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之子部 > 道家 > 感悟道家思想中的无为而治

感悟道家思想中的无为而治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06W 次

读罢老子的“无为而治”的论调,为其能在千年之前有这样的提法而拍手叫绝。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感悟道家思想中的无为而治,欢迎阅读。

感悟道家思想中的无为而治

  感悟道家思想中的无为而治1

老子的最优选择是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无治,萧公权形容老子近乎放任主义,可以说是点到了要害。黄老道家则是在坚持政治治理必不可少的前提下,将无为而治作为了一种理想的统治与治理方式。作为治世学说,黄老道家首先肯定了统治与治理的必要性,突出了必要的政治制度建构,这就使得黄老道家要在思想逻辑上容纳儒家及法家的制度建构主张,肯定一个君主集权的制度体系。黄老道家的无为而治就是在这个前提下,试图以道家的自然等概念为基础,针对强秦迅速崛起和快速灭亡的惨痛教训,主张简政放权,提倡轻摇薄赋,力争清心寡欲。这就为统治及治理者设定了诸多行为边界,不仅杜绝了统治者的多为、妄为和胡为,而且也防堵了统治者的情欲及志愿等诱发的政治多动症,从而有利于社会有机体的自然发育。

一、清心寡欲:黄老道家无为而治的君心术

黄老道家的政治思想本质上也是君王统治*,这其中就包含着君主个人的心术。君主个人的心术说到底是一个为了政治上的目的而有意地自我修炼。在中国传统的政治体系中,政治上能否真正简政放权的关键是君主,因此无为而治的理念中就必然包含着对君主统治心理等的要求。黄老道家对君主统治心理的要求归结起来就是清心寡欲。人的欲望往往随着政治地位的上升而膨胀,历史经验反复验证统治者的欲望与社会治乱的关系。一般来说,统治者欲望总是给社会带来较为广泛的政治干涉或资源汲取,或者带来社会资源过分集中在统治者手里而导致民穷财尽,或者因民力过度耗费而搞得民怨沸腾,或者因过分的高压控制而****。法家也特别强调君主的心术,但其关注的焦点是防奸与督导,即法家要求君主隐匿自己的积极表现,一方而是防比君主的好恶被奸人利用,另一方而则是为了尽量发挥臣下的积极性,君无为与臣有为两者的紧密结合,凸显了法家的心术主要是权谋之术。与法家把君主的心术主要定位成权谋之术不同,黄老道家对君主心术的要求则更彻底地体现了无为而治的理想诉求,它以君的无为来确保整个统治机器的无为。黄老道家也同样将君主作为决定政治机器如何运作的关键因素,试图从影响君主的心理状态等来实现它所追求的无为而治。汉初统治策略及方针等的调整充分体现了君主心理状态由欲望膨胀到清心寡欲的重大转变。这种转变既是对秦朝统治教训的直接汲取,毕竟秦朝君主的膨胀欲望与其快速灭亡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同时也体现了黄老道家对统治者的有效影响。秦王朝的迅速灭亡,宣告了统治者单纯依靠法治思想实行统治的彻底失败,继之而起的汉王朝,及时总结秦亡的原因,调整统治策略,确立以黄老思想为主的统治思想,实行约法省禁、休养生息的政沼,这一做法,在汉初延续六十年之久,被称为黄老政治。可见汉初黄老思想的兴盛以及黄老政治的实施,是当时各种因素相互影响的产物,更是借鉴秦朝灭亡教训的结果,社会文化论文《关于黄老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精髓研究》。黄老道家将君主的清心寡欲作为实现天下大治的一个必要条件,强调君心浮躁焦躁暴躁贪婪等都只能是乱世的根本,君心沉稳节制寡欲平和等才是治世的保证。

