:

在平常的生活中,幼儿常有意无意的“张冠李戴”。喜欢套上妈妈的大花衣,拖爸爸的大皮鞋或硕大的娃娃骑上小小的玩具车------。各种事物交换错位的“恶作剧”而带来自我得意的欢乐或意想不到的启迪。在大自然中,鸟总是依附着树生活。树和鸟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十分熟悉的两种形体。通过将两种形体的巧妙组合、转换,变成另一奇特的新形态。这在绘画活动中属于一种置换绘画方法。它可以丰富幼儿的知识,使幼儿头脑中出现更多的事物形象;更有助于拓展幼儿想象力的发展。教学活动《树鸟的巧合》并没有过多的提及幼儿的绘画技能,而更注重引导幼儿转换新的思维方法,能大胆的进行创造性的表现。

教学目标:

1、学习将两种事物进行组合,转换成另一新形态的思维方式。

2、能大胆运用绘画语言进行创造性的表现。

3、萌发幼儿爱护鸟类和关爱大自然的情感。

4、鼓励儿童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幼儿对美术的热爱之情。

5、尝试将观察对象基本部分归纳为图形的方法,大胆表现它们各不相同的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拓展幼儿新的绘画思维方式。

2、难点:将两种事物进行组合,转换、创作,大胆的表现自己的想法。

教学准备:

1、树鸟课件,幻灯。

2、课前组织关于树、鸟知识的谈话,以及相关知识经验的积累。

3、环境布置:教室周围贴有树、鸟的各种图片。

教学过程:

一、引出课题。

——“小朋友,我们知道鸟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

——“鸟最喜欢在什么地方休息?”(引出树)

二、观看课件,了解树、鸟之间的特有关系。

——“小朋友,树和鸟之间有什么关系?”

(大树需要鸟,鸟也离不开大树。有树的地方就有鸟,有鸟的地方就有大树------。)

——“既然树和鸟谁也离不开谁,紧紧的联系在一起。那么,请小朋友想一想,如果把它们结合在一起,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引导幼儿相互交流讨论。这时,教师将树、鸟组合在一起。给幼儿直观的视觉感受,拓展幼儿思维。

——幼儿相互交流。教师了解幼儿的理解状况,引导幼儿转换新的思维方式。

三、幼儿创作;

——给幼儿独立思考、创作的空间。不要随意打搅幼儿。

——教师在一旁观察,可根据幼儿的接受情况,进行轻声的个别交流。

——待多数幼儿勾画出外形后,教师如觉得有必要,可将某个幼儿的一幅组合、转换较好的作品,进行集中讲解,引导幼儿转换新的思维方式。

——幼儿再次创作。

四、作品展示、交流。

——教师了解幼儿的作品意图。

——利用幻灯展示个别幼儿的作品,请幼儿简单表述。

——教师小结。

延伸活动:

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观察两种不同事物的形体,通过组合、转换,变成另一新形象,丰富幼儿对事物形象,拓宽幼儿思维。

活动反思:

在大自然中,鸟总是依附着树生活。树和鸟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十分熟悉的两种形体。通过将两种形体的巧妙组合、转换,变成另一奇特的新形态。这在绘画活动中属于一种置换绘画方法。它可以丰富幼儿的知识,使幼儿头脑中出现更多的事物形象;更有助于拓展幼儿想象力的发展。

小百科:巧合,即若干小概率事件一起发生,指恰好吻合;正巧一致。语出《初刻拍案惊奇》卷九:“可见天意有定,如此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