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之蒙学 > 国学常识 > 用温情与敬意的态度对待国史

用温情与敬意的态度对待国史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6.59K 次

对待国史,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呢?此文告诉大家: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人占领北平,时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的钱穆,跟随学校辗转大半个中国,迁移到大后方的昆明,任教于新成立的西南联大。一路颠沛流离,满眼生灵涂炭。亡国灭种的危机,使他为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担忧。万一中国不幸战败,作为一名学者,有责任让后人知道中国的历史及文明成就,以激励复兴之心。

用温情与敬意的态度对待国史

在这为国人写中国最后一本史书的使命感的激励下,1939年6月,《国史大纲》完稿。

该书以其博大精深的体系、扎实细致的考据和丰富多彩的创见,迅速成为当时中国高校通用的国史讲义,一举奠定了钱穆一代史学大家的地位。

  精英主义视角

这部著作以通史眼光,研究中国历代王朝的兴亡,将中国历史分为上古三代、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两宋、元明、清代八部分,先略论大概情况,而后分章详论政治制度、人才制度、经济、军事、时代特貌等。“因用大学教科书体例写成,不得不力求简要,仅举大纳,删其琐节。内容于学术思想,政治制度,社会风气,国际形势,兼有顾及,惟但求其通为一体,明其治乱盛衰之所由,闻其一贯相承之为统,以指陈吾国家民族生命精神之所寄。……本书主旨则在发明其相互影响,及先后之演变发展,以作国人如何应付现时代之种种事变作根据之借鉴。”

在这部以政治、思想、经济、军事史为纲的中国通史中,作者的视角是精英主义的,例如他认为政治得失的最重要因素是士人的是否责任感、能否介入政府组成代表平民的外廷,以与帝王私家的内廷相抗衡;而评判一个社会是否还有希望,能不能抵御诸如外族侵略、自然灾难的破坏,就看其中的精英人物是否虎虎有生气。由此可看出国家危难之际,他把希望寄托在作为抗战中流的精英分子身上。

 文化自救思想

钱穆的高足余英时认为,其师治学的“终极关怀”分析到最后,是为了解答心中最放不下的一个大问题,即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和中国的变局,中国的文化传统究竟将何去何从。

钱穆自已也承认:“余自《国史大纲》以前所为,乃属历史性论文,仅为古人伸冤,作不平鸣,如是而已。此后造论著书,多属文化性,提倡复兴中国文化,或作中西文化比较。”他认为文化兴衰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一个朝代要兴旺持久,必须有一种立国的精神,这种精神实际就是儒家传统学术的精神,学术兴则国运兴,学术衰则国亡,“世未有其民族文化尚灿烂光辉,而遽丧其国者;亦未有其民族文化已衰息断绝,而国家之生命就得长存者”。

他强调民族国家的前途不是须待外求,而是“仍将于我先民文化所贻自身内部获得生机”,钱穆后来将之概括为文化自救思想。

  温情敬意态度

鸦片战争后,面对三千年来未有之变局,国人的文化自信渐渐减退。正如钱穆所说:“近代的中国人,只因我们一时科学落后,遂误以为中国以往历史上一切文化制度全都落后了。”尤其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打倒孔家店”的狂飙突进中,在“全盘西化”的浪潮中,对待中国历史的态度不免有些偏激,甚至发展成为一种历史虚无主义。