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之蒙学 > 国学常识 > 不可不知的古代名人故事

不可不知的古代名人故事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97W 次

导语:古代文人以与众不同为美,他们都有各种特殊的爱好与高洁的品德。下面是本站小编收集整理的你不可不知的名人故事,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不可不知的古代名人故事

孔子论死而后已

有一次,子贡对孔子说:“我已厌倦不停地学习,很想去辅佐君主,那样可

以得到休息。”孔子听了,温和地对他说:“你读过《诗经》吧,《诗经》上说,

‘每天要勤勤恳恳地去侍奉国君,而且态度要温顺恭敬,办事要小心谨慎。’辅

佐君主是很难的,怎么会得到休息呢?”

子贡想了想,继续向孔子恳求道:“那就让我停下学习去侍奉父母吧。”

孔子仍然和蔼地对他说:“《诗经》上说,‘一个孝子是永远不会停止做孝

敬父母的事情的。’侍奉父母也是件不容易的事,哪里会得到休息。”

子贡听了,又说道:“既然这样,那就让我停下学习回到妻子身边好啦。”

孔子笑了笑,说道:“《诗经》上说:‘对自己的妻子要多加疼爱,对家里

的兄弟也要关心和爱护,只有这样才能把家庭整治好。’可见这也是一件不容易

办到的事。”

子贡看了孔子好一会,说道:“那么,就让我停下学习去结交朋友好啦。”

孔子对他说:“《诗经》上说:‘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同时在交友中还要

注意仪表的庄重。’交朋友也很难,更需要认真对待。”

子贡有点火了,说道:“那我回家种地,这样可以得到休息了吧?”

孔子说道:“《诗经》上说:‘就是到了冬天,农夫们也是白天割茅草,晚

上搓草绳,还得赶急盖房子,新年一开始便又要忙于耕田播种了。’耕田种地是

很辛苦的,一点也不能懒惰。”

子贡无可奈何了,便冲着孔子说:“这样说来,我就不能得到休息了吗?”

孔子站起身来,指了指窗外,严肃地说道:“你看到远处那大大小小的山丘

了吧,它们多么像坟墓啊!你现在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得到休息了吧?”

子贡恍然大悟:“老师,我明白了。一个人的一生应该孜孜不倦地学习,奋

斗不息,死而后已,而不能苟且偷生啊!”

薛谭学唱

薛谭是战国时期著名歌唱家秦青的弟子。薛谭非常聪明、好学,嗓音又格外

甜美嘹亮,他的学业是很优异的,因此秦青想将自己所有的唱歌技巧全部教给他。

学习了一段时间后,薛谭觉得自己对歌唱的诀窍掌握得差不多了,就想辞别

老师,自己去独立演唱。秦青听到薛谭讲出自己的想法后,低下头想了想,说道:

“你的确已学得不错了,十分的技艺,你已掌握了七、八分。但如果能再学习一

段时间,可能会更有进步。”薛谭听到老师这样讲有些不高兴,觉得老师低估了

自己的能力。秦青也已看出了他的心思,微笑着对他说:“好!既然你决心已下,

我也不阻拦你了。我们师生在一起情份不薄,明天我给你送行。”薛谭听后很是

高兴。

第二天一早,秦青摆了一桌宴席,和薛谭对饮起来。酒过三巡,秦青为薛谭

唱起了送别歌。歌声慷概激昂,满是离别的伤感。歌声振动了林木,使森林发出

嗡嗡的回响;歌声遏止住了天上飘荡的白云,使它们也停了下来,静静地倾听。

这就是我们后来所说的“响遏行云”。

薛谭被这美妙的歌声打动了,潸然泪下,好半天才醒悟过来。他惭愧地说:

“老师,您唱得太好了。到现在我才知道,我向您学到的东西真是太少了,只学

到了一点皮毛就沾沾自喜。老师,我不走了,我要永远在您身边,终身苦学不辍,

把您的全部技艺都学下来。”

唐伯虎学画

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

华。后来唐伯虎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

快,深受沈周的称赞。

不料,由于沈周的称赞,这次使一向谦虚的唐伯虎也渐渐地产生了自满的情

绪,觉得自己学业已成,便想回家了。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当唐伯虎提出

要回家时,沈周不置可否。过了几天,沈周特意请唐伯虎在家吃饭。席间,唐伯

虎再次提出要回家的请求时,沈周笑道:“你天资聪颖,学了这么一年,就画得

那么好了,也可以出师了。”沈周顿了顿,接着说:“为师喝多了,身子有些发

热,你去开窗通通风好吗?”唐伯虎应声去开窗户,结果发现窗户怎么也推不开。

仔细一看,这哪里是什么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画出来的,惟妙惟肖,自己都没认

出来。唐伯虎非常惭愧,跪在老师面前认错。从此唐伯虎潜心学画,终于成为一

代著名画家。

吴道子学画

被人们称为“画圣”的大画家吴道子,家境贫穷,在很小的时候就给人家作

了学徒,跟着工匠学习绘画。一天,他画得很烦躁,就去街上散心。在街上看见

两个妇女正在烙面饼。只见老年妇女做好一张面饼后,用擀面杖一挑,面饼就准

确无误地落在了她身后的烙锅上。而年轻妇女烙好面饼后,也是随手一甩,面饼

就落在了她旁边的摊位上。吴道子看呆了,忍不住问:“老奶奶,你们你们烙面

饼怎么扔得那么准呢?”老年妇女笑着说:“这不奇怪,只是因为我们天天干这

行,时间长了,功夫熟练了,面饼扔得也就准了。”听完这番话后,吴道子深有

感触地说:“看来,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下功夫啊!”从此以后,吴道子刻苦学

画,成了一个有名的大画家。

【谦虚好学】

范仲淹的“一字之师”

