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高一教案 > 高一语文《孔雀东南飞》优质教案

高一语文《孔雀东南飞》优质教案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6.46K 次

 设计说明

高一语文《孔雀东南飞》优质教案

1、 指导思想

本设计依据我校推行的人本教学理念,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研读文本,从诗歌的形式、内容、思想三个方面展开研究。让学生学会研究,举一反三,给予学生自主性、独立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和个性化阅读的能力,达到语文阅读教学“立人”的目的。

2、 教学设想

本课出自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本单元节选了先秦到南北朝的诗歌作品,本课是汉乐府五言诗,之前的分别时《诗经》的四言诗、骚体诗,目的在于让学生在鉴赏经典作品的同时,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历程。与单元编者的意图相一致,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刘兰芝人物形象赏析、封建礼教、专制家长摧残青年男女爱情的主题探究以及汉乐府对《诗经》的继承发展的研究。通过本课的学习加深学生对乐府五言诗在诗体形式方面变化的理解,它在诗歌发展中承前启后的的作用。

3、 本设计的特点

(1)利用学案充分落实课前预习。本的篇幅较长,语言接近口语,而且注释详尽,学生容易读懂文意,不宜在课堂内串讲。对于文中出现重要的文言知识点,我们利用学案(学案为我校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编写而成,本课学案附在后面)分类梳理以练习题的形式呈现,让学生独立完成,在教师批阅完毕之后下发答案,这样做使预习更加扎实。教师针对疑难问题略作指导即可,文言基础知识通过学生自主预习的方式得到了有效地落实,

(2)体系化。设计从两个角度展开,将文章纳入到两个体系之中,第一课时进行刘兰芝人物形象的赏析,并将其纳入到中国文学塑造的女性体系之中。第二课时赏析写作形式、手法,并与《诗经》进行对比,使学生明确乐府五言诗的特点及其承前启后的作用。这样做可以培养学生建立体系的思想,对中国文学有整体性感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积累文言基础知识:实词、多义词、偏义复词、古今异义词等,培养学

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刘兰芝人物形象。

3、掌握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手法

4、了解四言诗与五言诗的不同。

5、了解乐府诗歌的常用表现手法赋、比、兴。

过程与方法:

1、提高分析问题、表达观点的能力。

2、增强合作意识。

3、提高质疑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封建家长制对青年男女的摧残,尊重婚姻自由。 教学重点:了解刘兰芝人物形象,掌握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手法

 教学难点

1、 掌握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手法。

2、 了解四言诗与五言诗的不同。

 教学时数

两课时

  课前预习(这部分在学案中得到体现,学生在课前完成。)

学生初步读懂文章,理清脉络,掌握故事情节,并且完成以下目标:

一、读准字音,扫除诗文中的文字障碍。

二、释词。学生在阅读本诗时,对以下三类词理解容易产生歧义。请学生归纳总结本文的文言常识知识点。

(1)古今异义。

(2)一词多义。

(3)偏义复词。

三、整体感知文章,理清文章线索、脉络。

四、理解全诗的故事情节,进而掌握全诗结构。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内容:刘兰芝形象与思想情感的研究

导入:在中国文学的发展史上,成功塑造了一系列女性形象,《诗经·氓》中的女子勤劳善良而被弃,但果断、清醒;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英勇无畏;孟姜女千里寻夫,哭倒长城,那份执着令人敬佩。《孔雀东南飞》也成功塑造了一个女性,她就是刘兰芝,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刘兰芝,看看兰芝又是一个怎样的女子呢。

 一、 学生概括故事梗概。

在我们开始进入这篇文章的学习之前,同学们已完成了正音明义、疏通诗文的工作,现在呢,我一同来看一下文章的结构。让学生快速将课文自读一遍,了解课文的整体脉络。教师明确:课文分为五个部分(幻灯片展示):

故事开端(1-6段) 自请遣归

故事发展(7-12段) 兰芝辞别

继续发展(13-22段) 被迫应婚

故事高潮(23-32段) 双双殉情

故事结局(33段) 化鸟双飞

(标题能概括内容即可,不求一律)

