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三年级教案 > 小学三年级《庐山的云雾》教学实录

小学三年级《庐山的云雾》教学实录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7.19K 次

  【小学三年级《庐山的云雾》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小学三年级《庐山的云雾》教学实录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了解庐山云雾的特点。

4、抓住重点词句,想象并描绘庐山的云雾。

5、在二三自然段中体会作者的描写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抓住重难点词句,读懂段落内容,体会庐山云雾的特点。

2、了解作者的写作方法,练习仿写。

教学过程:

一课

师:唐代伟大诗人李白曾写下一首千古名篇《望庐山瀑布》,有哪位同学记得其中最有名的一句。

生: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师:这一句诗主要为我们描述了什么?

生:庐山的瀑布。

师: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

师:老师还感受到了庐山是多么高啊。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庐山位于我国江西省九江市,由于山高,所以山上形成了层层云雾就成了一道神奇而特别的景观,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去欣赏庐山的云雾。

师:课文的段序都标好了吗,说一说,文章一共有多少个自然段?

生:4。

师:现在我们就来具体地学习这遍课文,首先,跟老师把课文从头到尾读一遍,把标记出来的生字注好音。(读课题、第一自然段)

生:(跟读)

师:现在,自己把这个自然段默读一遍,把不理解的生词划出来。

好,你们找出了哪些不理解的生词。

生:“幽谷”(幽静的山谷)、“变幻无常”(经常变化,没有规律性)、“尤其”(更进一层,格外)、游览(游玩观赏)、漫步(悠闲地随意走)

师: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一段话主要是围绕一句话写的,你能找出是哪一句吗?

生:庐山的景色十分秀丽。

师:那庐山都有哪些美景呢?

生:……

师:其中作者最喜欢的是什么?

生:云雾。

师:你从哪里知道的?

生:尤其。

师:作者说“漫步山道,常常会有一种腾云驾雾、飘飘悠悠的感觉。”你们能通过朗读表现出作者的这种感觉吗?

生:……

师: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样具体的为我们描述庐山的云雾。(带读)

生:(跟读)

师:现在把这一自然段再快速地浏览一遍,把你认为理解有困难的生词找出来,我们一起来认识认识。

生:“千姿百态”(姿态丰富多采)、“笼罩”(广泛覆盖)、“弥漫”(布满)、“天幕”(笼罩大地的天空)

师:老师有一个字要考考大家,“系”怎么读?

生:……

师:这个字还有一个读音,“关系”、“系统”。除了表示“结,扣”的意思外都读xì。认识了这些新的词语,接下来,我们来找一找这个自然段主要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

生: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

师:那这一句话我们就可以称作这一段的中心句,因为它放在句首又叫总起句。现在我们再把这个自然段齐读一遍。生:齐读。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第三自然段。(带读)

生:(跟读)

师:同样,自己再默读一遍,找出不太懂的生词。

生:“瞬息万变”(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变化多而快)、“一缕”(一丝)、“一泻千里”(水势奔流直下)、“四蹄生风”(四只脚跑起来像风一样)

师:你能找出这一段的中心句吗?

生:……

师:又可以称它为什么?

生:总起句。

师:我们再把这一个自然段齐读一遍好吗?

生:齐读。

师:最后,我们来看一看最后一个自然段。(带读)

生:(跟读)

师:找到这一个自然段的中心句了吗?

生:……

师:这一段只有一句话,那这一句话也就是这一段的中心句。来,齐读一次。

生:齐读。

师:老师想考考大家,看看我们班的同学有没有在课外阅读的时候学习到一些我们没学过的词语,有谁知道“流连忘返”是什么意思?

生:沉迷于游乐而忘了回去,留恋某事,舍不得离开 。

师:看来我们班的同学真是一群爱阅读的好孩子。庐山的云雾让作者都舍不得回去了,看来庐山的云雾真迷人啊,作者是多么的喜爱这庐山的云雾啊。

(师:老师觉得这篇课文真是写得美极了,读完了这篇课文,你最喜欢文章中的哪些句子呢?

生:……

师:带着你的喜爱之情再读一遍。)

 第二课时

师:上一节课我们初读了《庐山的云雾》这篇课文,作者为我们描写的庐山的云雾有哪些特点呢,谁能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说一下?

生:……

师:那这节课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细细品品庐山的云雾。首先,老师要检查一下同学们上节课的学习情况,看看这些词你们都还认识吗?(十分秀丽、变幻无常、千姿百态、瞬息万变、流连忘返)

生:……

师:看来同学们都掌握得很不错,那读了这篇课文,你认为哪一个自然段描写得最美,你最喜欢哪个自然段?

生:……

师:那让我们带着对庐山云雾的喜悦之情来读一读这个自然段。

生:(读)

师:在这一个自然段中,作者都把云雾比作了什么呢?

生:……

师:作者是写的哪个位置的云雾。

生:……

师:来,我们看一看,山头的云雾是不是像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啊。(出示图片)这顶白色的绒帽有没有给你一种柔柔的感觉啊,谁能带着这种感觉读一读。

生:……

师:作者还把庐山的云雾比作什么?

生:……

师:庐山的云雾像白色的'绒帽、玉带、茫茫的大海、巨大的天幕,由些可见,庐山的云雾是那么柔,那么轻,那么多啊,你能带着这种感觉读一读这个自然段吗?

生:……

师:庐山的云雾在作者的笔下呈现出了这么多不同的样子,那你脑海中云雾又是什么样子的呢,谁能仿照文章中的句子给大家描绘出来。

生:……

师:看来庐山的云雾还真是各种各样啊,那我们回过来看一下,这一整个自然段都是在围绕哪个话写呢?

生: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

师:那也就是说这是这一个自然段的……

生:中心句。

师:还可以叫……

生:总起句。

师:像这种围绕一句话展开具体描写的构段方式我们把它称为总分的构段方式。那请同学们想一想,老师把这句话放在这个自然段的最后可不可以呢?

生:……

师:那也就是说中心句既可以放在开头,也可以放在结尾,那在结尾就叫总结句。好,现在我们来看文章的第三自然段,谁能很快地找出这个自然段的中心句?

生:……

师:那这个自然段主要写了庐山云雾的什么特点,一个词。

生:瞬息万变。

师:找一找,文章中的哪些词语体现出了庐山云雾的瞬息万变。

生:刚刚、转眼间、还没等。

师:庐山的云雾变化得如此之快,那我们来带着这种感觉来读一读这个自然段。

生:(读)

师:现在老师想检查一下大家,看是不是同学们都已经掌握了总分的这种构段方式。(出示题目:下课铃一响,校园就马上变得热闹起来。_有的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有的______,__有的_______……)仿照文章中的二三自然段把这一段补充完整。

生:……

师:最后,老师留给同学们一个家庭作业,用我们今天学的总分的构段方法来写一写我们校园的一外美景。(出示题目:校园的银杏树可真美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