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之蒙学 > 国学常识 > 牛肉在古代曾是最高级祭品:私自宰杀耕牛或被砍头

牛肉在古代曾是最高级祭品:私自宰杀耕牛或被砍头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3.14W 次

梁山好汉最爱吃牛肉

牛肉在古代曾是最高级祭品:私自宰杀耕牛或被砍头

武林人个个都是练家子,练功和打斗都是重体力活,要说没有消耗,那是神话。恢复体力的基本办法,休息以外就是吃,尤其要吃肉,而牛肉无疑是最佳选项之一。今天的科学研究表明,牛肉有“增长肌肉、促进康复、补铁补血……”等多种功效。当年的武侠小说作者们对于牛肉如何有益人体不一定知道得非常清楚或者了解有限,但牛肉有营养却是中国人的生活常识,古代医书中已指出牛肉有益气、补虚壮健、强筋骨等功效。练武之人食用牛肉早有先例。

  “先切二斤熟牛肉来!”

这是侠义小说鼻祖《水浒传》中豹子头林冲在梁山泊外朱贵的酒店里点菜时的一句名言。

林冲身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武艺高强,威震江湖,家庭和睦幸福。结果惨遭陷害,发配沧州,沦为草料场看守。然而仇人仍不放过他,派人火烧草料场,意图再次置他于死地。虽然侥天之幸,逃过了此劫,还手刃陆虞候等人,但茫茫人海,有家回不得,仍然只有亡命江湖一条路,林冲的心情又是何等的凄凉和悲怆!当他一路坎坷,终于来到梁山泊脚下,人生终于有了一个临时的安顿处时,心中的极度积郁全在此时这声吆喝中得到释放,何其快哉!

英雄豪杰与牛肉之间确乎有根紧密的纽带。面黑身矮喜拳棒的宋江在酒店中要“切三斤熟牛肉来”,山东大汉武松在景阳冈下,叫店家先把好牛肉“切二三斤来吃酒”,最后足足干掉四斤熟牛肉方才尽兴。没这些牛肉,光凭十八碗“三碗不过冈”,高大强壮的武二郎大概也是打不了那只老虎的。阮氏三雄和吴用一起喝酒,下酒菜就是村旁小店里切的十斤“花糕也似肥牛肉”,鲁智深没牛肉吃时急得用狗肉代替,石秀劫法场前也是要饱吃一顿牛肉。

后世武侠小说中的习武之士,莫不以英雄自命,所以牛肉一定吃,而且吃得同样不少。梁山好汉们点菜的经典台词,到了金庸、卧龙生、司马翎、古龙、东方英、柳残阳等广大港台武侠作家手中,再次得到发扬光大。

金庸《天龙八部》中的云中鹤,一进道旁小饭店坐下,便伸掌一拍,叫道:“打两角酒,切两斤熟牛肉,快,快!”

梁羽生《大唐游侠传》中的南霁云在饭馆中就喊了一嗓子“打五斤好酒,切三斤牛肉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