二、轻摇薄赋:黄老道家无为而治的取予术

黄老道家的无为而治在政策层而的表现就是轻摇薄赋,轻摇薄赋既是君主清心寡欲的政策表现,也是确保整个统治机器都贯彻执行无为而治原则的根本保证。黄老道家特别看重民自定,而民自定的前提则是政治统治贯彻清净无为的原则,如果政治统治实行频繁干预的原则,那么民就可能时刻被政治统治的赏罚所牵动,或者被政治统治强行驱使,整日里围绕着政治统治的意志行动,而无暇按照自身生产、生活的需要而行动,长期以往必将使民身心疲惫、疲于应付,终究难免民穷财尽的困顿民自定要求政治统治必须确保民可以按照自身生产、生活的需要安排自己的行动,并保证民可以将有限的人力财力首先用于自己的生产、生活,政治统治则必须相应地减少对民的人力、财力等的汲取。道家政治思想从老子开始就强调取予的辩证法,以道者反之动作为方法论基础,突出了欲先取之,必先予之的策略,黄老道家则将上述策略直接简化为轻摇薄赋。轻摇薄赋实际上只是少取,还谈不上予,但却是真正的无为,因为即便是统治者善意的予也可能是对民的自在自然状态的冲击和破坏,从而破坏了民自定的治理目标。自战国初年以来,各诸侯国追求富强的变法莫不追求快速地集中人力、物力与财力,各国积极的变法政策既有鼓励民富的,但更多的政策在追求国富,而国富的主要措施莫过于鼓励生产和加强汲取。这种政策的政治结果首先是创造了一个集中统一的大帝国。但当摇役和赋税的负担超过了民所能忍受的极限,摇役过多地占有了民的人力,过快地消耗了民的物力,赋税沉重汲取了民生产、生活的基本物力,庞大的帝国以摇役赋税造成了民不堪的绝境,民不定,民不堪,巍峨浩大的秦帝国仅仅维持了十五年。多取快取涸泽而渔的汲取政策必定造成破国亡身的政治悲剧,而轻摇薄赋自然就成了追求长治久安的一个替代选项。黄老道家在汉初的流行恰好满足了惩于秦的教训而追求长治久安的方法论渴求,清心寡欲,轻摇薄赋,恢复民力,实现长治久安,就是黄老道家提供给统治者的一个治安策,实际上也造成了一个物阜人安的西汉文景盛世。

三、治理智慧:黄老道家无为而治的现代意蕴

黄老道家的无为而治并不是一种治理的模式,而是一种治理的智慧。作为一种治理的智慧,它在人类社会的复杂治理中就不仅具有普遍的参考性与借鉴性,而且还有一定程度的普遍性,在现代的复杂社会治理中,黄老道家的无为而治仍然表现出了丰富的现代意蕴。现代复杂社会中治理者和被治理者并行不悖的发展导致了诸多治理额难题与困境,甚至由于权力扩张运行而带来诸多不便与治理恶果。实际上,现代复杂社会的治理难题有许多就是由于治理产生的,治理不仅是有效解决社会急难险重问题的有效手段,也是造成诸多复杂难解问题的主要原因。现代治理者一如既往地高度评价自己所拥有的理性与善良,而治理对象却以一再出现的难题向治理者一次又一次地发出了治理挑战。挑战的一方而是要求治理者要不断改善自身的技术、手段与能力等工具理性,及时科学有效地处理治理对象出现的难题与问题;挑战的另一方而则要求治理者积极改良治理理念,有所为有所不为,知道治理权力的限度与界限等,节制自己的治理行为。一般而言,现代治理者拥有的权力和运行权力的手段都大大地超越了传统农耕阶段,而这方而的需求也容易得到科学技术的及时帮助,因此治理对象对治理者的能技术、手段与能力的挑战容易得到满足。但是,在治理观念的革新方而则相当困难,因为治理对象在挑战治理者的治理权力限度与界限,而要求治理者改善治理理念时,就实际上己经是在指控治理者对治理权力的过度或不当行使恰恰就是诸多治理困境与难题所以出现的根本原因。现代治理者约束自身权限的治理理念函需从无为而治的思想中吸取营养,在某种程度上,现代复杂社会的治理者只有准确领会了黄老道家无为而治的精神实质,懂得了无为而治的现代意蕴,充分吸收其中的思想养分,才能妥善处理治理与被治理的诸多矛盾,才能妥善处理好目标和手段的矛盾。合理治理,有限治理,有效治理,这样才可能在解决一般治理问题的同时,不造成新的更棘手的治理难题。

