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之蒙学 > 国学常识 > 古人一天吃几顿饭?

古人一天吃几顿饭?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62W 次

河北宣化县下八里辽代张世卿墓壁画中的《备宴图》

古人一天吃几顿饭?

“一日三餐”是现代流行的吃饭习俗。这种习惯始于何时?古人一天到底吃几顿饭?从史料上来看,秦汉及以前民间一天只吃早、晚两顿饭,流行“两餐制”;隋唐时期,“午食”的概念才逐渐形成,一天吃三顿饭成为寻常人家的基本用餐习俗……

  秦汉时期民间一天吃两顿饭“朝食”为主餐

  朱熹《集注》记载:“朝曰饔,夕曰飧”

从史料所记和考古发现来看,在原始时期并无“一日三餐”概念,而是“饥则求食,饱则弃余”。“定时吃饭”是人们饮食文明进步的标志,中国最晚在上古商代时已形成了“定时吃饭”的习俗。先秦时期,寻常人家都是一天吃两顿饭,即所谓“两餐制”。这两顿饭可以看成是“早饭”和“晚饭”,但古人不这么叫,而是把一天中的第一顿饭叫“朝食”,称为“饔”;把一天中的第二顿饭亦即最后一顿饭叫“餔食”,称为“飧”。这就是朱熹《集注》中所说的“朝曰饔,夕曰飧。”

这两顿饭一般在什么时间吃?如同作息制度一样,古人就餐时间也是根据太阳的出没而定的。古人将一天的时辰划为12个时段,太阳刚出来时,叫“日出”,但古人一般是在接下来一个时段才开始吃早饭。其时已日上三竿,因为大家都在这个时候吃第一顿饭,古人干脆称此时段为“食时”。

在十二地支概念引入时间后,其中的“辰”字对应食时,所以古人有“食时辰”的说法。辰时相当于现代早上7时-9时。第二顿饭安排太阳运行到西南方的“晡时”,此时为申时,相当于现代15时-17时,故东汉许慎《说文·食部》称:“飧,餔也,申时食也。”

一天中的这“两餐”哪一顿算主餐?古人称主餐为“大食”,此外就是“小食”,这在上古商代时已分得很清楚,从殷墟甲骨卜辞中便发现了相关的记载。在“两餐制”中,朝食是最重要的主餐。现代人说早上要吃好,古人则认为早餐不仅要吃好,更要吃饱。朝食质量也是最好的,饭都是现做的熟食,古人之所以称朝食为“饔”就是这个原因。而第二顿饭“餔食”则大多比较简单,往往吃朝食剩下的食物,故称“飧”。

需要注意的是,先秦人的第二餐时间在有的地方或不同季节并不固定,如有的地方便将第二顿饭安排在“日入”时分,即现代17时-19时。此时享用的这顿饭,古人称为“暮食”,真的是晚饭了。

明代《南都繁会图卷》中的'街头小吃。(佚名绘)

  战国时期贵族大多实行一日“三餐制”

  《战国策》记载:“士三食不得餍”

那么,一日“三餐制”出现于何时?其实,在流行“两餐制”的先秦时期,已有人一天吃三顿饭。《庄子·内篇》有“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的说法,意思是去郊外游玩,带足三顿饭,来回肚子都是饱的。如果当时没有一天吃三顿饭的现象,庄子是不可能这么写的。但当时的“三餐制”并不适用于普通人,有相当社会地位、家庭条件优越的贵族、富人才会一天吃三顿饭。

《战国策·齐策四》“管燕得罪齐王”条称:“士三食不得餍,而君鹅鹜有余食。”意思是读书人一天三顿饭都吃不饱,而你的鹅、鸭却吃不了。这说明当时已存在一天吃三顿饭的现象,同时也印证了普通人家并无“三餐制”。实际上,此时的一日三餐只是一日两餐的补充,其中的第三顿饭有点“夜餐”的味道。当时在贵族中吃夜餐并不新鲜,在《晏子春秋·内篇杂上》中,就有齐景公深夜将宴席搬到晏子家的记载。

从根本上说,“三餐制”是特权阶层的饮食制度,最早是周王的专利。周王的日常饮食除了朝食外,就是“燕食”,燕食分别在日中(中午12时)或日夕(下午3时-5时)。如果在中午吃饭,从时间概念上说,与现代的午饭并无区别,但如果从食物的内容和时人重视程度上讲,则完全不是一回事情。东汉学者郑玄注称,燕食是“奉朝之余膳”,即午饭和晚饭都是早上吃剩下的饭菜,重新热热又算一顿饭。

秦汉时期,普通人或是级别较低官员多为“两餐制”,但在贵族中已普遍实行“三餐制”。当年淮南王刘长谋反获罪,汉文帝刘恒便特批他仍可享受诸侯王的生活待遇,允许一天吃三顿饭,此即《汉书·淮南厉王刘长传》里所说的“皆日三食,给薪菜盐炊食器席蓐”,此外每天还供应刘长5斤肉、两斗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