此部分让学生通过预习完成,目的在于让学生对文章的整体结构有所把握,便于对刘兰芝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二、引导学生进入刘兰芝人物形象的研究。

在刚才同学的叙述当中,我反复听到了一个人的名字“刘兰芝”,这首诗之所以叫《孔雀东南飞》,是因为古人常常从首句中提取某个词语或者把首句作为标题,例如:“氓之蚩蚩,抱布贸丝”的《氓》,“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蒹葭》。但事实上这首诗还有另外一个名称叫做《古诗为为焦仲卿妻作》(请看课下注释)。请问同学们,为什么要为焦仲卿的妻子作诗呢?(是赞美,是妒忌,还是鼓励)与学生交流讨论,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对文章的性质有一个思考。问题1:这是一个怎样的“焦仲卿妻”呢?运用什么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的?(合

作探究)

兰芝形象:正面 兰芝请归——贤能知礼、勤劳多才、刚强、反抗

辞别:①严妆——倔强、好强、冷静、反抗

②外貌——美丽

③别婆婆——有礼有节

④别小姑——善良

推婚、殉情——有情有义、反抗

侧面 众权贵求婚——品貌出众

婚事盛况——不慕富贵,不移情志

 三、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思想情感的研究。

问题2:兰芝不幸被谴,只因遇见恶婆婆吗?

《礼记》:“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

教师小结:由此看来,诗中的“焦母”,是一个封建家长的代表,那是一个时代的命运,而不是个人的悲剧,她只是时代的一个缩影。所以,文章最后,作者写:“多谢后世人,戒之甚勿忘”,“谢”是警示后人的意思,而“后世人”指的是“封建家长”。

不幸的社会根源:封建家长制、封建礼教压迫(板书)

小结:鲁迅先生说过,整个封建社会的历史就是一部吃人的历史,随便翻开一页都是血淋淋的。《孔雀东南飞》的重大思想价值就在于,通过焦、刘二人的悲剧深刻揭露封建礼教和封建家长制的吃人本质,热情歌颂青年男女忠于爱情、反抗压迫的叛逆精神,寄托人民群众对爱情和婚姻自由的热切向往。

 四、本节课总结。

这节课我一同走进了刘兰芝,发现她性格中最闪耀的特质就是对爱情的忠贞,最本质的特征是坚决的反抗,面对封建家长制的专横凶残,她无所畏惧,敢于斗争,最终用生命对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进行了彻底的控诉和反抗。作者之所以为刘兰芝作诗,目的就在于歌颂她对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这种反抗精神。

 五、朗读体味。

在梁祝《化蝶》的小提琴协奏曲的音乐背景下,小声齐读兰芝辞归、举

身赴死、化鸟双飞这几个段落,深入体会兰芝形象与作品内涵,在高涨的情绪中结束本节课。

 六、作业:用细节描写手法补写一段焦刘双双殉情之后描写焦母的文字。字数300字左右。

  七、板书设计:

孔雀东南飞

刘兰芝:美丽、善良、勤劳、有礼有节、好强 正面描写

重感情、极具反抗精神 侧面描写

社会根源:封建家长制

第二课时

活动内容:研究本诗的艺术价值

导入:《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的代表作。后人把《孔雀东南飞》与北朝的《木兰辞》及唐代韦庄的《秦妇吟》并称为“乐府三绝”,并且前两者又被称为“乐府双璧”,可以说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那么这首诗究竟有怎样的艺术魅力呢?

 一、诗歌形式的探究——五言诗。

请学生朗读第一、二自然段。

教师:好,同学们,这首诗歌是五言诗,而前面我们学习的诗经大多都是四言诗。五言诗跟四言诗仅仅一字之差,但我们想过这个问题吗,五言诗增加的这一个字,到底有什么好处,有什么意义呢?我们先来比较一下。

探究问题1:五言诗比四言诗多一个字有何意义?