  感悟道家思想中的无为而治2

  一、萧规曹随”——无为而治的由来

西汉时期,刘邦和萧何死了以后,汉惠帝即位,其宰相为曹参。在治理国家的指导思想与个人风格方面,曹参与萧何大不一样。史书记载曹参整天在家里饮酒作乐,无所事事。在用人方面,他不喜欢办事特别认真、严格的人,而重用那些比较粗心、和缓,大而化之,不那么苛察的人。为此,周围的许多官员见状心理不安也很不满,认为这个宰相无能、无用,还消极怠工。汉惠帝也很担心,便直言批评道:现在国家有很多事情需要做,可是丞相您却是这么一种态度,希望丞相能够勤政一些,有所作为。

曹参沉思片刻,就问汉惠帝:陛下您觉得您当皇帝,在治理国家方面比汉高祖如何?汉惠帝说自愧不如。我肯定达不到高祖那个程度。曹参接着问:那么

陛下您看我与萧何丞相比又如何呢?汉惠帝说那好像也是不如。然后曹参就说:好!既然我们都不如他们,而他们在去世之前,把各项规章制度都已经给制定下来了,我们后人又不如他们,那我们只有守着他们的制度并照他们既定的方针政策去做就可以了,我们不必要在他们的制度之外再去有什么其他的作为。

汉惠帝听后觉得很有道理,就接受了曹参的意见。这也就是历史上“萧规曹随”的著名典故。而曹参的这种治国理念就叫作“无为而治”。

  二、无为而治的思想渊源

“无为而治”作为一种哲学思想,其思想渊源就是“黄老道家”。

“黄老道家”是战国时期的一个思想流派,它是把老子的“无为”、“顺善自然”的思想与当时的社会实际相结合,同时吸收了一些儒家和道家的思想,融合而成的。

黄老道家有别于庄子的道家。庄子的道家消极避世,而黄老道家是积极入世。汉初曹参所用的统治思想实际上就是把老子的自然无为的思想,作为一种用世的方法来治世,而不是用来消极避世。

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道按照道来做,那就是无为,无为才能无所不为。作为统治者,你要守着无为而治的原则,这样万物可以自我化育,万物可以自我运行。

老子还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就是说管理国家的人,只要能做到无为,就会使老百姓自我化育,该种地种地,该休息休息,该做什么做什么。自我生产,自我繁殖,自我休养生息;所谓“我好静”,就是说你不要老是今天想做这个事情,明天想做那个事情,老在老百姓所要求的之外,老百姓的生活之外,老想再附加做一些事情。用不着,你好静,老百姓自我端正,用不着你去纠正老百姓,你别怕老百姓不端正,用不着你去端正,你只要静止在那儿,老百姓自己就端正了;所谓“我无事而民自富”,就是说在老百姓的生活之外,你不用再更多地要求做其它的事情,老百姓自己就能够恢复经济,自己就能富裕起来:所谓“我无欲而民自朴”,就是说你没有欲望老百姓就朴实,你欲望越多,那么老百姓就不朴实了,他就越来越耍滑头。

老子还说过这种话说:“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意思是,圣人不要在老百姓的想法和人民的意志之外再有什么其它跟他们不一样的想法,你的想法应该跟广大民众,跟社会成员之间的想法应该是一致的。所以说,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老子的这些思想被黄老道家承袭下来,而汉初统治者则利用这一思想有效地治理国家。

