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之子部 > 道家 > 《老子校释》第十章

《老子校释》第十章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67W 次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

《老子校释》第十章

嚴可均曰:“能無離”,傅奕及近刻王弼句末有“乎”字,下五句皆然。

俞樾曰:河上公本無“乎”字,唐景龍碑亦無“乎”字,然淮南道應引老子曰:“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則古本固有“乎”字。

謙之案:“乎”字系衍文。羅振玉曰:“景龍、禦注、敦煌乙、丙、英倫諸本,均無‘乎'字,以後各‘乎'字同。”李道純曰:“‘抱一能無離'已下六句,加一‘乎'字,非。”

首“載”字,按郭忠恕佩觿卷上:“是故老子上卷改‘載'為‘哉'。”注云:“唐玄宗詔:‘朕欽承聖訓,覃思玄宗,頃改道德經“載”字為“哉”,仍屬上文。及乎議定,眾以為然,遂錯綜真詮,因成注解雲。'”孫詒讓札迻:“案舊注並以‘天之道'斷章,而讀‘載營魄抱一'為句,淮南子道應訓及群書治要三十九引‘道'下並有‘也'字,而章句亦同。楚辭遠遊云:‘載營魄而登霞兮。'王注云:‘抱我靈魂而上升也。'屈子似即用老子語。然則自先秦、西漢至今,釋此書者,咸無異讀。惟冊府元龜載唐玄宗天寶五載詔云:‘頃改道德經“載”字為“哉”,仍隸屬上句,遂成注解。'郭忠恕佩觿則云:‘老子上卷改載為哉。'注亦引玄宗此詔。檢道經三十七章王本及玄宗注本,並止第十章有一‘載'字,則玄宗所改為‘哉'者,即此‘載'字;又改屬上章‘天之道'為句。今易州石刻玄宗道德經注仍作‘載'讀,亦與舊同者,彼石立於開元二十年,蓋以後別有改定,故特宣示,石刻在前,尚沿舊義也。‘載'‘哉'古字通,玄宗此讀,雖與古絕異,而審文校義,亦尚可通。天寶後定之注,世無傳帙,開元頒本雖石刻具存,而與天寶詔兩不相應。近代畢沅(考異)、錢大昕(潛研堂金石跋尾)、武億(授堂金石跋)、王昶(金石萃編)考錄禦注,咸莫能證核。今用詔文推校石本,得其□跡,聊複記之,以存異讀。”

次“抱”字,傅本、高翿本作“袌”。畢沅曰:“諸本‘袌'並作‘抱',案袌,褱也,抱同捊,取也,義異,應用‘袌'字。”

謙之案:畢說非也。廣韻號部“袌,衣襟”,又云:“今朝服衣。”與“抱”字義別。經文四十二章“萬物負陰而抱陽”,六十四章“合抱之木”,十九章“見素抱樸”,二十二章“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傅奕本皆作“袌”。畢沅曰:“‘袌'作‘抱',非也。流俗所行,河上公、王弼諸本並作‘抱'矣。”畢說不如何據。廣韻“袌”字上有“菢”字,注“鳥伏卵”,疑為“抱”字正字,義較“袌”字為優。

劉師培曰:案素問調精論云:“取血于營。”淮南子俶真訓云:“夫人之事其神,而嬈其精營(句),慧然而有求于外(高注“營慧”連讀,失之),此皆失其神明,而離其宅也。”法言修身篇云:“熒魂曠枯,糟莩曠沈。”此之“營魄”,即素問、淮南所言“營”,法言所謂“熒魂”也。楚辭遠遊“載營魄而登遐兮”,王注:“抱我靈魂而上升也。”以抱訓載,以靈魂訓營魄,是為漢人故訓。載營魄者,即安持其神也。載、抱同義。至於此文“乎”字,當從河上本、景龍碑衍,下文諸“乎”字亦然。

謙之案:劉說雖是,但以靈魂訓營魄,似有未至。魄,形體也,與魂不同,故禮運有“體魄”,郊特牲有“形魄”。又魂為陽為氣,魄為陰為形。高誘注淮南說山訓曰:“魄,人陰神也,魂,人陽神也。”王逸注楚辭大招曰:“魂者陽之精也,魄者陰之形也。”此雲營魄即陰魄。素問調精論“取血于營”,注:“營主血,陰氣也。”又淮南精神訓:“燭營指天。”知營者陰也,營訓為陰,不訓為靈。“載營魄抱一”,是以陰魄守陽魂也。抱如雞抱卵,一者,氣也,魂也,抱一則以血肉之軀,守氣而不使散泄,如是則形與靈合,魄與魂合,抱神以靜,故曰:“能無離?”

專氣致柔,能嬰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