范仲淹是宋朝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在写作中十分严谨和谦虚。有一

次,他写了一篇文章,经过反复推敲后仍感不妥,便拿去请教别人。南丰的李泰

伯等人看后,反复吟诵,赞叹不已,只有李泰伯默不作声。范仲淹谦恭地说道:

“请先生指教。”李泰伯见他态度诚恳,便说道:“范公文章一出,必名扬四海,

享誉盛名。只是我想斗胆改一字,不知范公意下如何?”范仲淹很高兴,激动地

握住了李泰伯的手,让他快说。李泰伯道:“‘云山苍苍,江水泱泱’,两句气

势壮阔宏伟,紧接一个‘先生之德’显得气魄太小。依我看,应改为‘先生之风’

比较合适,不知诸位怎么看?”话音刚落,范仲淹就大声叫好,并拜李泰伯为一

字之师,还送给他一千两银子作为报答。

陈洪绶三画《七十二贤图》

明末清初的著名画家陈洪绶,小时候就酷爱画画,曾因临摹关羽像而名声大

噪。但陈洪绶没有骄傲自满,而是拜在著名画家蓝瑛的门下刻苦学画,画画技巧

大有长进。

一天,陈洪绶与师傅去杭州参观《七十二贤图》,蓝瑛让陈洪绶将画拓回去

临摹。第一次临摹。陈洪绶用了三个月。蓝瑛看后说道:“人物丰满,栩栩如生,临摹,得很像!”陈洪绶已知其意,回家后,反复临摹。半年后,陈洪绶交上了作品。蓝瑛这次却说:“临摹得不像了,再回去用心,琢磨琢磨!”陈洪绶明白

了,心里很是高兴。第三次,陈洪绶用了近一年的时间,再次拿给师傅评价。蓝

瑛看后高兴地说道:“好,这次你不是在临摹,而是在创作了。这才是属于你自

己的《七十二贤图》啊!”

正是凭着这种谦虚好学的精神,陈洪绶终于成为一代著名画家,名扬京华,

与崔子忠齐名,世称“南陈北崔”。

宋濂拜师

明朝 “开国文臣之首”的宋濂从小就酷爱学习,一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常常

去请教别人。一次,宋濂要去远方向一位著名学者请教,并约好见面日期。谁知

出发那天下起鹅毛大雪。当宋濂挑起行李准备上路时,母亲惊讶地说:“这样的

天气怎能出远门呀?再说,老师那里早已大雪封山了。你这一件旧棉袄,也抵御

不住深山的严寒啊!”宋濂说:“娘,今天不出发就会误了拜师的日子,这就失

约了;失约,就是对老师不尊重啊。风雪再大,我都得上路。”

当宋濂准时到达老师家里时,老师感叹地称赞说道:“年轻人,守信好学,

将来必定有出息!”

【学习方法】

天道酬勤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是清朝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

文学家。然而他的天赋却不高。有一天晚上在家读书,对一篇文章反复吟诵不知

道多少遍了,还是没有背下来。

那天凑巧有一个小偷来光顾他家,在曾家一家夜游的同时顺便带点“纪念品”

回去。这个小偷很早就潜入他家,埋伏在床底下,心想:“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了,等这书呆子一睡,我就捞上一笔。”

一个小时过去了,小偷耳边不停的传入“关关雎鸠(jū jiū),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背书声。

忍耐!

两个小时过去了,小偷耳边仍不停的听到这同样的背书词。

再忍耐!!

三个小时过去了,同样的背书声从同一个人口中读出——曾国藩还是没将那篇文章背下来。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抑扬顿挫的朗读声不绝于耳。忍无可忍,无需再忍 !!!小偷索性不偷东西了,一骨碌从床底上钻了出来,大叫:“这种水平读什么书!”然后将曾国藩所读的文章背诵一遍,扬长而去!

