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高一教案 > 《获得教养的途径》练习题和答案

《获得教养的途径》练习题和答案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9.1K 次

导语: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获得教养的途径》练习题和答案,欢迎同学们过来了解和练习,希望可以提高大家的语文水平。

《获得教养的途径》练习题和答案

8. 第一段文字的中心是 ( )

A. 世界文学是向每一位有志者敞开的。

B. 获得教养不一定要读很多书。

C. 获得教养必须要以个性和人格作为前提

D.读书要仔细咀嚼,不要囫囵吞枣。

8. C 点拨:这段文字主要阐述读书的前提,即个性和人格。

9. 作者倡导怎样一种读书观?试分条概括。

9. ①读书不在于数量,重要的是要以个性或人格为前提(或:要敬重知识,注重爱的阅

读);②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开始阅读;③必须花力气、下功夫读杰作。

10. 作者认为,获得教养必须以个性和人格作为前提,“个性和人格”具体指什么?为什么通过读书获得教养要和“个性”、“人格”联系在一起?

10. “个性和人格”指爱的阅读(或“对文明的热爱”)、对知识的敬重、心的教养。作者认为读书是为了“心的教养”,他倡导的是“爱的阅读”和有效的阅读,善于读书的人,并不追求数量,而只追求他心灵的获得。作者认为读书人要有爱的追求,要有理想,要有对知识的敬重。他所说的“教养得有一个可教养的客体作前提”,通俗地说。就是读书人自己必须有获得教养的愿望,有完整的人格,有个性追求,如果人没有人格,没有个性,他的阅读很难获得教养。

11. “不错,读得太多可能有害,书籍可能成为生活的竞争对手。但是尽管如此,我仍然不反对任何人倾心于书。”请问,怎样理解这段话的意义?

11. 读书可能会挤占我们生活中很多宝贵的时间,但真正的生活离不开书。

12. 第二段中,作者为什么认为读书必须读名着 (经典),而不应只读报纸和流行文学?(联系全文回答)

12. 因为流行文学无法让人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教养,而只是为了“散心消遣”,而杰作需要我们集中心智,用心、用爱去对待,所以,读杰作才能获得教养。

13. “单是纸色已经在我们的心目中引起一种幻觉,令我们以为这书是一个逃免了时间之摧残的遗民。”请阐释画线部分在文中的意思。

13. 书犹如遗民,经历了岁月的淘洗,经历了种种变故和磨难,才得以幸存,这样的书积淀了丰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点拨:第二段文字中,作者把书比作遗民,赋予“时间之摧

残”以借代意义,结合上下文,发掘这些比喻意义和借代意义,是做好本题的有利途径。

14. 请概括指出作者在文中写到了哪几类人的命运。

14. ①书主人的命运。②作书人的命运。③含意未伸的文人(或白鹤一般兀傲的文士)

的命运。点拨:本文第四、五、六段分别介绍了书的主人的命运,书的作者的命运和含意未伸的文人的命运,其提示性字眼分别是第四段的“你也能借此揣摩出这主人公的命运”,第五段的“让我们来想像那作书人的命运”,第六段的“至于白鹤一般兀傲的文士……试想含意未伸的文人……”。

15. 请简要分析本文的内容是如何逐层深入的。

15. (1)鉴赏书的外观,思索书的历史。(2)欣赏文字的美丽,文字的历史,文字的文化内涵。(3)表达对文人命运的悲悯和思考。(4)发出学会读人生这本“书”的感喟。点拨:全文共分为四个层次,由书的外观到内在文字的内涵,再到对主人公命运的思考,最后升华到对人生的感喟,层层递进,由实到虚,结构严谨。

16. 本文切入点与其他写读书的文章有什么不同? 作者又怎样把本文写得情趣盎然?

16. 第一问:一般谈读书的文章,大多从书的内容切入,谈读书的心得、感受和方法等,而本文则以书的外形为切入点,谈有关书的历史和文化内涵。第二问:丰富而飘逸的联想和想像;充满诗意的形象化描写;活用典故,使文章饱含深厚的文化底蕴;比喻的运用和形、声、色的生动描写。点拨:本题答案可以丰富多彩,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