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高二教案 > 《报任安书》优秀说课稿

《报任安书》优秀说课稿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9.78K 次

 引入:

《报任安书》优秀说课稿

培根说:“读史可以使人明智。”历史由人创造,历史也昭示人类文明的发展,所以,“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今天,我要沿着一幅徐徐展开的历史画卷,探寻一个人不同寻常的心路历程。

展示课题──《报任安书》,作者──司马迁。

谈到司马迁,总绕不开这句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是我解读本文的立足点,也是切入点和探究点。

下面就是我的说课流程:

 【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报任安书》选自人教版山东省职教规划教材语文第一册第三单元,单元主题“弹奏生命的乐章”,本课为节选。

2.主要内容:节选部分突出“生命”二字,言说身世不幸、探讨生死大义,主题鲜明突出、情感酣畅淋漓。

3.个性解读:基于教材地位与主要内容,结合单元主题,我重点解读“生命”二字:生,即人生──司马迁坎坷不幸却又光辉灿烂的一生;命,即命运──面对坎坷与不幸,司马迁的人生选择。以“生命”为线串联课文,研读人生价值,深化单元主题。

  【学情分析】

知识储备:高一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文言词汇与文言句式,基本具备独立的阅读能力。本课注释详细,学生能大致了解文意,继而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合作的探究。

专业特点:我的授课对象为艺术专业学生,他们思维敏捷、个性张扬,但缺少对人生的理性思考,理解并探究本课的“生命”主题,恰好弥补其不足。但授课要深入浅出、理趣并重,在情趣激发中逐渐渗透人生理念。

【教学目标】

基于教材与学情,结合我对本课的理解,紧扣文本,我把目标整合为文言、文学、文化三个方面:

(一)文言目标

1.掌握重点实词、虚词,基本读懂课文。

2.培养利用课文注释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二)文学目标

了解司马迁与《史记》,赏读本课文辞之美、情感之切。

(三)文化目标

司马迁的价值观对现实人生的指导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如下:

1.了解文言实词、一词多义和通假字。

2.理解司马迁的生死观。

 【教学方法】

为完成上述目标,确定本课的教学方法为:

1.文本赏读法:教师范读、学生诵读,通过文本解读文意。

2.情境渲染法:教师引导、学生体悟,通过文意理解内涵。

 【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法。

 【教学课时】

两课时,本节课为第一课时,教学重点为第一、二自然段。

 【教学过程】

分五部分:化用文天祥《过零丁洋》诗句,概括为:

  一、破题──辛苦遭逢起一“刑”

这是引入部分,有三个环节:

1.情景导入:课前播放视频,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设计导语如下:

从刚才的朗读中,我们听到了所熟悉的伟人的名字,他们的人生因苦难而摇曳多姿,因厚重而名垂千古。我们说,在人生的天平上,失之毫厘就可能谬以千里,在生命的十字路口,能否紧紧扼住命运的咽喉,给自己一个悲壮而伟大的承诺,恰恰就成了生存还是毁灭的关键。本课中的司马迁,和古代先贤一样,也在进行着哈姆雷特式的独白:生或者死,这是个问题。

2.文题诠释:

报:回复──迟到的告白

任安──濒死的知己

书:信──深埋的隐情

3.背景梳理:

一封书信──借信抒怀(写信不是为了救助任安)

一次酷刑──人生抉择(面临生与死的选择)

一段真情──肺腑之言(一个濒死之人,一个刑余之人,还需要冠冕堂皇的客套么)

从课文提供的信息和我们平日的积累,已经知道,司马迁因为一场酷刑饱受了人生的折磨,辛苦遭逢起一“刑”,这“刑”让他想到了更多的人生不幸,那么,究竟他的人生中还有哪些不幸呢?

进入课文第一段。

 二、开端──身世浮沉雨打萍

首先,赏读第一段。分为三个环节:初读认知──范读正音──细读释意。

粗通文意,完成文言(知识)目标。

那么,司马迁的人生究竟经历过哪些不幸呢?原文内容回答:

赏读结束,教师设置分小组的学生活动:谈谈你所了解的司马迁。

讨论结束,教师总结,了解司马迁,可从贡献与身世两个方面入手:

贡献:写作《史记》。“将相和”、“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身世:出身于读书人家,早年贫寒,后入京读书,继承父职,曾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写作《史记》准备材料,因为李陵之祸,遭受宫刑。他所面临的人生压力前所未有,于是他想到了“死”。“生或者死,这是个问题。”

学生自读划出,教师提问后总结:

司马迁想到了“死”,但他考虑更多的还是“活”,因为他还有尚未完成的伟大任务──“私心有所不尽”。

回味:“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轻重不同,价值不一,但对于司马迁来说,要获取活下去的勇气,又谈何容易呢?由此进入第二段的学习──人生自古谁无死。

 三、发展──人生自古谁无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