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七年级教案 >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复习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复习知识点总结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44W 次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复习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复习知识点总结

【第1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一、注音

确凿(záo) 菜畦(qí) 桑椹(shèn) 油蛉(línɡ) 脑髓(suǐ) 陌生(mò)  秕谷(bǐ)

斑蝥(máo) 珊瑚(shān hú) 攒成(cuán) 长(chánɡ)妈妈 敛(liǎn) 觅(mì)食 宿儒(sù)

蝉蜕(tuì) 窦(dòu)  厥(jué) 倜傥(tì tǎnɡ) 叵(pǒ) 拗(ǎo) 盔甲(kuī) 锡箔(bó)

二、词语

确凿 轻捷 脊梁 纳凉 收敛 脑髓 鉴赏 秕谷 恭敬  菜畦 陌生 觅食

和蔼 渊博 消释 宿儒 严厉 蝉蜕 倜傥 盔甲 绣像 人迹罕至 人声鼎沸

1.为什么说百草园是我的乐园?

一面是与三味书屋的枯燥乏味相比,而我美好快乐的童年在百草园中度过,百草园自然是我的乐园,给鲁迅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2.揣摩下面语句,体会作者感情。

(1)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说明封建社会的教育体制的失败。在我们看来很平常的事物,却在儿童的心中却完全不一样,认为那是十分有趣的。可见童心的可贵。

(2)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作用:承上启下 直接抒发了“我”对百草园难分难舍的感情,表达了我对百草园的依恋和对三味书屋的反感。“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表示了“我”遗憾的心情,“常”字用得十分准确。到三味书屋不是不能到百草园,而是不能经常到。

(3)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

从“只”中可知道鲁迅对封建社会的教育体制反感,它的失败。

(4)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矩,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

表现出了先生的正直,与前“先生是极正……”相照应。再说,先生再狠,也不应该体罚学生。在此之中,我认为,鲁迅是将他的启蒙老师刻画的较好,与当时社会成反比。

3.浏览课文,说说“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中有那几件事情令我念念不忘,这几件事情表现了儿童的哪些特点。

①百草园的乐园生活。2-8段写在百草园中的春夏秋三季的景色;阿长给“我”讲美女蛇的神奇传说;冬天的百草园;离别百草园。这一部分紧紧扣住“乐”字写“我”在百草园中的无穷乐趣。

②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

10-11段,写三味书屋的陈设和“我”对先生的印象。

12-24段,“我”在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主要写了几件事:1、提问“怪哉”一虫的事;2、到三味书屋后面的小园里去寻找乐趣;3、师生读书的场面;4、学生做戏、画画儿。

③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

4.课文前半部分写百草园,后半部分写三味书屋。对这两部分之间的关系,它们所表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大致有下边三种说法。你有什么看法?理由是什么?

(1).衬托关系。用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衬托三味书屋枯燥无味的生活,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教育。

(2).对比关系。用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同三味书屋枯燥无味的生活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3).统一关系。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美好生活的回忆,表现儿童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第2课 雪地贺卡】

《雪地贺卡》的作者是我国当代着名的蒙古族作家鲍尔吉·原野,其散文睿智典雅、细腻宁静,独具特色。

①《雪地贺卡》是一篇以叙事为主的散文,记叙了自己偶然发现一个孩子给雪人送的贺卡、以雪人口吻回复贺卡、为呵护孩子纯真的心灵停止回复贺卡的经历,表现了童心的美好纯真和我精心呵护童心童趣的高尚情怀。

②《静默草原》是一篇以抒情为主的散文,以细腻的笔触、层层推进的对比,抒发了草原之子对草原深沉的爱,抒发了自己因对草原深沉的情感而形成对生命富有哲理新的感悟:要像草原一样有善忘(豁达坦然)的胸襟,要像草原一样静默,沉稳而不张扬。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懂得珍惜纯真的童心。

(2).热爱生活,对生活充满信心和执着追求。

2、为什么说“带有秘密的童年是幸福的”?

与大人相比,儿童的心灵比较纯真,情感比较真实;心理上更为好奇,更趋于趣味和幻想,思维更简单,生活的经验更有限。因此,儿童们往往把神话、童话,乃至梦幻当作真实,把动物、植物乃至石头、桌椅都当作有人一样的生命感觉,乃至“也有爸爸妈妈”;喜欢沉浸在自己所感觉的美好的趣味盎然乃至奇异的世界里。其中自己感觉特别珍贵,或特别郑重其事,或特别神秘的东西还往往会把它当作自己心灵王国的秘密。这些孩子气感觉的最可贵之处就是它的纯真、美好,就是他往往把大人们视为微不足道的东西看得很有兴趣。随着逐渐长大成人,现实的、理性的、功利的东西在人身上会不断增加,在丧失孩子气感觉的同时,往往可能也流失了一部分纯真、美好和趣味。所以作者会说,相信神话、带有秘密的童年很幸福。

3、小结:文章的最后一句是对全文的总结,点明了主旨,同时也是对童心的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