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二年级教案 > 二年级语文下《画鸡蛋》教学反思

二年级语文下《画鸡蛋》教学反思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3.17W 次

  《画鸡蛋》教学反思一

二年级语文下《画鸡蛋》教学反思

《画鸡蛋》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文章,讲述的是达•芬奇和老师的对话,揭示出了老师让他天天画鸡蛋的原因。通过写达•芬奇行为的转变,表现出达•芬奇刻苦学画的精神,同时告诉我们做事情只有专心致志、勤学苦练才能成功。

由于我教学的是《画鸡蛋》的第一课时,所以我把识字和理解课文作为本节课的重点,下面我就把本节课的教学结合课题研究的实施做以下反思:

《语言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的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我们提倡走个性化阅读的教学道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给学生自主实践的机会,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主动地去读,专心地去读,兴趣盎然在去读,在自主阅读中学会阅读。

为了真正地把课题研究落到实处,彰显学生个性的风采,在学完了课文第三自然段之后,我提出问题:“你认为达•芬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不管学生回答的是达•芬奇知错能改还是勤奋好学,那都是学生自己独特的感受,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感受,这样学生才能毫无顾忌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这也是实施个性化阅读的前提。

个性化阅读的核心是激活学生相似的积累,就是把学生自己的人生体验与切身感受移植到文本之中。因此,我提问:“如果让你画上一节课、一天,你的感受会怎样呢?这样让学生与达•芬奇心灵相通,理解当时达•芬奇的想法,进而为明白老师的话作铺垫。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理解老师说的话以及达•芬奇学习态度的转变,我采用实物演示、分角色朗读的方式教学的,使课文所表现的人和事,由于学生赋予了感情与生命得以复活,再以自己的读表现出来,使学生对课文的感悟和独特体验深入化、系统化。

同时,在读书时,我还注重学生读书习惯的培养。此外,由于二年级还要以字词为基础,所以阅读中我还突出了对学生进行字词的训练,如“著名”是 什么意思,换个词来说一说;“不耐烦”是什么样的语气;严肃又是什么语气,通过读来体会这两个词的含义;仿照“一张又一张”来说几个词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无论是语文学习还是其它科目的学习,都离不开生活,最后,我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想一想,在生活中、做事情时,有没有也像达•芬奇小时候画鸡蛋那样很快就不耐烦了?学习了这篇课文,今后想怎么做?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进行了思想教育,做到“润物细无声”。

但是我也感到,课上学生读的少,形式也过于单调了些,应多为学生创设语言表达和交流的机会,在学生分角色朗读时可让学生同桌之间先练一练,让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体验文章的情感,感受到语言文字的节奏、情绪色彩,从而获得语文学习经验,领悟和积累。再加上教师的示范朗读效果会更好。

总之,还有很多改进之处,在今后的教学中再接再厉!

 《画鸡蛋》教学反思二

在设计《画鸡蛋》一课时,觉得既不能把课文当成讲读课文去上,对于二年级的学生,也不能就抛出几个问题让他们自读自悟,然后交流。在设计时,仅仅抓住达·芬奇开始学画鸡蛋的态度和后来的不同态度开始感悟,然后问孩子们为什么达·芬奇会有如此大的变化进而感悟老师的话。

在教学时,我在孩子们熟读课文之后,问学生 “老师为什么总让达·芬奇画鸡蛋?”在学生汇报中,他们也能找到老师的话回答,但从他们的表情上可以看出他们对老师的良苦用心并不理解。于是,我将老师的话以课件出示,放声读一读。我问到:“老师说的对吗?”学生在交换了意见的基础上,大部分学生肯定了老师的话是对的,还有学生举了例子说,老师这样做是让达·芬奇认真观察,认真练习,才能把鸡蛋画好。接着我顺势引导:“你们分析的都很有道理,可是老师说的是真的吗?让我们来验证一下。”于是我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熟鸡蛋,在投影下让学生进行观察两个鸡蛋的异同,再拿出十个鸡蛋,让学生去找出相同的鸡蛋。孩子们天生好奇,看呀,比呀,非得找到两个一样的鸡蛋,可是挑来挑去就是找不到,由此解决难点。

这节课,学生在实际观察中真切的体会到老师的话是真的,尝到了探究的乐趣,我也深深的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让孩子们自己去验证,一定能促使孩子们个性化思维的发展。当然这节课给了自己很多的思考,对于选学课文,自己的把握准确吗?自己说的是不是还太多了,把学生抓得太紧了呢?困扰啊……


1.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反思

2.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笋芽儿》教学反思

3.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泉水》教学反思

4.二年级语文下《看浪花》教学反思

5.二年级语文《找春天》教学反思

6.人教版二年级《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学反思

7.二年级下册《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