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六年级教案 > 六年级语文下《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说课稿

六年级语文下《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说课稿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69W 次

 一、说教材

六年级语文下《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说课稿

 (1)教材简析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属于议论文。课文的题目“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课文的主要观点。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 一是让学生了解科学发现的一般规律──“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从中感受、领悟到见微知著, 独立思考, 锲而不舍, 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二是学习课文用具体典型的事例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 了解议论文的形式.这是小学阶段学生第一次接触议论文,用具体的事实说明道理是课文写法上的主要特点,也是本单元的一个语文学习重点。

  (2)教学目标

1.学会“澡、械”等5个生字,正确书写“诞生、洗澡、漩涡、花圃、逆时针、司空见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锲而不舍”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三个故事在写法上和内容上的相同点。

4.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引导学生认识到到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的重要性。

5.体会本文语言生动、准确的特色,学习用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难点:学习课文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了解议论文的形式。

 二、说教法和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学习是学生的学习,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所以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给学生充分自读自悟的时间,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思考、交流、汇报、朗读、表达..... 让学生运用读、思、划、议等方法,动脑、动手、动口,多种感官参与获取知识,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三、说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主动设疑,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这篇课文课题就是课文主要观点,于是一开始我就以题目入手,提问:

1、读了课题,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2、第二自然段中:把“‘?’拉直变成‘!’” ‘?’指什么?‘!’指什么?这句话想告诉我们什么?

让学生自由读句子归纳出从“问号”诞生“真理”的过程是“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疑——找到真理”的过程。又通过理解问号、叹号的含义,体会到了用标点符号代替语言的妙处。同是也为第七自然段中的词语“见微知著”的学习作铺垫。这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质疑问难,引导学生自主设疑并带着问题去学文,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把学习的过程还给学生,把说话的舞台让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语文课堂上有所收获。

  第二环节:比较研究,体会写法

首先是让学生默读课文3-5自然段,思考:课文中列举的三位科学家发现了什么问题、又提出了什么问题,他们是怎么解疑的,又找到了什么真理?

其实对于文中引用的“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的变色”“睡觉时眼珠转动”这三件事例,学生一读就懂。但是,如果就事论事,就会难以发现作为议论文所引用的事例和记叙文所写事件的差异,而“学习课文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了解议论文的形式”又是本文的重难点,所以教学中,我提了一连串的问题:这三个事例有什么相同之处?最重要的过程为何只写了一句话?这样的提问促使学生将阅读的重点从关注事例的内容上转移到关注事例的内容与表达上,进而关注事例的表达效果和意图上。从中,学生就发现不同的文体在叙事时的差异,发现了不同的论点在引用事例时的详略。

 第三环节:总结课文,深化主题

1、总结课文,深化文本中心

通过回顾全文,让学生领悟到作者列举的事例都是按“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疑——找到真理”的顺序写的,且把“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与“找到的真理”写得详细,“不断解疑”的过程则写得简略。这样详略有序的安排都是为重点说明“真理”与“问号”之间的关系,是为了证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2、总结课文,认识议论文

最后结合板书,引导学生认识:像作者这样用事例证明一个道理的文章叫议论文。“观点——事例——结论”是一篇议论文的基本要素和结构。

 四、说板书

观点    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事例   洗澡水的漩涡  与地球自转有关

紫罗兰的变色  制成石蕊试纸

睡觉时眼珠转动 一定在做梦

? ----------- !

总结  

见微知著 善于发问 独立思考

锲而不舍 打破沙锅问到底 ……

王松泉先生说过:“板书是反映课文内容的镜子,展示作品场面的屏幕;是教师教学引人入胜的导游图,学生学习中掌握真谛的显微镜;是开启学生思路的钥匙,进入知识宝库的大门;是每堂课的眼睛,读写结合的桥梁……”所以,在本堂课中,即使有了可见的辅助,我还是根据课文内容,学生的反馈,设计这样一个板书,力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做到简明、概括。让学生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更明确的了解作者的写作方法,认识议论文,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