  三、实施“无为政治”是有条件的

实施“无为而治”是历史的必然,它适应了当时的历史发展趋势和民意。以曹参为代表的统治者之所以选择这样的治国方略,这也是由当时特殊的社会背景和条件所决定的。

首先是因为战乱,民心思定,老百姓需要修养生息。汉初社会经济处于极度贫困状态,当时汉朝刚建立,之前经历了长期的春秋战国时代,战争的时间久、规模大,而且非常残酷。比如“长平之战”秦国消灭了赵国的主力45万,白起消灭了韩魏联军150多万。因此整个社会和老百姓为战争付出巨大。最后经过战国后期,秦国统一全国。然而,统一后老百姓没有得到休养生息的机会。由于秦朝的暴政,大量地调用民力,修筑长城、石道、骊山陵,同时还调兵攻打匈奴,所以统一后老百姓没得一个喘气的机会。不仅如此,秦朝的苛捐杂税加剧,法度苛严,让人们生活在惊恐的气氛中,精神上感到非常紧张。秦朝的暴政很快激起了人民的反抗,发生了秦末农民大起义。当时有两大反秦力量,一个是刘邦的力量,一个是项羽的力量,他们把秦朝推翻以后,继续战争,争夺统治权,这也就是历史上所谓的楚汉相争。这场个楚汉相争又打了五年,结果又使一大批的人流离失所。就这样,从我春秋战国,到秦,到秦末,到楚汉相争,中国始终就没有安定过。长期的战争使刚刚建立后的汉朝社会经济非常残破,人民的生活非常贫困,整个社会包括那些贵族、功臣甚至皇帝的生活也都不富裕。大量的土地荒芜,人口流失。史记当时的皇帝刘邦欲搞登基典礼,因国家贫困,都不敢讲排场,只得草草而办。据说当时的很多将相、将军、丞相和一些大臣出门都没有马车,只得坐牛车。统治者尚且如此,普通老百姓就更别说了。

其次,经济亟需恢复,解决人民有饭吃、有衣穿的基本生存和生活问题成为当务之急。我国古代是以农业为主的封建社会,劳动力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由于连年战争,男人大多被征兵和战死,这就必然造成家庭的主要劳动力短缺,继而出现大量的土地荒芜。史载当时刘邦外出视察路过曲逆,看到那里有约五千户左右人口,便惊叹“壮哉,县!”。说:“吾横行天下,独见洛阳与近而”。意思是我打遍天下,走了很多地方了,除了洛阳,没见过这么多的人口。而这个地方在秦时有三万余户。可见当时即便曾是京都的洛阳也不过如此,而其它地方人口流失程度的严重。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的一片凋敝。因此,对刚刚建立起政权的汉朝来说,首要必须恢复经济,解决老百姓吃饭穿衣问题,这是第一要务。否则,国力脆弱,民心涣散,江山不保。

三是为了缓和阶级矛盾。战争结束后,就国内而言,主要矛盾是发展生产和解决人民生活需要,所以阶级矛盾、社会各个阶层之间的矛盾就比较缓和。因为当时农民没有土地问题,而封建社会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冲突最主要是土地问题。汉朝初期是有田无人种。当时的地主也不多,都穷,社会普遍地穷,连统治者也穷,没什么可剥削的,在这种情况下,人民的欲望也不那么强烈,国家与人民的思想比较一致。

四是民族矛盾得以缓和。从秦开始到汉初,国家稳定的主要隐患是匈奴问题。但由于刘邦和后来的汉惠帝汉文帝汉景帝都对匈奴搞和亲政策,因此这种民族矛盾得以缓和。汉初与匈奴之间大多以和平为主,一直没发生大的战争和冲突。这就给当时统治者采取“无为而治”,让人民修养生息创造了条件与可能。假如民族矛盾突出,国家安全受到威胁,草木皆兵,人心不稳,统治者还敢万事大吉睡大觉吗?

  四、看看汉初究竟是怎样“无为而治”的

应该说,汉初的“无为”是从汉惠帝曹参开始的。然后是汉文帝、汉景帝以及汉武帝统治的前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汉朝统治者到底在哪些方面“无为”?他们的“无为政治”体现在哪些具体的做法中?

第一就是轻徭薄赋,减轻人民的负担。从汉惠帝开始,将对农民的税率负担从原来的十分之一降到十五分之一。到了汉文帝时期免除了一切税赋,而且持续了12年时间。汉景帝时又把税率减成三十分之一。他们为了让老百姓能够更好地发展经济,在经济上做了很大的让步。在徭役上,尽量少使用老百姓,尽量少调发徭役。同时皇帝自己也很俭朴。据说汉文帝穿的都是粗布,没有什么穿金戴银。他给自己造陵墓不用任何奢侈物品,都是瓦器陶器,不征用民财,也不动用更多的劳力,生怕加重老百姓的负担。