虽然曾国藩天资很低,但他凭着这种勤学苦读的可贵精神,终成大器。

厉归真学画虎

我国五代后梁时期的厉归真,是一个著名的画家。他善画山水、林木、禽兽,特别会画虎,人称他画的虎是“远观其虎如活”。厉归真自幼就喜欢老虎,于是决心学习画虎。但当时在一般情况下是看不到老虎的,因此厉归真只能以书画、猫、虎皮等做样本画虎,画出的虎便失去了神韵,世人对此不屑一顾。为了画出真正的老虎,他决定冒险进深山,看看真正活生生的虎。

于是,他带着干粮、画具,来到老虎经常出没的深山老林,在一棵大树上搭了一个草棚,就在上面住了下来。幽幽深山,莽莽林海,远离人烟,非常冷僻、荒凉。好几天过去了,厉归真目睹耳闻了怪石峭岩、毒蛇猛兽、松涛轰鸣。可是他志坚胆大,毫不畏惧。唯一使他感到遗憾的是还未见到老虎。终于有一天晚上,山风呼啸,林涛嘶鸣。一只野山羊跳到了树下。厉归真正要杀羊取食,忽听一声如雷的怒吼,吓得厉归真差点从树上掉下来。接着,一只猛虎闪电般地蹿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扑向山羊,并死死咬住了山羊的脖子,山羊猛蹬四蹄,拼命挣扎。搏斗时的虎爪和羊蹄,将地面蹬扒出了一个大坑,场面惊心动魄。

从深山归来后,厉归真“自衣虎皮,跳脚于庭”,模仿、琢磨老虎的`各种运动状态。后来,他画的老虎果然“毛色明润,其视耽耽,有威加百兽之意”。

蔡文姬听音辨断弦

蔡文姬是东汉大名鼎鼎的文学家和书法家蔡邕的独生女,也是历史上著名的才女和文学家。

蔡文姬自幼博览群书,能诗会文,还通晓音律。有一天,蔡邕在家中弹琴,一根琴弦突然断了。在一旁闭眼倾听的蔡文姬问:“是第二弦断了吧?”蔡邕低头一看,果然不错。他很高兴,夸奖了蔡文姬。过了几天,蔡邕和朋友说起此事,朋友不信。一张琴有七根弦,每根弦又有七个音,专业乐师都不能分辨得出来,更何况小文姬呢?于是蔡邕当即弹奏了一曲,蔡文姬闭上了眼睛认真倾听。忽然,“嘣”的一声,弦断了,蔡文姬马上回答:“第四根弦。”朋友们走近一看,还真是第四根弦断了。朋友们逗蔡文姬:“你肯定是乱猜的。”蔡文姬郑重地说道:“所有事物都有自己的规律。每根弦在曲子中的音律都不同,我很认真地听这首曲子,当然知道是哪根琴弦断掉了呀 !”朋友们无言以对,同时都交口称赞蔡文姬的博学多才。

诚信篇

裴度拾金不昧

唐朝宰相裴度,小时候家里很穷,一贫如洗。一天,裴度到香山寺闲游,见到供桌上金光闪闪,走近一看原来是一条玉带。裴度想:这条玉带这么贵重,丢失它的人一定很着急,我不能据为己有。于是便收了玉带,在门口等候。

过了好久,才见一个女子慌慌张张地跑到供桌前张望,连声叫苦,哭倒在地。裴度走上前问道:“小姐,你为何如此伤心?”那女子说:“我的父亲被人陷害,无门申诉。之前我曾来此求佛祖保佑,现在父亲终于从轻发落,只要拿钱便可赎回父亲,可惜我家贫穷拿不出钱来。我求遍了高门,终于昨天有一贵人可怜我,送给了我一条宝带。我知道是佛祖相助,今天就拿宝带来呈于佛祖以表感激。但却因为赎父心切,走之前竟然忘了收那条宝带。半道上突然想起就马上赶了回来,可是带子已经不在了。没了这条带子,我父亲真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出狱了。”说着又哭了起来。裴度拿出带子对那女子说道:”姑娘不必悲哀,带子我捡到了,一直在等失主来领,现在就把带子还给你吧。”。那女子感激不尽,想要问裴度的姓名以至它日来拜谢。然而裴度觉得还人遗物本来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所以没有告诉姓名就走了。

宋濂借书

元末明初的文学家宋濂小时侯喜欢读书,但是家里很穷,也没钱买书,只好向人家借。每次借书,他都讲好期限,按时还书,从不违约,人们都乐意把书借给他。

一次,他借到一本书,越读越爱不释手,便决定把它抄下来。可是还书的期限快到了,他只好连夜抄书。那时正是寒冬腊月、滴水成冰的季节。他母亲心疼地说:“孩子,都半夜了,这么寒冷,天亮再抄吧,人家又不急着用这书。”宋濂说:“不管人家用不用这本书,到期限就要还,这是个信用问题,也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如果说话做事不讲信用,失信于人,怎么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呢?”

范式守信

范式,字巨卿,年轻时在太学求学,和张劭结交为朋友。学成之后,两人同时要回家乡去。范式对张劭说:“两年后我会去探望拜访你的父母亲,看望你的子女。”于是两人一道约定了相会的日期。

光阴似箭,两年很快就要到了,张劭请求母亲届时准备酒菜好好款待。张劭的母亲说:“你们的约定时隔两年之久,你确信范式会准时来吗?”张劭坚定地说:“范式是很讲诚信的人,决不会失约的。”约定的日期到了,范式果然如期来看望张劭,大家一起聚餐畅叙,尽欢而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