这是我们今天的第一个研究课题,让学生朗读一遍第一、二段的四字改写版,感悟四言诗与五言诗的差异。

改写版:孔雀南飞 五里徘徊

十三织素 十四裁衣

十五弹琴 十六诵书

十七为妻 心中苦悲

君为府吏 守节不移

妾留空房 相见日稀

鸡鸣机织 夜夜不息

学生讨论交流,四言诗和五言诗在表意作用和韵律感节奏上的差异。

最后老师归纳结论:

1.五言诗比四言诗信息的承载量更大,传达的信息更多,表现力更强。

2.从节奏感来说,四言诗大多为二二式,节奏单调;五言诗有二二一或二一二等几种节奏,变化丰富。

小结:虽然五言诗只是增加了一个字,但是却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迈出了一大步,为唐代五言律诗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二、诗歌风格的探究——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

1..《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传统的源头,《离骚》是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诗歌杰作,那么《孔雀东南飞》属于哪一种?

明确:本诗以鸳鸯双飞作结,充满了浪漫色彩,而中间叙述焦刘悲剧采用

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全文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可以说是一篇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有机结合的杰作。

学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探究问题2:本诗这一化鸟双飞的浪漫结尾有何作用?

明确:在焦刘合葬的墓地,松柏梧桐枝枝叶叶覆盖交通,是为连理枝;

合葬化鸟,生不能相守,死也要比翼双飞。这正象征了“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爱情的不朽,寄托着人民群众追求爱情自由和幸福的美好愿望,同时也是对封建专制的抗议和嘲弄,与全诗歌颂忠贞爱情,反对封建专制的思想是一致的。

3.中国有不少叙事性文学作品采用了类似的结尾,你能再举几个例子吗?

学生应该能举出一些例子:

梁山泊、祝英台化蝶双飞

牛郎、织女鹊桥相会

窦娥发下三桩誓愿为自己洗雪冤情

杜丽娘死后还魂与心上人喜结连理

??

小结:在封建势力极端强大的社会背景下,人民群众的许多理想、要求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于是许多作家便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来寄托自己和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望。

 三、诗歌手法的探究——赋、比、兴。

由于赋、比、兴在前面诗经的教学中已经学习过,所以让学生直接找出这首

诗中的运用这三种手法的诗句,让同学赏析手法的作用是本环节的重点。

问题:赋、比、兴的手法在《诗经》大量运用,本诗是否运用了这些手法?分析其作用。

1.“赋”

⑴ 第二段从13岁说到17岁,一一道来,是否繁琐?(引导学生了解

“赋”的特点及作用)

明确:不繁琐。这样写意在强调刘兰芝从小聪明能干、多才多艺、

知书识礼,为下文刘兰芝被逐作铺垫,以激起读者同情。

⑵ 第9段,写兰芝临别“严妆”,从头到脚,由腰至耳、指、口、步,

一连串铺陈排比,既突出了她的美貌,又表现了她离开焦家前的沉着冷静、镇定自若的性格。

⑶第21段,铺叙太守家迎娶刘兰芝的热闹隆重的场面,从侧面衬托了

刘兰芝的身价,说明她确实是个“精妙世无双”的女子,反衬了焦母的独断无知,让读者为刘兰芝鸣不平。

2.“比”

明确:“指若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突出了刘兰芝“精妙世无双”的美貌。

“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突出他们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3. “兴”

开头两句游离情节之外,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引导学生了解“兴“这

一表现手法极其作用)

明确:不能删。这是民歌常用的一种起兴手法,它借孔雀失偶徘徊,为

刘焦二人的爱情营造一种徘徊顾恋的感情氛围,奠定了全诗哀怨悱恻的感情

基调,同时又有提摄全篇、引出下文的作用。

小结:本诗继承了《诗经》的优秀表现手法赋、比、兴,这些手法对推动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四、本节课小结。

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体会到了《孔雀东南飞》的魅力,这就是经典的

魅力。所以同学们不仅要好读书,还要读好书。品读经典,启迪人生,你我共勉。 六五板书:形式——五言

风格——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

手法——赋、比、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