第二是宽刑轻狱。比如在刑罚上,汉高祖一执掌江山,就废除了秦朝的许多严刑峻法。到了汉文帝时继续废除了一些酷刑。当时,藩国齐国有一个太仓令叫淳于公犯法了,按原来的法律惩罚是比较残酷的。他的小女儿缇萦就给当时皇帝写了一封信。说我父亲平时很廉洁,工作也是很认真的,这次可能是一时糊涂犯了法。犯了法理应受到惩罚,但是如果你给他死罪或使用了酷刑,他将来想改都改不了,想改过自新都没机会了。她说她甘愿自己到朝廷这儿来当奴隶为父亲赎罪。这封信引起了汉文帝的高度重视,他确实感觉到当时的刑罚太严苛太残忍,不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因此汉文帝下令立即废除一些残酷的刑罚。比如对于有些按原来法律可以判死刑的进行了改判,给人一条生路。特别是取消了“连座”和灭族的刑罚,一个人犯罪一人当,不能株连他的家人,更不能灭他的族。在肉刑这方面,原来应该打五百鞭子的改成三百鞭,三百鞭电脑改成二百鞭,二百鞭的改成一百鞭。同时汉文帝还规定,打板子尽量不要打得致人于死命,让他有个改过的机会。这种做法对于缓和社会矛盾起到了有效的作用。

第三是实行“仁政”。针对当时一些地方的藩国对朝廷不恭的状况,汉文帝采取很仁慈宽厚的态度处之。比如那个时候的南越国是秦朝派到南方去的一些北方人建立的,吕后时对它进行打押、排挤和封锁,因此关系一直比较紧张。以至于后来发展到自行独立称帝,按说,这是朝廷不能允许的,必须兴兵讨伐并用最严厉的手段来制裁,但是汉文帝没有这样。他实行以德报怨,不但不打你,还给他在北方老家那儿盖了庙,让他们家族在那儿可以祭祀,同时对尉佗家族的人都给予照顾。这件事情使得在南越称帝的尉佗非常感动,觉得自己不该做这样大逆不道的事情,因此主动取消了帝号,不再另立山头了。

再比如当时地方的藩王吴王刘濞跟朝廷也有很多矛盾,刘濞一直图谋不轨,也不来朝见皇帝。汉文帝当时对这件事的态度很坦然,你不来朝见没关系,我就主动派人去找你,赐给刘濞拐杖,就表示您是老者,您既然是老者,您可以不来上朝,表现出对刘濞的尊敬,这样使得刘濞有点不好意思。因为你不来上朝,你这也是一种大逆不道的行为,你这不尊重朝廷的行为,应该受到惩罚,可是朝廷不但没惩罚你,反而尊敬你,所以刘濞起码从面子上他不能跟朝廷对抗,这种做法在一定的程度上缓和了中央和吴国以及刘濞的关系。

第四是对匈奴实行议和。长期以来,匈奴是秦汉骚扰不断,成为当政者的一块心病。而汉初在对待匈奴的态度上采取了无为而治。无为而治并不是不反抗,而是反击保持一定的限度,就是说把匈奴打跑就行了,不深入到匈奴的腹地能够,解除边患就可以了。当时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汉高祖刘邦死了吕后执政,这时匈奴王写了封信来羞辱吕后,说我的妻子死了,你也没了丈夫,我感到很寂寞,你也感到很寂寞。吕后看了勃然大怒,立即召集群臣要出兵讨伐。但冷静一想,不能凭一时的激愤,她知道汉朝的实力弱,没有实力来跟匈奴对抗,当年汉高祖跟匈奴打了多年,结果是怎么样?经过大臣们的提醒,吕后只好忍气吞声地给匈奴回了封信,信里说,我年老体衰,不值得您垂顾我。他们不得已咽下这口气了。

  五、汉初推行“无为而治”政策的结果

总的说,汉初“无为而治”的结果是经济开始复苏和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整个社会开始有了生机。这个经济发展由汉朝初期的建立,到后来汉武帝,大概经历了七十年左右,一直采取无为而治的方式。经济发展到什么程度呢?据史书里记载:国家的粮食更多了,粮仓全都满了,有很多地方粮仓里粮食都腐烂了,同时国库里存了大量的钱,以至于串钱的绳子都烂了。人民生活也基本丰衣足食。老百姓能吃饱饭了,衣服也穿得比较华丽。当时记载,出门有马骑了。如果有身份的人骑母马还被人看不起,所以整个社会生活开始发生了变化。可谓国富民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